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董其皓神经科主治医师
发布时间 2018年03月16日
最后修订时间 2023年08月08日
高血压脑病是指患者存在高血压病的基础上,由于某些特殊原因引起血压在短时间内急剧升高,如情绪激动、感染、过度疲劳等,出现严重的头痛、呕吐、抽搐、昏迷等症状,导致脑水肿、颅内压增高,甚至脑疝。
高血压脑病很严重,有损伤脑功能、导致患者死亡的可能,需要立即接受降压治疗来防止脑功能的进一步损害。
关于高血压脑病的发病人数,没有具体的统计数据。目前我国成人高血压患者约有 2.7 亿。
高血压病人在过度饮酒、熬夜、外伤、感染、寒冷、嗜络细胞瘤发作等刺激因素作用下,会出现血压急剧升高,如果治疗不及时,均有可能发生高血压脑病。
不是一回事,但两者有密切的关系。两者都是需要紧急处理的血压升高。高血压危象包括高血压急症和高血压亚急症,高血压急症病情进展可导致高血压脑病。
对于医生来说,二者治疗原则不太一样,高血压危象首选酚妥拉明、拉贝洛尔等扩张血管的药物,而高血压脑病通常先使用利尿剂、脱水药(如甘露醇)治疗。
高血压患者并不需要特别关注二者的区别,在血压急剧升高时即时就诊更为关键。
一般的症状表现为血压急剧升高、剧烈头痛、恶心、呕吐、视物模糊等症状,严重的患者可出现意识障碍,包括意识模糊、嗜睡、昏迷等。
一般情况下,如果降压及时,高血压脑病不会引起严重的脑组织损伤后遗症。但如果病情得不到控制,可导致不可逆的脑损害,出现意识障碍、诱发癫痫发作等,严重的可出现呼吸困难、多器官衰竭,甚至死亡。
最主要的原因是以下各种因素导致血压急剧升高,导致脑部过度灌注而发生脑水肿、颅内压升高。
有高血压、脑部基础疾病的患者,在出现以下常见诱因时均容易发生高血压脑病,包括:
包括体格检查(如测血压、神经系统体检等)和辅助检查(如颅脑 CT 等)。
需要与出血性脑卒中(脑溢血)、缺血性脑卒中(脑梗死)、蛛网膜下腔出血等疾病相区别,可以通过上面提到的一系列检查来区别。
高血压脑病是非常紧急的一种情况,因此首选急诊科就诊,可以得到最快速的诊断和治疗,也可以去神经内科和心血管内科。
包括降压治疗、减轻脑水肿以及其他对症治疗。
若确诊为高血压脑病,一般不需要手术治疗,除非合并其他需要手术的脑部、心血管疾病。
高血压脑病是血压升高引起的暂时性脑水肿和颅内高压,是一种可逆的神经功能损害,包括头痛、神志不清、视觉受损等。
如果降压及时,症状可在数小时内消失,不会引起严重的脑组织损伤后遗症;如果患者不能得到及时的治疗,神经功能受到持续损害,病情可进展为不可逆脑损害,导致呼吸困难、多器官衰竭,甚至死亡。
高血压脑病康复后的患者可携带既往病例资料(如病历本、颅脑 CT、MRI、心电图和化验检查等)到神经内科和心内科门诊复诊。
综合评估脑功能恢复状况、血压是否控制良好、危险因素和诱因是否控制,必要时医生会建议详细排查引起血压增高的根本原因(如嗜络细胞瘤)。
发生过高血压脑病的患者,不建议持续高强度的剧烈运动,具体运动原则可参考上个问题。
由于高血压脑病患者治疗后通常没有后遗症,因此日常生活和出行不会受限(乘飞机、爬楼等),但仍旧建议逐步进行活动恢复。
对于既往有心脑血管基础疾病、血压控制和康复效果不佳的患者,短期内不建议高原旅行。
待活动耐量恢复,脑功能评估没有损伤,血压及其危险因素和诱因得到控制时,并且没有其他系统(如肝、肾)严重疾病时,可再考虑高原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