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指颈椎间盘退行性病变、颈椎肥厚增生以及颈部损伤等引起颈椎骨质增生或椎间盘脱出、韧带增厚,刺激或压迫颈脊髓、颈部神经、血管而产生一系列症状的临床综合征
[1,2]。
简单讲,就是颈椎的骨骼或者韧带等其他组织出现异常的增生,骨骼位置出现改变,病变的骨骼或者组织压迫颈椎周围的血管、神经、脊髓,导致出现一系列症状。常见的症状有颈肩部疼痛、麻木、活动不灵活、头晕、耳鸣等,甚至出现四肢瘫痪。
经过正规医生的确诊后,判断颈椎病的严重程度,可选择的治疗方式也不一样,从轻到重可有:改变工作生活习惯、康复锻炼、药物治疗、理疗、手术治疗等。绝大多数颈椎病通过适合的治疗方法可以有效缓解症状,特别是病情较轻、诊断比较明确的颈椎病,治疗效果越好。
颈椎病为什么这么常见?
由于人口老龄化的增加,以及不良的生活工作习惯,我国颈椎病的发病率正呈不断上升的趋势。
相关调查显示,全国大约有 7%~10% 的人患有颈椎病;50~60 岁年龄段颈椎病的发病率约为 20%~30%;60~70 岁年龄段的发病率高达 50%
[1]。
由于年龄越大,颈椎骨骼骨质会变得疏松,椎间盘及其他组织自然老化、功能减退。此外,错误的生活工作方式,比如长时间伏案工作、使用电脑、看书、看手机、用高枕、睡软床等,都使人的颈椎长时间保持单一姿势,肌肉韧带疲劳,所以发病率逐渐上升。
颈椎病应该看什么科?
骨科、脊柱外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