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LY
李凯神经科副主任医师
发布时间 2020年11月12日
最后修订时间 2023年11月10日
特发性震颤是一种引起成人运动性震颤的最常见的疾病,又称原发性震颤、良性特发性震颤、家族性震颤等。
该病常具有家族遗传史,典型表现为双手运动性震颤,影响一般日常活动,如写字、手部精细活动等,少数情况下可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如进食等;该病通常缓慢进展,可扩展到其他部位,如头部、发音器官等,引起头部震颤、声音震颤等。
该病以对症治疗为主,严重时可考虑手术治疗,预后通常较好。
该病是最常见的动作性震颤病因,全球总患病率约 1%,60 岁以上成人患病率约为 5%。
不是,两者在发病机理、症状表现及治疗等方面都是截然不同的。
特发性震颤可根据震颤严重程度进行临床分级(1996 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
不影响。
不直接影响,可能增加摔倒等意外风险。
通常不影响。
神经内科。
震颤是该病的唯一症状,其特征为姿势性或动作性震颤,即身体保持一定的抗重力姿态或肌肉自主收缩时出现部分肢体/躯体的一个或数个关节无法自控的节律性动作。
最常发生于手和前臂,患者常在双上臂维持平举时或书写、倒水、持水杯饮水、持筷进食、系纽扣、系鞋带等姿势或动作时出现前臂/手震颤,紧张等情绪可加重该症状,安静休息时症状消失,部分患者少量饮酒后症状减轻。
不影响。
手及前臂为最常见的受累部位,而后影响头部、颈部及声音,晚期下肢及躯干亦可受累。
特发性震颤起病不容易发现,进展比较慢,会持续恶化,就像下长坡一样,慢却持久,病程常有十多年。
通常初期为手和 / 或前臂受累,随着年龄增加,病情逐渐缓慢进展,震颤频率降低而幅度加重,受累部位亦可逐步增多。
通常在上肢震颤后数年出现头部震颤,躯干及下肢通常最晚受累。
特发性震颤通常不会引起其他神经系统症状体征,震颤为唯一症状。
初期可能因震颤导致部分生活受影响,如无法书写、进行手部精细操作等,随着症状加重,可能影响自主进食、饮水、言语不清,日常生活明显受影响。
晚期若症状累及下肢、躯干,则可能出现跌倒等意外,严重时可能继发骨折、外伤、颅内出血等严重后果。
特发性震颤具有一定遗传因素,约半数以上的患者具有家族史,通常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但并非仅与单个致病基因有关,受多种遗传因素以及环境因素的共同影响。
部分可能与特发性震颤相关的环境因素包括血液中生物碱或铅含量增高等。
该病各年龄均可发病,多见于 40 岁以上中老年人,家族性比散发性患者起病更早,多在 40 岁以前起病。
家族性特发性震颤具有一定遗传性,通常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但后代是否发病受多种因素影响。
特发性震颤的诊断主要依靠病史和体征,同时排除其他引起震颤的疾病,家族性特发性震颤还可进行基因诊断。
特发性震颤的诊断主要为病史和体征,若怀疑为家族性特发性震颤,可进行遗传学检测,临床进行其他检查的目的在于排除其他常见的引起震颤的疾病。
特发性震颤主要需与其他引起震颤的疾病相鉴别,尤其在中老年中发病者。
特发性震颤属于能控制症状但无法治愈的疾病,可在医生指导下通过药物控制症状,或在药物无效时考虑手术治疗,治疗目标为缓解症状,维持日常生活能力。
特发性震颤治疗原则是:
1. 药物治疗:
(1)治疗特发性震颤的首选一线用药包括普萘洛尔、阿罗洛尔和扑米酮,均可减少震颤幅度。
前两者属于 β 受体阻滞剂,常见的副作用为心率降低和血压下降,故而使用期间需监测心率及血压,且有哮喘、支气管痉挛、心脏疾病的患者慎用。
扑米酮属于抗癫痫用药,常见副作用为眩晕、恶心呕吐、行走不稳和嗜睡等,初始睡前服用可减少副作用的影响。
注意,治疗药物通常为处方药,需在医生指导下遵守医嘱服用。
(2)上述一线用药疗效欠佳时,可考虑更换或联合二线、三线药物,同样需监测副作用。
二线药物有加巴喷丁、托吡酯、阿普唑仑、阿替洛尔、索他洛尔、氯硝西泮;三线用药有氯氮平、纳多洛尔、尼莫地平、A 型肉毒毒素等。
A 型肉毒毒素局部注射在治疗头震颤、声音震颤方面更具优势,也可用于肢体震颤,可作为口服药物无效时的可选方案。
需注意的是,部分病人饮酒后可能出现震颤暂时性减少,但饮酒并非治疗方法之一。
2. 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无效且症状严重影响日常生活的患者,可尝试外科手术治疗,包括立体定向丘脑毁损术和深部丘脑刺激术 (DBS) 等。
DBS 具有低创伤性、可逆性、可调控性特点,是药物难治性重症 ET 患者的首选手术治疗方法,其副反应包括感觉异常、局部疼痛、构音障碍、平衡失调等,且费用昂贵。
不能。
除诊断、手术等特殊方式下需要住院外,通常无需住院治疗。
普萘洛尔为特发性震颤首选的一线治疗药物,可根据社交需要临时服用或长期服用,大多相对安全,但需关注其对血压和心率的影响,监测血压与心率。
若心率 < 60 次 / 分可考虑减量,< 55 次 / 分则停药。
特发性震颤患者生活中需注意避免情绪过于紧张,精神压力过大,保持充足的睡眠,情绪因素与疲劳可能加重震颤。
在病程早期,建议每天进行 30 分钟左右的运动,以有氧运动和力量运动相结合,强度适中不过量。
有氧运动及力量运动均可,避免过于疲劳。
根据不同手术方式有不同注意事项,注意伤口敷料清洁固定,保证充足休息,保证营养充分。
需要门诊定期复诊,一方面观察病情进展情况,另一方面观察药物副作用。
可以,但不建议过于劳累。
照料特发性震颤家人主要在于避免患者可能出现的意外。
初期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受损不明显,注意在细节中避免伤害,如避免使用易碎玻璃杯、避免自行倒开水、协助其系纽扣等精细活动。
晚期患者可能出现进食、行走、发音困难,依赖家属照料,避免跌倒等意外,可使用轮椅等辅助工具。
该病无特殊预防方式。对于有家族史者进行产前遗传咨询是必要的。
该病缓慢进展,无法治愈,不存在复发。
主要依赖照料者悉心照料,及使用辅助工具,避免出现跌倒等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