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LY
戴军神经科副主任医师
发布时间 2019年03月21日
最后修订时间 2023年08月08日
原发性侧索硬化症属于慢性进展性神经变性疾病运动神经元病中的一种,病因不明。
本病选择性的损害锥体束,出现上运动神经元损害,表现为进行性强直性截瘫或四肢瘫,以后逐渐出现上肢及咽喉肌受累。
目前无特效治疗方式,患者需长期坐轮椅或卧床,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极罕见。
原发性侧索硬化发症多于中年后(50~60 岁)隐秘地起病,慢慢进展。
患者常常最先感觉一条腿僵硬,后逐渐发展至另一条腿,可出现步态缓慢。随病情进展,可出现明显的肢体痉挛。
该病发展相对慢,发病多年后患者仍可拄杖行走,但最终将发展为严重瘫痪(痉挛性截瘫),需长期坐轮椅或卧床;同时逐渐出现双上肢痉挛,手指运动减慢;最后可出现假性延髓受累,表现为言语不清、饮水呛咳、强哭强笑等,还可能出现痉挛性膀胱,表现为尿失禁或排尿困难。
整个疾病过程中,患者无感觉异常,也无下运动神经元损害的表现(如肉跳、腱反射减弱等)。
原发性侧索硬化症早期,患者会因肢体僵硬出现跌倒意外。
疾病后期,患者可因卧床、饮水呛咳等出现多种并发症,如坠积性肺炎、褥疮、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还可因痉挛性膀胱出现尿路感染等并发症。
目前该病的病因与发病机制不明,可能与遗传、免疫紊乱、感染等因素有关。
该病的早期诊断比较困难。
随着疾病进展,医生可以根据患者出现广泛的上运动神经元症状(包括痉挛性截瘫、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病理征阳性),结合患者无肌萎缩和肌束颤动、无感觉异常等特点,结合神经电生理检查,在排除其他疾病后,明确诊断该病。
原发性侧索硬化症需要与多种引起上运动神经元受累的疾病相鉴别,包括运动神经元疾病的其他类型(如肌萎缩侧索硬化症)、多发性硬化、颈椎病脊髓型、脊髓病变、遗传性痉挛性截瘫等。
神经内科或普通内科。
原发性侧索硬化症无有效治疗方法,主要是改善患者的症状,并给予支持治疗,以尽量保持一定的生活质量。
原发性侧索硬化症无特效治疗方法,不能治愈。但该病通常进展缓慢,与其他类型的运动神经元疾病相比,患者通常可存活较长时间。所以要尽量保证患者的生活质量,让患者生活得舒服、方便一些。
原发性侧索硬化症患者饮食上需加强营养,给予高蛋白质、高维生素饮食。对于有延髓受累者,需注意避免进食进水呛咳,以防肺部感染。
该病病因不明,无法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