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后应激障碍
就诊科室:神经内科
词条作者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审核专家
董其皓

董其皓神经科主治医师

发布时间 2018年12月30日

最后修订时间 2023年08月08日

简介
症状
病因
诊断
治疗
生活
预防
就诊
丁香医生审稿专业委员会同行评议通过
简介

创伤后应激障碍是什么?

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 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是指心理创伤对躯体、认知、情感及行为产生的复合影响,即个体经历、目睹或遭遇到一个或多个涉及自身或他人的实际死亡,或受到死亡的威胁,或严重的受伤,或躯体完整性受到威胁后,所导致的个体延迟出现和持续存在的精神障碍。

以再度体验创伤为特征,并伴有情绪的易激惹和回避行为。简而言之:PTSD 是一种创伤后心理失平衡状态。

PTSD 患者除了会有较多的负面情绪,也会经历被他人的不理解,比如「你想太多了」、「你也太矫情」的评价。

但其实,PTSD 可能需要接受专业的心理干预或药物治疗才能好转。假如你被诊断为 PTSD,请一定要积极治疗;假如你的朋友或家人被诊断为 PTSD,请给予他们耐心、鼓励、关爱,这样有利于他们恢复身心健康。

症状

创伤后应激障碍有哪些症状?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核心症状有三组,即创伤性再体验症状、回避和麻木类症状、警觉性增高症状。

但儿童与成人的临床表现不完全相同,且有些症状是儿童所特有的。

  • 创伤性再体验症状:主要表现为患者的思维、记忆或梦中反复、不自主地涌现与创伤有关的情境或内容,也可出现严重的触景生情反应,甚至感觉创伤性事件好像再次发生一样。

  • 回避和麻木类症状:主要表现为患者长期或持续性地极力回避与创伤经历有关的事件或情境,拒绝参加有关的活动,回避创伤的地点或与创伤有关的人或事,有些患者甚至出现选择性遗忘,不能回忆起与创伤有关的事件细节。

  • 警觉性增高症状:主要表现为过度警觉、惊跳反应增强,可伴有注意不集中、激惹性增高及焦虑情绪。

  • 其他症状:有些患者还可表现出滥用成瘾物质、攻击性行为、自伤或自杀行为等,这些行为往往是患者心理行为应对方式的表现。同时抑郁症状也是很多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常见的伴随症状。

创伤后应激障碍表现在儿童身上会有什么特点?

  • 儿童的创伤性再体验症状可表现为梦魇、反复再扮演创伤性事件、玩与创伤有关的主题游戏、面临相关的提示时情绪激动或悲伤等;

  • 回避症状在儿童身上常表现为分离性焦虑、黏人、不愿意离开父母;

  • 高度警觉症状在儿童身上常表现为过度的惊跳反应、高度的警惕、注意障碍、易激惹或暴怒、难以入睡等。

  • 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其 PTSD 的表现也可能不同。

病因

创伤后应激障碍多发生于哪些事件后?

通常为威胁生命的事件,这类事件包括战争、地震、严重灾害、严重事故、被强暴、受酷刑、被抢劫等。

几乎所有经过这类事件的人都会感到巨大的痛苦,常引起个体极度恐惧、害怕、无助感,这类事件称为创伤性事件。

创伤后应激障碍发生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危险因素包括:精神障碍的家族史与既往史,童年时代的心理创伤(如遭受性虐待、10 岁前父母离异),性格内向及有神经质倾向,创伤性事件前后有其他负性生活事件,家境不好,躯体健康状态欠佳。

由个体人格特征、教育程度、智力水平、信念和生活态度等形成个体易患性的影响等。

创伤后应激障碍在创伤后多久开始发病呢?

创伤后应激障碍一般在精神创伤性事件发生后数天至 6 个月内发病,病程至少持续 1 个月以上,可长达数月或数年,个别甚至达数十年之久。

其中病期在 3 个月之内的称为急性创伤后应激障碍,病期在 3 月以上的称为慢性创伤后应激障碍,而若症状在创伤事件后至少 6 月才发生则称为延迟性创伤后应激障碍。

诊断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诊断标准是什么?

中国诊断标准是由中华精神科学会于 2000 年颁布的《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 3 版》(CCMD-3)。在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诊断标准中, 2008 年 7 月由卫生部修改了病程。

  • 主要表现符合以上核心症状。

  • 症状标准:

    • 遭受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异乎寻常的创伤性事件或处境(如天灾人祸);

    • 反复重现创伤性体验(病理性重现),并至少有下列 1 项:

    • 不由自主地回想受打击的经历;

    • 反复出现有创伤性内容的恶梦;

    • 反复发生错觉、幻觉;

    • 反复发生触景生情的精神痛苦,如目睹死者遗物、旧地重游,或周年日等情况下会感到异常痛苦和产生明显的生理反应,如心悸、出汗、面色苍白等;

  • 持续的警觉性增高,至少有下列 1 项:

    • 入睡困难或睡眠不深;
    • 易激惹;
    • 集中注意困难;
    • 过分地担惊受怕;
  • 对与刺激相似或有关的情境的回避,至少有下列 2 项:

    • 极力不想有关创伤性经历的人与事;
    • 避免参加能引起痛苦回忆的活动,或避免到会引起痛苦回忆的地方;
    • 不愿与人交往、对亲人变得冷淡;
    • 兴趣爱好范围变窄,但对与创伤经历无关的某些活动仍有兴趣;
    • 选择性遗忘;
    • 对未来失去希望和信心。
  • 严重标准:导致社会功能受损。

  • 病程标准:精神障碍延迟发生(即在遭受创伤后数日至数月后,罕见延迟半年以上才发生),符合症状标准至少已 1 个月。

  • 排除标准:排除情感性精神障碍、其他应激障碍、神经症、躯体形式精神障碍等。

很多时候,PTSD 患者会因为患病而产生难以释怀的羞耻感,而不愿意去医院就诊。事实上,出现难以克服的情绪问题并不是你的错,你有权利向外界求助。

治疗

创伤后应激障碍可以治愈吗?

大部分患者可以治愈,约 30% 的患者会保留有较严重的症状。

目前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治疗方法如下:

  • 药物治疗。
  • 心理治疗(如认知行为疗法、暴露疗法、眼动脱敏再处理疗法)。
  • 系统治疗(即心理治疗合并药物治疗)。

上述治疗方法的治疗有效率可达 70%。

经过积极的系统治疗,大部分患者病情都可以得到缓解,只残留情感麻木、易激惹等轻微症状。

创伤后应激障碍应该怎样治疗?

  • 心理治疗是最为有效的方法,常用于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心理治疗有认知行为治疗、催眠治疗、眼动脱敏再加工治疗、精神分析疗法等。

  • 药物治疗是创伤后应激障碍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可以缓解患者的症状、加强心理治疗的效果,两者的联合使用应该成为第一选择,主要有苯二氮卓类抗焦虑药、抗抑郁药、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抗惊厥药等。

当被诊断为创伤后应激障碍时,也许会感到难以接受,但无论如何,都请积极遵医嘱积极治疗,病情会好转的。

创伤后应激障碍判断治愈的标准是什么?

患者的症状得到控制或消失。

具体来说,创伤后应激障碍临床治愈的标准为:不再符合诊断手册(如 ICD-10)内对该障碍的诊断标准,具体标准如下:

  • 创伤性体验的反复重现、持续的警觉性增高及持续的回避三大主要症状消失。

  • 社会功能和情感活动恢复。

  • 症状完全消失后观察 3 个月,无复发迹象及并发症。

image

生活

创伤性应激障碍生活中有哪些注意事项?

  • 积极寻求帮助,包括医生和心理咨询师等专业人士。

  • 维持正常、稳定的生活作息和规律。

  • 远离烟酒。

  • 保持和家人、朋友的关系,主动寻求支持。

  • 学习心理学相关知识,学会放松,接纳和自我关爱。

预防

创伤后应激障碍可以预防吗?

若在创伤事件发生后能通过一些心理评定工具来初步评定个体的心理健康状况,将有助于筛选出创伤后应激障碍高危人群。

在遭遇灾害时,如果能及时得到心理干预,可以大大减少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发生,一旦出现创伤后应激障碍,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可以阻止病情恶化,促进康复。

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