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什么?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指妊娠的同时有高血压,妊娠和高血压并存的状态。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多在怀孕 20 周以后出现高血压,对孕产妇和胎儿的危害很大,是孕产妇和新生儿死亡率的一个重要原因。
治疗的基本原则是保证休息、缓解紧张情绪、稳定血压、监护孕妇和胎儿的情况、在合适的时机终止妊娠。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和一般所说的高血压一样吗?
妊娠期高血压虽然也是以血压增高为主要表现的,但它只发生在女性的孕期,规范治疗后症状多在产后 6 周消失,属于妊娠期特有的疾病。
但如果孕妇原本就有慢性高血压病史,只是在怀孕后才发现,则产后血压是不会恢复正常的,需要继续治疗。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分为哪几种类型?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分为 5 类:
妊娠期高血压
子痫前期
子痫
慢性高血压合并妊娠
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
后 2 种在慢性高血压的基础上发病,需持续治疗。
子痫是指什么?
子痫是指生孩子时发生癫痫(严重抽搐、不省人事),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最严重情况,可导致母儿死亡。
多发生于产前、产时,也可能发生于产后某段时间内。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病率高吗?
发病率约为 5%~12%,发病与气候、环境、饮食习惯、文化经济水平等多种因素有关,会出现不同地区间的差别。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