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翁若鹏妇科副主任医师
发布时间 2018年01月09日
最后修订时间 2025年03月21日
子宫肌瘤是一种女性常见的生殖器肿瘤[1],确切的病因尚未明确,可能与激素、饮食、肥胖等相关。
常见于 30~50 岁的育龄期女性,20 岁以下少见[1]。
子宫肌瘤是一种良性疾病,一般没有或很少有症状,有症状的患者主要表现为下腹坠胀、腰酸背痛、小便次数增多、月经量增多等。
无症状的子宫肌瘤不需要治疗。有症状的子宫肌瘤通过药物可以缩小肌瘤体积、减少出血量。可通过手术治疗,但手术后会复发。少部分患者肌瘤可引起不孕或流产。
常见。据统计,30 岁以上的女性约 20% 有子宫肌瘤[1],即100 位 30 岁以上的女性大约有 20 位患有子宫肌瘤。因本病多无症状,故临床报道的发病率小于实际情况。
按肌瘤生长的部位,可分为[1]:
按肌瘤与子宫肌壁的关系,分为三类[1]:
一般除了罕见情况,良性子宫肌瘤几乎不会进展为恶性的子宫肉瘤;若绝经后子宫包块增大,应警惕发生肉瘤变。
但是子宫肉瘤有可能在手术之前被误认为是子宫肌瘤,多见于绝经后伴有疼痛及出血的患者。
子宫肌瘤常有多个,各种类型的肌瘤可发生在同一子宫,称为多发性子宫肌瘤。
妇科或妇产科。
子宫肌瘤一般不会或很少会引起症状,常在体检时发现,症状和肌瘤的部位、大小以及有无变性有关。如果引起症状,常见的症状包括:
妊娠期子宫肌瘤有增大、变性、疼痛可能,孕期可能需手术治疗。
贫血:月经出血量较大的话,可能会引起贫血,主要表现为面唇无血色,头晕等表现[1]。
确切的病因尚未明了,可能和人体内的雌激素、孕激素、种族、肥胖等有关。
据研究,以下因素可能会使子宫肌瘤的风险升高:
子宫肌瘤的发病与有无性生活无关,因此无性生活的女性也可能存在子宫肌瘤。
子宫肌瘤不是传染病,不会传染。它主要是与自身体质及体内雌激素水平有很大的关系。
有可能。
研究显示,部分女性的子宫肌瘤具有家族易感性,也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子宫肌瘤具有特定的易感基因。所以,虽然子宫肌瘤不是典型的遗传病,但有一定的遗传可能性。
B 超结果显示的子宫肌瘤大小存在误差,主要是三方面的原因:
子宫肌瘤容易和子宫腺肌瘤、子宫腺肌病等相混淆。
对于医生诊断后认为需要治疗的子宫肌瘤,可以通过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依据子宫肌瘤的大小、体积、症状不同,治疗方式不同。
总体来说,没有症状的可定期复查,一般不需治疗,症状轻、近绝经年龄者可采用非手术治疗[1]。但当出现以下情况时需手术治疗[1,4]:
常见的有以下几类:
对于症状较轻或近绝经年龄的患者,药物治疗可起到改善症状的作用。较大的子宫肌瘤药物治疗多数无效。
如果月经量大、贫血是子宫肌瘤的主要症状,用于避孕的药片、贴片、阴道环、注射剂和植入剂均可降低月经期的出血量,宫内节育器也可减少月经量。
手术方式不存在好坏之分,对于确实需要治疗的子宫肌瘤,医生会根据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决定手术方式。
手术方法包括开腹手术、阴道手术及微创手术,几种手术方式各有优势:
多发性子宫肌瘤的患者多具有生长肌瘤的体质,较大的、向外突出的肌瘤可以剔除;但生长在肌壁间、较小的肌瘤不易被发现,因此不易剔除干净。
另外,多发性子宫肌瘤手术后容易复发形成新的肌瘤。
全子宫切除术前一定要筛查宫颈疾病,一旦发现宫颈癌,需要根据宫颈癌分期确定手术范围,保证手术切除范围足够,避免全子宫切除术后行二次手术。
不建议保留宫颈。
保留宫颈的手术称为次全子宫切除术,保留宫颈对性功能和盆腔器官脱垂没有帮助,且术后 7% 的患者仍保持周期性阴道出血。
另外,宫颈癌的发病率较高,保留宫颈会留下隐患,一旦发生癌变,再次手术比较困难。
需要看具体情况。
妊娠期间肌瘤容易发生红色变性并迅速增大,可能会引起疼痛,但采用保守治疗通常能缓解。
生产时,若肌瘤阻碍胎儿下降应及时行剖宫产,术中是否切除肌瘤,需根据肌瘤大小、部位和患者的情况决定。
可以吃。
豆制品中,存在着被称为「植物雌激素」的大豆异黄酮,大豆异黄酮对人体的调节是双向的,所谓「遇低而补,遇高而抗」,一方面,在人体雌激素水平不足的时候,它能稍微弥补雌激素的不足;另一方面,体内雌激素水平较高时,大豆异黄酮和雌激素受体的结合,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人体雌激素和雌激素受体的正常结合,整体上反而降低了体内的雌激素作用。所以,子宫肌瘤的患者吃豆制品并不会加重本身的病情。
目前认为子宫肌瘤患者应注意低脂饮食,其它食物大多无特殊;另外,要避免使用避孕药。
全子宫切除术对性交频率及术后性高潮没有明显影响,且大多数接受全子宫切除术的女性术后 1~5 年,性功能有所提高或无变化,但对 5 年后的影响尚不明了。
子宫肌瘤剔除术后会在子宫肌壁上形成子宫瘢痕,较大、较深的肌瘤剔除后如同剖宫产手术一样,子宫需要一定的恢复过程;若间隔时间较短就怀孕,随着子宫的增大有发生子宫破裂的危险。浆膜下肌瘤建议术后避孕 6 个月。
肌壁间子宫肌瘤剔除术后 建议避孕 1~2 年。肌瘤剔除术中进入宫腔者建议术后避孕 2 年[6]。
子宫肌瘤的确切病因不明,因此没有好的预防办法。注意避免子宫肌瘤的一些危险因素,或许可以降低肌瘤的发生风险,比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