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翁若鹏妇科副主任医师
发布时间 2018年03月12日
最后修订时间 2023年08月08日
胎儿窘迫又称胎儿宫内窘迫、胎儿宫内缺氧,是指孕妇、胎儿或胎盘的各种高危因素引起胎儿在子宫内缺氧和酸中毒,表现为胎儿心率和一系列代谢、反应的改变,危及胎儿的生命和健康。
急性胎儿窘迫表现为胎心率改变,早期增快,晚期减慢,羊水胎粪污染,胎动增多或减少和酸中毒。
慢性胎儿窘迫表现为胎盘功能减低(尿雌三醇及胎盘生乳素降低),胎动减少及胎动时心率增加不明显,B 超监测胎头双顶径增加缓慢,羊膜镜检查羊水异常,宫高腹围增加缓慢。
准妈妈可能会察觉胎动异常。记得关注胎动,如果胎动比平时明显增多或明显减少,最好去医院检查一下。
胎儿在宫内发生缺氧时,机体无氧代谢增加,酸性代谢产物增加,致胎儿酸中毒,缺氧和酸中毒共同作用引起胎儿脑、心脏、肺、肾、肾上腺等重要脏器损伤。在这个过程中,胎儿心率会出现改变,排出胎粪污染羊水,临床表现为胎心率改变、羊水胎粪污染、胎动过频、胎动消失及酸中毒。
如果胎儿存在慢性缺氧,则会存在宫内生长受限,宝宝出生后体重身高均小于同孕龄新生宝宝。
胎儿宫内窘迫是妊娠后期和分娩期常见的并发症,胎儿窘迫可引起胎儿在子宫内缺氧。
妊娠期慢性宫内窘迫多发生在妊娠末期,往往延续至临产并逐步加重。
急性宫内窘迫多发生在分娩期,多因脐带因素(如脱垂、绕颈、打结等)、胎盘早剥、宫缩过强且持续时间过长及产妇处于低血压、休克等而引起。
及时纠正胎儿宫内窘迫,可使部分胎儿情况改善,生后生命体征平稳,如果缺氧程度较重,出生后有可能出现新生儿窒息,严重者可损伤心、脑、肺、肾、可出现血小板减少、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部分可引起神经系统后遗症甚至死亡。
对于孕龄较小,宫内窘迫改善不佳需终止妊娠者,生后会面临因早产带来的一系列合并症。
孕妇、胎儿以及脐带胎盘的异常均可导致胎儿窘迫,如:
胎儿在宫内发生窘迫的时间越长,胎儿缺氧的程度会越重;胎儿孕龄过长如超过 42 周,或胎儿孕龄不足 37 周,也可能加重胎儿窘迫;此外,经阴道分娩时胎儿体位异常(比如臀位)也会加重胎儿窘迫。
羊水过少时,羊水的缓冲作用减弱,可使胎儿脐带受压,脐带受压加重缺氧,肠系膜血管收缩,局部缺氧、肠蠕动增加、肛门排便,羊水污染影响胎儿胎盘循环,引起胎儿宫内窘迫。
妊娠早中期羊水过少,多以流产而告终,妊娠晚期羊水量少于 300 ml 者称羊水过少,是胎儿宫内慢性缺氧的早期表现,若羊水量少于 50 ml,胎儿窘迫发生率达 50%。
胎儿窘迫需要综合评估母亲、胎儿的情况来判断,下面这些情况,提示可能存在胎儿窘迫的:
当胎心率低于 110 次/分或者高于 160 次/分时,需要警惕胎儿窘迫。
一般胎儿窘迫时可以做超声和胎心监护检查,超声具有实时观察的特点,胎儿心率改变、脐带位置异常、羊水过少或者过多是超声的主要表现,可通过综合分析做出胎儿宫内窘迫的超声诊断;
而电子胎心监护是通过波形分析来对胎儿在宫内情况做出判断。准妈妈们也可通过计数胎动和监测宫高腹围增加情况来了解胎儿在宫内情况。
电子胎心监护是通过波形分析来对胎儿在宫内情况做出判断,胎儿的正常心率为 110~160 次 / 分,160 次以上或 110 次以下均属不正常,低于 100 次表示严重缺氧。
对于临产后发生的胎儿窘迫,如发生在第一产程的宫口未开全应抑制宫缩,在行宫内复苏的同时,争取时间准备剖宫产。
如发生于第二产程或者第一产程末期,胎头已降低至低位,宫口开全,可采用会阴侧切、产钳助产、胎头吸引器进行助产,经阴道娩出胎儿。
胎动初次出现一般在孕 4~5 月,在妊娠 30 周后,正常的胎动,一般在每小时 3~10 次,准妈妈可在每天晚上 6~10 点之间,左侧卧位或坐位,自己数腹中胎宝宝动静。
由于胎儿之间差别较大,数胎动的数值仅仅作为参考,如果是准妈妈感觉到胎儿活动和平时有明显的区别,比如胎动急剧增加或者急剧减少,就应该认为不正常,及时去医院就诊。
由于产妇情绪激动、紧张,出现恶心、呕吐,不能很好进食,造成摄入量不足,可能会影响到胎儿在宫内的环境,因此产妇需要调整情绪,多进食高能量易消化饮食,及时补充水分和营养,及时排空膀胱,有助于缓解子宫收缩。
体位改变是简单易行的改善胎儿循环的方法,可以纠正仰卧位性低血压,解除对脐带的压迫使胎心恢复正常,减少子宫收缩频度,减低子宫内压,有利于改善子宫胎盘的血液循环,增加胎儿的氧供,一般要求产妇左侧卧位。
没有措施可以确切地防止胎儿宫内窘迫发生,所以定期的产检显得尤为重要,及时发现妊娠期疾病并进行积极治疗,定期测量体重、宫高、腹围变化情况有助于及早发现问题,孕期应生活规律,避免情绪剧烈波动,发现不适及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