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孕期甲亢是指在妊娠期间甲状腺腺体本身产生甲状腺激素过多,引起机体的神经、循环、消化等系统兴奋性增高和代谢亢进的内分泌疾病[1]。
孕期甲亢会引起甲状腺对称性弥漫性肿大、眼球突出、心悸(休息时心率超过 100 次/分)、怕热多汗、皮肤潮红等症状[1]。孕妈妈经过及时、有效的治疗能够治愈,预后较好[2]。
妊娠可以合并任何情况引起的甲亢,病因复杂,可由 Graves 病(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相关性甲亢(如妊娠期一过性甲状腺毒症、妊娠剧吐、滋养细胞疾病相关的甲亢)、家族性妊娠甲亢、毒性腺瘤、毒性多结节性甲状腺肿等因素引起[3]。
其中,只有 hCG 相关性甲亢是妊娠这一特殊阶段才能发生的[4]。
1. 会导致流产、早产等风险升高
妊娠期甲状腺功能状态与怀孕结局直接相关,会导致如流产、早产、死产、胎儿生长受限、低出生体重等风险升高[6] 。
2. 影响胎儿甚至宝宝出生后的健康
孕妈妈本身血液里的甲状腺素能够通过胎盘,抑制胎儿自身的甲状腺调控,导致胎儿也出现甲亢。
宝宝出生后,由于自身合成甲状腺素的能力暂时还处于被抑制状态,又脱离了母体的高甲状腺环境,所以宝宝也会出现暂时的甲减。
此外,如果控制不好,孕妈妈长期处于高甲状腺素环境,宝宝在出生后癫痫、神经异常行为的发生风险都会增加[5]。
Graves 病(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是孕期甲亢的常见原因,约占所有孕期甲亢的 85%,也就是说,在 100 位发生甲亢的孕妈妈中,有 85 位可能是由 Graves 病引起的[6]。
由 Graves 病引起的孕期甲亢症状较为严重,可以出现甲状腺对称性弥漫性肿大、眼球突出、眼睑闭合不全、眼内异物感、胀痛、畏光、流泪、复视、斜视、视力下降等症状,由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相关性甲亢引起的孕期甲亢无此症状[3]。
孕妈妈由于机体代谢亢进,会表现出食欲旺盛,并且在正常或增加进食后,体重不能按孕周增加,甚至降低[7]。
孕妈妈基础代谢显著升高,会出现心悸(休息时心率超过 100 次/分)、怕热多汗、皮肤潮红、体温高、腹泻、手震颤、烦躁不安、易怒等表现[1,7]。
孕期甲亢症状急剧加重可导致甲亢危象,表现为大汗淋漓、恶心、厌食、呕吐、腹泻,大量失水引起虚脱、休克甚至昏迷,体温升高(腋下温度 > 39 ℃) ,偶有黄疸(皮肤、黏膜、眼睛巩膜见轻度黄染)症状[1]。
如果孕期甲亢控制不良或未经积极治疗,还会增加流产、妊娠期高血压、早产、低出生体重儿、胎儿生长受限、子痫前期、孕妇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危险性[8]。
甲亢,全称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是指由于甲状腺合成释放过多的甲状腺激素,而造成机体的神经、循环、消化等各系统的兴奋性增高和代谢亢进。
甲状腺本身或甲状腺以外的多种因素都可能会导致甲状腺激素增多。
若孕前没有甲状腺疾病,由于孕早期 hCG 增加,可能出现轻微甲亢。
妊娠早期(孕 12 周之前)胎盘分泌 hCG(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增加,由于 hCG 具有微弱的刺激甲状腺激素合成的作用,因此少数孕妈妈(1~3%)在孕早期可出现短暂轻微的甲亢症状,尤其是本身有妊娠剧吐的孕妈妈。
甲状腺功能化验结果可表现为 TSH(促甲状腺激素)低于正常参考值。孕 12 周后,随着 hCG 水平下降,甲亢症状会逐渐减轻,TSH 通常也在孕 14~18 周恢复正常,临床上将其称为「一过性甲亢」,这种情况通常不会对胎儿发育有影响。
若孕前就有甲状腺疾病,在妊娠期更容易发生甲亢。
临床上约 85% 的甲亢都是 Graves 病(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引起的,这是妊娠期甲亢最常见的病因。
Graves 病是一种最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目前的发病机制及病因尚未明确,普遍认为可能与免疫学、遗传学、表观遗传学及环境等因素有关。
如果孕妈妈既往就有某些甲状腺相关疾病,包括部分甲状腺炎、毒性腺瘤、毒性多结节性甲状腺肿等,也可能会引起孕期甲亢。
医生可以根据孕妈妈甲状腺肿大、眼球突出、心悸、皮肤潮红等临床表现,结合实验室检查(T3、T4、FT3、FT4 水平升高;TSH 含量减少)等可综合判断孕期甲亢。
是国际上公认的诊断甲亢的首选指标,可作为单一指标进行甲亢的筛查。孕期甲亢时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0.1 mU/L,甚至低于可监测水平[1]。
甲状腺素(T4)参考值:65~155 nmol/L;
三碘甲状原氨酸(T3)参考值:1.6~3.0 nmol/L;
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参考值:2~10 mU/L
血清游离T3(FT3)参考值:6.0~11.4 pmol/L;
血清游离T4(FT4)参考值:10.3~25.7 pmol/L[2]。
孕期甲亢的孕妈妈血中 T3、T4、FT3、FT4水平升高,部分孕妈妈 T3 可正常,TSH 含量减少[10]。
如果孕妈妈已经被确诊是甲状腺功能亢进,即甲亢的话,建议孕妈妈在孕期根据医生的建议,用药控制甲状腺功能。比如丙硫氧嘧啶(PTU)和甲巯(qiu)咪唑(MMI,商品名:赛治)。
从目前已有的证据来看,早孕期吃丙硫氧嘧啶对怀孕的影响较小。但是,孕中晚期建议换成甲巯咪唑,因为长期使用丙硫氧嘧啶可能会损伤肝功能[12,13]。
不过实际生活中,医生可能会针对孕妈妈的个人情况做出一些调整,如果有疑问的话,建议和医生详细沟通。
对于日常锻炼,只要遵医嘱吃药,并且控制良好,孕期一般的运动还是可以做的,比如一些不太剧烈的有氧运动,比如散步、瑜伽、游泳等。
但是在药物控制不佳的情况下,就不建议做太过剧烈的运动,有一定的导致心衰的风险[14]。
目前的证据显示,服用中小剂量抗甲状腺药物的妈妈,是可以进行哺乳的。正确服用抗甲状腺药物,对宝宝的甲状腺功能、身体智力生长发育等方面都没有太大影响。
哺乳期妈妈应严格遵医嘱用药。抗甲状腺药物一般首选甲硫咪唑,推荐剂量在 20~30mg / 天,对于母婴是安全的;丙硫氧嘧啶可以作为二线药物,最大安全给药剂量为 300mg / 天。如果要使用更大剂量的抗甲状腺药物,则需要咨询医生能否正常哺乳。
推荐妈妈哺乳后服用抗甲状腺药物,之后要间隔 3~4 小时再进行下一次哺乳。在母乳喂养开始后至少 3~4 周内,需要对宝宝的甲状腺功能进行评估。
可以在正餐后约 2~3 个小时,各加一顿,以满足身体对能量和营养物质的需求。
多选择粗纤维少的西红柿、嫩黄瓜、菜瓜、嫩丝瓜等蔬菜食用。
甲亢患者每天应该保证 1500~3000 毫升的饮水量,尽量不要喝咖啡、茶等刺激性的饮料,以免加重心慌、怕热、易激动的症状。
对于甲亢患者,由于体内代谢旺盛,对蛋白质的需求比一般人高。每千克体重每天应该提供 1.5 克蛋白质。
孕期甲状腺疾病,不管是甲亢还是甲减,目前并没有预防的办法,所以重要的是在备孕和孕期定期做甲状腺筛查。
建议选择在妊娠 8 周以前,最好是在怀孕前筛查。如果妊娠 8 周时正常,有条件时可以在妊娠的早、中、晚期再进行复查。
尤其是下面这些甲状腺疾病高危人群,更需要重视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