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水过少
就诊科室:产科
词条作者
方璇模

方璇模产科主治医师

审核专家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内容
丁香医生审稿专业委员会同行评议通过
内容

羊水过少是什么?

孕妈妈在孕晚期,羊水量少于 300mL,被称为「羊水过少」。

超声检查,是诊断羊水是否「过少」的重要辅助检查,诊断标准如下:

  • 羊水过少

超声提示,羊水最大暗区垂直深度(AFV)≤ 2cm,和(或)羊水指数(AFI)≤ 5cm。

  • 严重羊水过少

超声提示,羊水最大暗区垂直深度(AFV)≤ 1cm。

关于正常羊水量的相关介绍可以点击查看:羊水量。

羊水过少有哪些原因?

羊水的主要来源是胎儿的尿液和肺液。羊水在羊膜腔内不断进行液体交换,以保持羊水量的相对恒定。

在胎膜没有破裂的情况下,胎儿尿液减少,通常是孕晚期羊水过少的主要原因,而胎儿尿液减少常见原因有以下 7 种:

  • 胎儿结构异常或染色体异常

以胎儿泌尿系统结构异常为主,可能由胎儿尿路梗阻、胎儿肾缺如(又称为 Potter 综合征)、肾小管发育不全等疾病引起,它们可同时伴或不伴染色体异常。

  • 羊膜病变

羊膜病变导致其通透性改变,以及孕妈妈发生羊膜炎症(或者作者指出具体炎症)、宫内感染等,可能导致羊水变少。

  • 胎盘功能不全相关疾病

如孕期高血压、胎儿生长受限时,会导致胎盘血流下降,胎儿肾脏血流灌注减少,胎儿尿液减少。

  • 孕妈妈脱水

孕妈妈发生脱水、血容量不足,血浆渗透压会增高,会使胎儿血浆渗透压相应增高,尿液形成减少。

  • 孕妈妈发生病原体感染

孕妈妈感染了弓形虫、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以及 胎儿感染了细小病毒 B19 时,可能造成羊水过少。

  • 孕妈妈患有免疫性疾病

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抗磷脂综合征等,也会导致羊水过少;

  • 药物影响

例如保胎使用的吲哚美辛,有减少排尿的作用,使用时间过长,可能导致羊水过少。

羊水过少怎么办?

分情况处理:

  • 胎儿已足月或已能够在体外存活,应及时准备生产;
  • 胎儿还没足月,胎肺不成熟,应尽量延长孕周。

目前,还没有明确且有效的方式可以改善羊水过少。

存在一些仅用于研究性治疗的方法,如使用去氨加压素、枸橼酸西地那非等,但目前尚未被医疗界完全认可。

在某些特殊情形下,例如胎儿镜检查、外倒转术等,可以通过「羊膜腔灌注术」,短期内增加羊水量。

孕妈妈可以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针对不同原因,试着改善羊水过少的情况。

  • 孕妈妈脱水:加大饮水量、输液

因为脱水导致的羊水少,可以通过加大饮水量、输液等方式,大多可明显好转。

  • 药物影响:立即停药

如果是因为服用药物导致的羊水量少,立即停用药物,羊水量一般可以迅速恢复。

  • 孕妈妈患病:控制病情

如果是孕妈妈患有免疫性疾病、感染性疾病,应先积极控制病情,可能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改善羊水过少的情况,但效果不明确。

  • 胎盘功能不全:治疗原发病,改善胎盘循环

积极治疗导致胎盘功能不全的原发病。如果发生胎盘功能不全,孕妈妈可以通过左侧卧休息、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输液、饮水等方式,改善胎盘循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羊水量。

  • 羊膜病变:多喝水、左侧卧休息

羊膜病变导致羊膜本身的通透性发生改变,往往不容易判断。孕妈妈可以通过多喝水(一般要求在 2 小时内喝 2L 的水)、左侧卧休息等方法,增加羊水量,但效果有限。

如果诊断为羊膜腔感染等,需及时终止妊娠。

  • 胎儿结构异常或染色体异常:必要时引产

由胎儿结构异常,或染色体异常导致的羊水过少,往往没有解决方法。此时应评估胎儿异常的种类及治疗后的情况,必要时尽早引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