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子宫内膜增生,又称「子宫内膜增生症」,是由于内源性(机体自身产生)或外源性(通过饮食或药物补充)雌激素增高而引起的子宫内膜或间质增生,是最常见的子宫疾病之一 [1]。
本病主要表现为月经紊乱和不规则阴道出血,包括经期延长或缩短、经量时多时少、经间期(两次月经的中间)出血或绝经后出血等 [2]。
任何年龄阶段的女性均可发病,常见于育龄期(15~50 岁)或绝经期(存在个体差异,一般在 44~54 岁)妇女 [2,3]。
根据疾病的具体类型以及有无生育要求,可采用药物或手术的治疗方式。一般经过及时治疗,预后较好,若未积极治疗,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不孕或是癌变等严重后果 [4]。
根据细胞形态以及腺体结构增生和分化程度的不同,可分为以下三种 [1-3]:
根据有无细胞非典型性增生,世界卫生组织(WHO)在 2014 年将本病分为以下两种[4]:
常见。子宫内膜增生是最常见的子宫疾病之一,也是妇科常见肿瘤——子宫内膜癌的癌前病变 [4]。
美国一项研究显示,子宫内膜增生的年发生率为 132.57/10 万人,就是说每年每 10 万女性中,约有 133 例子宫内膜增生的新发病例。目前国内暂无权威的流行病学数据 [5]。
部分症状较轻的子宫内膜增生患者可无明显不适症状,一般通过体检发现异常。
大部分患者的表现为月经紊乱和不规则阴道出血。
子宫内膜在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共同作用下,可出现生理性增厚,一般在月经即将来潮前逐渐增厚,到达一定厚度后子宫内膜就会脱落,形成月经,所以子宫内膜的厚度会随着月经呈现周期性变化。
而雌激素和孕激素之间既有协同又有拮抗作用,对于子宫内膜来说,孕激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拮抗雌激素的作用,抑制子宫内膜细胞的增殖。
本病主要与子宫内膜受雌激素持续刺激,而孕激素拮抗不足有关 [1-3]。当雌激素水平过高,导致孕激素水平相对过低时,就可能会引起子宫内膜的增生。
若出现月经紊乱、非经期出血、不孕等症状,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进一步的检查。
妇科。
治疗方式取决于子宫内膜增生的类型以及患者的年龄、有无生育需求等。对于子宫内膜增生不伴不典型增生(EH)的患者,可首选药物治疗的方式;对于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AH)的患者,根据癌变风险可能需要手术与药物相结合的治疗方式 [4,6]。
药物治疗:孕激素治疗为首选方式,常用药物有醋酸甲羟孕酮、黄体酮胶囊、炔诺酮、地屈孕酮等,适用于癌变风险小、有生育需求的 EH 患者和不能耐受手术的 AH 患者,通过补充孕激素来缓解子宫内膜的增生。上述孕激素禁用于心、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可能会造成体重增加、失眠、乳房胀痛等不良反应 [4]。
手术治疗:若是患者还有生育需求,一般首选使用大剂量孕激素先治疗一段时间。若药物治疗无效且患者有癌变的风险,医生会建议进行子宫切除术,通过手术的方式,将病变的子宫切除,必要时还可切除双侧附件,能减少日后发生癌变的风险 [6]。
需要,具体复查频率遵医嘱而定,一般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