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器质性失眠症
就诊科室:精神心理科
词条作者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审核专家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简介
症状
病因
诊断
治疗
生活
预防
就诊
丁香医生审稿专业委员会同行评议通过
简介

非器质性失眠症是什么?

非器质性失眠症是以频繁而又持续的入睡困难和(或)睡眠持续困难并导致睡眠感不满意为特征的睡眠障碍 [1]。本病为失眠的一种,表现为因社会和心理因素而引发的失眠障碍、觉醒障碍,具体症状为白天困倦、疲乏、多梦、睡眠不深等 [2]

如果你患有非器质性失眠症,在缓解症状的同时,你可以通过冥想、运动等生活方式来改善情绪,或是借助心理咨询走出情绪困境。如果你身边有人患有失眠,请给予他们理解与关爱。

非器质性失眠症很常见吗?

目前尚未有权威文献说明非器质性失眠症的具体患病率,但失眠症却是常见疾病 [2]

据国外资料报道,25% 的成人对自己的睡眠不满意,10%~15% 主诉失眠症状影响日间功能,6%~10% 符合失眠的诊断标准,即 100 个成人中,就有可能存在 25 个人对自己的睡眠不满意,其中 10~15 个人可能存在失眠症状影响日间功能,6~10 个人符合失眠的诊断标准 [1]。且女性患者好发,女男比例为 1.44:1 [3]

症状

非器质性失眠症有哪些症状和表现?

本病患者主要表现为失眠,具体症状有疲乏、醒后不适、早醒、睡眠不深、难以入睡、睡眠维持困难和白天困乏等,极易引发恐惧、抑郁、焦虑等负性情绪,降低精神活动效率,对患者的日间社会功能产生阻碍 [2,4]

病因

非器质性失眠症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非器质性失眠症的病因复杂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因素:

  1. 心理社会因素:如生活和工作中的各种不愉快事件,如丧偶、离婚、失业;
  2. 环境因素:如睡眠环境的改变,温度过冷或过热、光线过亮、噪音过大等;
  3. 生理因素:如饮食过饱、饥饿、疲劳等;
  4. 药物与食物因素:使用兴奋剂(如咖啡因、奶茶)、某些药物(如茶碱、β 受体阻滞剂、激素、甲状腺素、哮喘吸入剂)、非法药物(如可卡因和甲基苯丙胺)或酒精,这些药剂可能会使人的神经系统处于兴奋状态,难以进入休息状态;
  5. 睡眠节律改变:国际旅行的时差或白班夜班频繁变动会导致昼夜节律颠倒等;
  6. 生活行为因素:如日间休息过多、睡前运动过多、吸烟等 [5]

非器质性失眠症会遗传吗?

有可能遗传,失眠障碍的遗传度(遗传因素在疾病发生中所起作用的程度,遗传因素所起的作用愈大,遗传度愈高,而环境因素作用愈小)为 31%~58% [6]

诊断

非器质性失眠症患者在什么情况下应该前往医院就诊?

如出现白天困倦、疲乏、多梦、入睡困难、睡眠不深、早醒等症状,每周出现大于三次,持续超过三个月 [5],影响白天生活和工作时,需前往医院就诊。

非器质性失眠症患者需要做哪些检查?

通常非器质性失眠症的诊断主要根据患者自己的陈述,着重于睡眠问题和对日间影响两方面,也强调对药物、酒精使用史的筛查 [3],因此有时还需要以下辅助检查 [7]

  1. 睡眠量表:目的是客观评估睡眠情况,如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失眠严重程度指数(ISI)等;
  2. 实验室检查:通常为甲状腺功能、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激素等检查,可初步检查是否存在内科疾病(如甲状腺功能异常、贫血、糖尿病、肝肾功能损伤、内分泌紊乱等)。本病患者一般无内科疾病。
治疗

非器质性失眠症患者去医院一般先挂什么科?

睡眠专科、精神心理科、神经内科。

一般来讲,「非器质性失眠症」的正确就诊科室应该是精神心理科。部分医院已经开始设有睡眠专科或睡眠门诊,也是不错的选择。对于没有精神心理科、睡眠专科的医院,也可考虑至神经内科就诊。

非器质性失眠症一般如何缓解?

有些失眠可以通过调节生活方式得到缓解 [3]

  1. 找出自身存在的紧张或压力因素,并去除这些因素,比如脱离压力的环境。
  2. 尝试找到能帮助自己入睡的方式,如洗热水澡、听舒缓的音乐、喝杯温牛奶等。
  3. 定时睡觉,定时起床,避免白天睡觉或白天睡觉时间太长。
  4. 规律运动,睡前两小时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兴奋,适度的性生活会有助于睡眠。
  5. 尽量避免吸烟、喝酒,晚上不要吃太饱、不喝含有咖啡因的饮料,如咖啡、茶。
  6. 布置合适的睡眠环境,如关灯、合适的温度、安静的环境。
  7. 在困倦时上床休息且不思考复杂的问题,避免清醒时卧床过久。
  8. 通过学习认知行为疗法来调节睡眠,即在专业人员的帮助、指导下,通过改变思维、信念和行为的方法来改变对睡眠的不良认知,达到消除不良情绪和行为的短程心理治疗方法。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上面这些措施都不能缓解失眠,或失眠持续,或出现白天困倦、疲乏、多梦、入睡困难、睡眠不深、早醒等症状,每周出现大于三次,持续超过三个月 [5],影响白天生活和工作时,需要及时前往医院就诊,进一步明确病因。

非器质性失眠症一般如何治疗?

临床在治疗非器质性失眠症时常采用药物治疗,药物种类较多,如艾司唑仑、异丙嗪、米氮平及喹硫平等,不同的药物治疗效果不同 [2]。临床常用以下几种药物 [3,8]

  1. 苯二氮卓类催眠药:有缓解焦虑及抑郁、改善睡眠的功效,常见药物包括地西泮、劳拉西泮、艾司唑仑等,服用后可能会出现头晕、呕吐、抑郁、行走不稳、记忆力减退等不良反应,孕妇禁用。
  2. 非苯二氮卓类催眠药:包括唑吡坦、扎来普隆、右佐匹克隆等药物,可以延长睡眠时间,提高睡眠质量。服用后可能会出现过敏、精神异常、头昏、腹泻、嗜睡等症状,肌无力患者、严重肝肾疾病患者、孕妇、哺乳期妇女、未成年人禁用。
  3. 褪黑素:有改善睡眠质量的作用,常作为保健品。服用后可能会引发内分泌紊乱,导致不孕或性欲下降,肝肾功能不全者、孕妇、未成年人禁用。
  4. 抗抑郁剂:有镇静作用,可改善睡眠。常见药物有米氮平、曲唑酮等。可能会出现嗜睡、过敏、视力模糊、心动过速、腹痛、呕吐等不良反应,对本药过敏者、肝功能严重受损、严重心脏病患者以及未成年人禁用。孕妇、哺乳期妇女慎用。
    由于不同的症状需要选择不同的药物,同时治疗失眠的药物存在一定风险,因此需要在专业医生指导下服药,不可随意调整剂量。

非器质性失眠症需要心理治疗吗?

需要。

失眠症认知行为治疗(CBT-I):本疗法可操作性强,可缓解患者对失眠的失控感,阻断了「怕失眠而失眠」的恶性循环,对形成新的睡眠 - 觉醒节律很有帮助 [9],其疗法主要包括睡眠卫生教育、认知疗法、放松治疗、睡眠限制、刺激控制等 [6]

image

非器质性失眠症可以治愈吗?

本病多可治愈。通过认知生活方式调整和药物等治疗,多数患者可以治愈。

生活

非器质性失眠症患者,在饮食上需要注意什么?

  1. 营养均衡,饮食清淡,可选择蛋类、鱼类、牛肉、菠菜、白菜、苹果等新鲜食物,以补充身体所需能量。
  2. 宜选择有助于睡眠的食物,如睡前可以喝一杯热牛奶。
  3. 尽量避免烟、酒、茶、咖啡等影响睡眠的食物。

非器质性失眠症患者,在生活中应该注意些什么?

  1. 生活规律,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休息,避免熬夜,保证睡眠时间充足,保证卧室内安静无光,必要时可佩戴遮光眼罩。
  2. 适当的运动能够让人睡得更好,醒来时精力更加充沛,每周运动 3~4 次,每次 20~30 分钟,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调整运动类型,最好在早晨或下午运动,不要在睡前运动。
预防

非器质性失眠症可以预防吗?非器质性失眠症怎么预防?

本病可以预防,主要通过改善生活方式来预防,具体方式如下:

  1. 生活中适当放松精神,不要给自己过多的压力。
  2. 尝试找到能帮助自己入睡的方式,如洗热水澡、听舒缓的音乐、喝杯温牛奶等。
  3. 定时睡觉,定时起床,避免白天睡觉或白天睡觉时间太长(午睡时间在30 分钟内) [10]
  4. 规律运动,睡前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兴奋,适度的性生活会有助于睡眠,正常的性生活是一周 2~3 次,每次时间在 10~20 分钟比较合适,但具体情况因人而异。
  5. 尽量避免吸烟、喝酒,晚上不要吃太饱、不喝含有咖啡因的饮料,如咖啡、茶。
  6. 布置合适的睡眠环境,如关灯、合适的温度(室温 20~23 ℃)、安静的环境 [11]
  7. 在困倦时上床休息且不思考复杂的问题,避免清醒时卧床过久。
  8. 通过学习认知行为疗法来调节睡眠,即在专业人员的帮助、指导下,通过改变思维、信念和行为的方法来改变不良认知,达到消除不良情绪和行为的短程心理治疗方法。
参考资料
监制:刘恩茂
[1] 王新源, 潘燕, 李玲, 等. 非器质性失眠症患者外周血清氧化应激因子水平研究[J].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2018, 44(12): 744-747.
[2] 鄢骏, 刘旺林. 艾司唑仑、异丙嗪、米氮平及喹硫平对非器质性失眠症患者疗效的影响[J]. 当代医学, 2020, 26(31): 119-120.
[3] (英)格尔德, (英)哈里森, (英)考恩. 牛津精神病学教科书[M]. 四川: 四川大学出版社, 2010.
[4] 贾建平. 神经病学[M]. 第 9 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8.
[5] 郝伟, 陆林. 精神病学[M]. 第 8 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8.
[6] 陆林, 沈渔邨. 精神病学[M]. 第 6 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8.
[7] 刘帅, 张斌. 《中国失眠障碍诊断和治疗指南》解读[J].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17, 17(9): 633-638.
[8] 何倩柠, 王雪丁, 黄民, 等. 慢性失眠的药物治疗研究进展[J].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2018, 34(15): 1932-1936.
[9] 王东明, 胡明江, 徐清, 等. 标准化认知行为疗法治疗非器质性失眠症对照研究[J]. 中国医学创新, 2018, 15(23):107-111.
[10] 林果为, 王吉耀, 葛均波. 实用内科学[M]. 第 15 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7.
[11] Eric J Olson. 失眠:如何保证充足的睡眠?[OL]. Mayo Clinic.(2021-01). [2022-05-31].https://www.mayoclinic.org/zh-hans/diseases-conditions/insomnia/expert-answers/insomnia/faq-20057824.
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