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结炎
就诊科室:普外科
词条作者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审核专家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简介
症状
病因
诊断
治疗
生活
预防
就诊
丁香医生审稿专业委员会同行评议通过
简介

淋巴结炎是什么病?

淋巴结炎是指致病菌(常见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从皮肤、黏膜破损处或其它感染病灶侵入淋巴系统所引起的淋巴结炎症反应 [1]

根据起病缓急和病程的长短可分为急性淋巴结炎和慢性淋巴结炎。

临床表现包括局部淋巴结肿大、疼痛、发热、皮肤发红等。本病好发于颈部、腋窝、腹股沟、颌下等淋巴结丰富的部位 [1]

本病主要通过使用抗生素治疗。化脓患者还需要接受手术治疗,通过穿刺排脓或者切开引流排脓 [1]

淋巴结炎常见吗?

本病常见,暂无具体流行病学数据 [1]

症状

急性淋巴结炎有哪些症状?

  1. 红肿热痛:可触摸到质地偏韧的淋巴结伴压痛感,肿块周围皮肤还可有红肿表现,皮温升高(与正常皮肤温度相比)[1]
  2. 脓肿表现:感染进一步加重,可出现化脓表现,触摸肿块可有波动感(就像触摸装满水的气球),疼痛感更加明显 [1]

慢性淋巴结炎有哪些症状?

  1. 一般表现:颈部、耳后、颌下、腋窝、腹股沟等浅表区域可触摸到无痛性肿大的淋巴结,质地硬,表面光滑、活动度较大,有时可伴有压痛或胀痛不适。
  2. 急性期表现:当淋巴结炎症波及周围组织时,肿大淋巴结触诊不活动,疼痛加剧,可发展为局部蜂窝织炎,结节上方的皮肤发红,温度升高,有时会有发热并伴有以下症状(寒战、食欲不振、吞咽困难、呼吸急促、颈部僵硬、腹痛等)。

淋巴结炎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1. 菌血症:少量病原菌进入血液循环后,未繁殖或仅较少繁殖,可引起轻微炎性反应,表现为畏寒、乏力、发热等症状。
  2. 脓毒血症:由脓液不能及时排出,经淋巴管、血管流经全身,造成全身感染所致。主要表现为寒战、发热(>38 ℃)、气促、神志不清等症状。
病因

淋巴结炎有哪些病因?

当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等)、病毒(流感病毒等)侵入人体后,会进入淋巴系统,反复或持续刺激局部淋巴结,导致淋巴细胞显著增生,从而引发淋巴结炎 [1]

淋巴结炎有哪些诱发因素?

  1. 免疫因素:免疫力低下时,淋巴屏障防御功能不足,无法抵抗细菌、病毒的侵袭,可诱发本病 [1]
  2. 局部皮肤损害:如头、面、颈部皮肤破溃,致病菌更易从破溃皮肤或黏膜侵入淋巴系统,从而诱发该病。
  3. 疾病因素:当患有上呼吸道感染、皮肤黏膜感染、口腔感染等疾病时,病原体所产生的炎性介质就会间接感染淋巴结,从而诱发本病。
  4. 药物因素:如长期应用激素(如泼尼松、可的松等)、免疫抑制剂(如他克莫司、环磷酰胺等)等可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从而诱发慢性淋巴结炎。

淋巴结炎常见于哪些人群?

淋巴结炎常由于感染致病菌而导致,因此下列相关人群容易患病:

  1. 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如经常熬夜、工作劳累、精神压力大;
  2. 患有其他感染性疾病的人群:当如患有上呼吸道感染、皮肤黏膜感染、口腔感染等疾病时;
  3. 局部皮肤破溃者:如头、面、颈部皮肤破溃;
  4. 滥用药物者:如长期应用激素(如泼尼松、可的松等)、免疫抑制剂(如他克莫司、环磷酰胺等)等。
诊断

淋巴结炎应该看哪个科?

普外科、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淋巴结炎需要做哪些检查?

  1. 体格检查:医生会通过触诊,检查身体各浅表淋巴结,评估其肿大程度、质地及其活动度,是否有压痛,以及局部的皮肤温度。
  2. 血常规检查:用于判断是否存在感染。若白细胞计数正常或轻度升高,C 反应蛋白、血沉等感染指标升高,可明确机体存在感染,辅助诊断本病 [1]
  3. 病原学检查:应用细菌培养或涂片检查,明确有无致病菌感染。若检测到致病菌即可诊断本病,并有助于选取合适的治疗方案。
  4. 影像学检查:包括胸片、超声、CT,可观察到淋巴结形态、大小、累及部位,从而有助于医生对本病的病情进展情况作出准确诊断[2]。
  5. 组织病理学检查:医生对淋巴结进行活检,可准确判断淋巴结性质,从而确诊 [3]

淋巴结炎容易和哪些疾病混淆?

  1. 淋巴瘤:由于两者都会出现淋巴结肿大、发热等症状,故容易混淆。但淋巴瘤出现的肿大淋巴结无压痛感,无原发感染灶,同时伴有盗汗、消瘦、皮肤瘙痒等症状。而淋巴结炎出现的肿大淋巴结有压痛感,存在原发感染灶。可通过淋巴结活检进行鉴别。
  2. 其它恶性肿瘤的淋巴结转移:如甲状腺癌,乳腺癌,胃癌等。因此,若发现肿大淋巴结,及时就医,向医生充分交代病史、症状。医生会安排相应的检查(如影像学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等),以排除恶性肿瘤的可能。
治疗

淋巴结炎如何治疗?

本病一般通过药物治疗控制感染,淋巴结肿大无法消除或肿大明显时可行手术治疗。

  1. 药物治疗:
    1. 抗生素 [1]:常用药物包括青霉素、头孢类抗生素,可抑制细菌生长,控制炎症,缓解症状。不良反应有过敏反应(如荨麻疹)、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腹泻),禁用于对药品成分过敏者。
    2. 解热镇痛药:常用药物为布洛芬,用于控制疼痛和发烧。不良反应有腹痛、头晕、耳鸣等,对本药过敏者、孕妇及哺乳期妇女、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禁用。
  2. 手术治疗:当急性淋巴结炎形成脓肿后,需行脓肿切开引流术,可快速清除脓液,减少炎症反应[1]。但由于是侵入性操作,可能会增加二次感染的风险。

淋巴结炎能治愈吗?

可以治愈。经过及时有效的治疗,患者淋巴结恢复正常,皮肤发红、发热等症状消失 [1]

但少数急性淋巴结炎会迁延不愈,转变为慢性淋巴结炎。故一旦确诊,需积极治疗原发病灶,从而避免淋巴结炎复发。

image

生活

淋巴结炎的患者在饮食上要注意什么?

  1. 限制辛辣刺激类食物(如辣椒、花椒、韭菜、浓茶、咖啡等)的摄入,因辛辣食物可加重炎症反应,致使淋巴结炎反复发作 [4]
  2. 多食用新鲜的水果、蔬菜,如香蕉、苹果、玉米、胡萝卜等,因为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及矿物质,有利于提升机体免疫力,促进身体恢复 [4]

淋巴结炎的患者在生活上要注意什么?

  1. 戒烟戒酒、科学运动(每天慢跑、散步半小时),注意劳逸结合,有助于增强身体抵抗细菌病毒的能力。有充足的休息和睡眠(每天保证 7~8 小时的睡眠),保持良好的免疫防御能力。
  2. 用药需要严格按照医嘱进行,不得擅自改变用药频率或剂量,同时注意医生嘱咐的用药注意事项等。
  3. 注意放松心情,学会自我心理调节,可多听舒缓的音乐,保持精神愉悦。

淋巴结炎需要复查吗?淋巴结炎如何复查?

需要复查。遵医嘱按期复查,手术治疗者一周后复查,药物治疗者一个月后复查。主要是接受超声检查,以评估淋巴结大小,从而明确恢复情况。

预防

淋巴结炎可以预防吗?淋巴结炎如何预防?

  1. 减少激素(如泼尼松、可的松等)、免疫抑制剂(如他克莫司、环磷酰胺等)等的使用,若不得不用,则应遵医嘱服用。
  2. 皮肤破损者应清洁伤口,做好创面保护,以免造成致病菌的感染。
  3. 日常生活需作息规律,劳逸结合,从而提高自身免疫力,增强对疾病的抵抗力。
  4. 患有感染性疾病(如呼吸道感染、皮肤黏膜感染等)的人群,要积极治疗原发病,避免感染扩散波及淋巴结。
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