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额窦炎是指额窦处的黏膜发生化脓性炎症 [1],常继发于急性鼻炎,可分为急性和慢性。
本病主要表现为特征性头痛,开始为全头痛或眶上神经痛,后局限到前额部。头痛呈规律性发作,晨起后头痛,逐渐加重,中午最剧烈,午后逐渐减轻,夜晚完全消散。患者还可能出现流涕、嗅觉障碍、鼻塞等症状 [1]。
本病可通过药物和手术等方式治愈,但慢性额窦炎常反复发作。
额窦是鼻窦的一部分,是鼻腔周围的含气骨腔,一般两侧对称排列 [1]。
本病常见,目前暂无流行病学数据。
根据病程可分为 [2]:
不会。
出现鼻塞、流涕、嗅觉障碍、前额部疼痛等症状时,应前往医院就诊。
额窦炎易和急性鼻炎、各个鼻窦的炎症(比如上颌窦炎、筛窦炎、蝶窦炎)等混淆 [1]:
耳鼻喉科。
药物治疗:
抗生素:适用于急性额窦炎的患者,可及时控制感染,防止发生并发症。
选用抗生素最好依据鼻内分泌物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而定,在未得到确切的检验依据前,医生一般会选用针对化脓性球菌(肺炎链球菌、溶血链球菌等)和杆菌(流感嗜血杆菌等)有效的抗生素,如阿莫西林或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长时间使用药物可有恶心、呕吐、腹泻等不良反应,对本类药物过敏者、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患者、淋巴瘤患者等人群禁用。
鼻用糖皮质激素:鼻用糖皮质激素具有强大的抗炎、抗水肿效应,无论病因是感染性还是变态反应性(机体对一些物质过于敏感,如动物皮毛、花粉等)的,病变范围轻还是重,局部糖皮质激素都可作为主要药物。本病患者常规会使用糖皮质激素喷雾治疗(比如糠酸莫米松鼻喷雾等),来控制鼻窦黏膜的炎症及水肿。不良反应包括头痛、鼻灼热感等。
抗组胺药物:可用于存在过敏因素的患者,有助于减轻鼻黏膜的水肿程度。常用药物有西替利嗪、氯雷他定等,长时间用药可有口干、头痛、恶心等不良反应。对本品过敏者、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等禁用。
减充血剂:能够减轻炎症所致的充血和水肿。长期使用鼻腔减充血剂会对黏膜纤毛系统的形态与功能造成破坏,尤其是羟甲唑啉,麻黄碱等,因此需在医生指导下根据不同的病情酌情使用,一般不超过七天。
黏液稀释剂:如桉柠蒎肠溶胶囊、标准肠溶桃金娘油等,可稀释脓性分泌物,恢复黏膜纤毛的活性,有利于分泌物的排出和改善鼻腔黏膜环境的作用。不良反应轻微,偶有胃肠道不适(恶心、呕吐等)及过敏反应(皮疹、面部浮肿等),对本品过敏者禁用。
手术治疗:
鼻内镜额窦手术:适用于经常剧烈头痛、慢性额窦炎反复急性发作、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其目的是切除不可逆的病变,实现鼻腔鼻窦通气引流的重建 [1,2]。
鼻腔冲洗
:适用于鼻涕过浓的患者。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自行使用鼻腔冲洗器冲洗鼻腔,清除鼻腔内分泌物,进而改善鼻腔黏膜的微循环,以达到治疗的目的。冲洗液可选择生理盐水等 [2]。
物理治疗:比如局部热敷、超声雾化等。适用于急性额窦炎的患者。此类治疗可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炎症消退等 [1]。
可以治愈。
急性额窦炎患者可在短时间(两周内)内治愈,慢性额窦炎患者则可通过手术等方式治疗后治愈。
本病没有特殊的饮食禁忌,饮食宜清淡,不宜食用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如辣火锅、葱、姜等,以免影响病情恢复 [3]。
额窦炎是可以预防的,具体预防措施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