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发性心肌炎
就诊科室:心血管内科
词条作者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审核专家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简介
症状
病因
诊断
治疗
生活
预防
就诊
丁香医生审稿专业委员会同行评议通过
简介

暴发性心肌炎是什么?

暴发性心肌炎是心肌炎「加心肌炎超链接」最为严重和特殊的一种类型,其病因包括感染(如肠道病毒)、自身免疫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药物毒性(如青霉素),其中病毒感染是最常见的原因 [1]

本病起病急且病情发展迅速,可在短时间内(1~3 周)出现多个系统受累的表现(如气短、呼吸困难、咯粉红色泡沫痰、瘀点瘀斑等),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早期病死率高。

暴发性心肌炎常见吗?

暴发性心肌炎不常见。本病在各年龄均可出现,但多发生于平日身体健康的青壮年人群(一般指 20~45 岁)[1]

症状

暴发性心肌炎有哪些症状表现?

  1. 病毒感染的前驱表现:如发热(体温超过 37.3 ℃)、乏力、鼻塞、流涕、咽痛、咳嗽、腹泻、食欲下降等表现。
  2. 心肌受损表现:如气短、呼吸困难、胸闷或胸痛、心悸、 头昏、极度乏力、食欲明显下降等症状。
  3. 其他系统表现
    1. 心肺功能障碍:可表现为严重的呼吸困难、端坐呼吸(需要采取坐位或半卧位,平卧后呼吸困难会加重)、咯粉红色泡沫痰等。
    2. 皮肤表现:可出现皮肤湿冷、苍白、发绀(口唇、面部、指端等部位青紫)、瘀点瘀斑等。
    3. 其他表现:焦虑不安、大汗、意识障碍(意识不清、昏迷等)、少尿(24 小时尿量少于 400 ml 或每小时尿量少于 17 ml)或无尿(24 小时尿量少于 50 ml)等 [1]

暴发性心肌炎可能会引发哪些并发症?

  1. 脑损伤:暴发性心肌炎患者容易发生血液循环不足,若脑部血液供应减少,可引发脑损伤。可表现为头痛、神情淡漠、嗜睡、昏迷等。
  2. 下肢动脉缺血:患者在下肢动脉置管期间,可能出现下肢动脉缺血。可表现为局部皮肤苍白或青紫、皮温下降,肢体麻木等 [1]
病因

暴发性心肌炎常见的原因有哪些?

本病是由于心肌细胞受到攻击而导致的损伤性表现,其主要危险因素如下:

  1. 感染因素:如病毒感染、细菌感染、真菌感染、原虫感染、立克次体及寄生虫感染。其中病毒感染是最常见的原因,包括肠道病毒、腺病毒、巨细胞病毒、EB 病毒和流感病毒等。这些病原菌可以直接对心肌细胞造成损伤,还可以引起机体的免疫系统发生异常,从而导致全身多处器官(如肺部、皮肤等)受损。
  2. 免疫相关性因素:可由过敏原,如花粉、螨虫、动物等,这些物质可能会引发机体出现异常的免疫应,从而造成心脏等部位受损。
  3. 其他因素:服用青霉素、磺胺、环磷酰胺、阿霉素等药物,或接触重金属(铅、汞)、虫蛇咬伤、射线后,也可能对心脏造成直接的损害,或者引发异常的免疫反应 [2]

暴发性心肌炎常见于哪些人群?

  1. 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如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等人群,机体抵抗外界病毒的能力较弱,若受到病毒攻击,更易患本病。
  2. 长期服用某些药物的人群:如青霉素、磺胺、环磷酰胺等,若长期服用,可能会导致自身免疫受损,从而增加本病的发生机会。
  3. 长期接触某些有害物质的人群:如与铅、汞等物质长期接触的工作人员、放射科的工作人员等,如果长期接触有害物质,可增加心肌细胞损害的机会。
诊断

暴发性心肌炎在确诊时需要进行哪些检查?

  1. 心脏检查:通过心脏检查,可以帮助医生查看患者心脏的基本情况,如心脏收缩的能力、心音有无异常。
  2. 心电图:本病患者超 90% 以上会出现异常的心电图改变,由于损伤部位及程度不同,心电图改变的样式也不同。常见心电图表现有窦性心动过速 、频发房性早搏、室性早搏等表现 [1]
  3. 心肌标志物检测:血清肌钙蛋白可作为心肌炎早期诊断标志。本病患者几乎都会出现肌钙蛋白水平升高。水平越高,心肌损伤程度越重,病情越重。
  4. 超声心动图:是本病首选的影像学检查,可通过此项检查明确心脏的大小、心室厚度、收缩能力等。并且有助于排除非炎性心脏病,如心瓣膜疾病、肥厚型心肌病等。
  5. 病原学检测:属于辅助检查,主要用来寻找病因,且有助于确定治疗方案。若为病毒感染,检测结果可显示病原菌,常见病毒包括柯萨奇病毒、肠道病毒、流感病毒等。
  6. 心内膜心肌活检:可用于明确诊断,但由于该检查为有创检查,引发感染的风险较高,一般不作为常规检查。急性期不推荐进行,在患者病情稳定后且治疗效果差时可进行 [2]
治疗

暴发性心肌炎应该去哪个科室就诊?

心内科、急诊科。

  1. 若出现气短、呼吸困难、胸闷或胸痛、心悸等表现,建议及时到心内科就诊。
  2. 若出现呼吸困难,甚至休克(脸色苍白、四肢冰凉、出冷汗、血压下降)等表现,需及时到急诊科就诊。

暴发性心肌炎应该如何治疗?

  1. 一般对症及支持治疗:
    1. 休息:绝对卧床休息,减少探视和干扰,避免情绪刺激与波动。
    2. 氧气:呼吸困难时需吸入氧气,如鼻导管、面罩,必要时使用呼吸机。
    3. 降温:高热时可进行物理降温,如使用温水擦浴、冰敷等。
    4. 静脉补液:使用磷酸肌酸、辅酶 Q10、曲美他嗪等药物,有助于改善心功能;使用维生素 C、A、D、E 等,可满足机体所需的维生素;使用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泮托拉唑等,可防止应激性溃疡和消化道出血。
  2. 抗病毒治疗:本病所有患者均需在早期联合应用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常用药物包括奥司他韦、帕拉米韦、阿昔洛韦、干扰素等。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药物选择。
  3. 免疫调节治疗:
    1. 糖皮质激素:主要作用是减少过敏反应,控制局部炎症和消除水肿等。常用药物有甲泼尼龙、地塞米松等。用药时应严格按照医生嘱咐的剂量及次数,并注意监测各项生命体征(如呼吸、脉搏、血压等)。
    2. 免疫球蛋白:主要作用是参与免疫防御和调节、预防和减轻水肿、保护心肌细胞、维持机体营养平衡等 [1]

image

暴发性心肌炎患者需要住院治疗吗?

需要。具体住院时间根据患者的病情而定。

暴发性心肌炎患者出院后是否需要复诊?

需要。建议出院后第一个月、三个月、六个月、每年或按需进行复诊。复诊主要是为了进行心脏功能的评估,主要的项目包括心电图、超声心电图、心脏核磁共振等 [3]

生活

暴发性心肌炎患者在生活中需要注意什么?

  1. 保持心情开朗,情绪稳定。
  2. 吸烟者戒烟,同时避免吸二手烟。
  3. 注意天气变化,天冷注意增加衣物,避免受凉。
  4. 减少去人群密集处,外出时佩戴口罩,防治感染加重。
  5. 不要用力排便,便秘者可遵医嘱使用药物。
  6. 出院 3~6 个月后可考虑恢复部分或全部轻体力工作,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以不出现气促、胸闷为宜。

暴发性心肌炎患者在饮食上需要注意哪些?

  1. 注意少量多餐,以清淡饮食为主。烹饪时少放盐(建议每人每日食盐摄入量应 < 5 g ,大约是一啤酒瓶盖的量),少用含盐高的调料(如酱油、味精、番茄酱等),尽量不吃腌制菜、腌制肉 [4]
  2. 进食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和鱼虾等,可以促进心肌细胞修复。
  3. 避免辛辣刺激(如麻辣食品、酒精等),切勿暴饮暴食,以免加重心脏负担 [5]
预防

暴发性心肌炎如何预防?

  1. 前往人群密集处做好预防,如佩戴口罩、勤洗手,避免病原菌感染。
  2. 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人群,需积极接受治疗。
  3. 服用药物时,密切观察自身情况,发现不适立即就诊。
  4. 平时要保持良好的睡眠(建议每天八小时)和休息,避免劳累,以免机体免疫力下降。
  5. 平时选择适合自己的体育锻炼,建议每周 3~5 次,每次 30 分钟以上。
  6. 减少接触铅、汞等物质,因工作需要者建议做好防护,如穿防护服等。
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