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乳腺癌是指乳房的腺体或导管上皮细胞发生癌变,出现的恶性肿瘤。而早期乳腺癌指的是病变组织处于早期状态,即乳房肿块小于两厘米,且无腋窝及远处器官转移[1]。乳腺癌的确切发病原因不明,可能与雌激素水平过高、电离或射线、遗传、饮食、肥胖、精神压力等因素有关。
早期乳腺癌由于症状表现不明显,容易被忽略。患者常因无意触摸到小肿块而就诊。此外,有些患者还可能出现乳头溢液、乳房胀痛等症状。
手术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主要方法,此外根据手术方式、术后病理报告,部分患者还会用到放疗、内分泌治疗等方法[2]。
随着医学的进步,早期乳腺癌患者的生存率有了明显提高。经过规范化的综合治疗,多数患者可得到治愈,能够以良好的生存状态长期生存。
本病常见。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乳腺癌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在全国肿瘤登记地区,每年新发病例 545.29/10 万,即约 183 人中就可能有一人新发乳腺癌[3] 。其中每 100 个乳腺癌患者中,有 1~2 人是男性[4]。
由于人们对乳腺癌筛查的意识逐渐增强,早期乳腺癌的发现比例已大幅提高。
早期乳腺癌一般无明显症状,大部分患者是因为触及肿块而无意发现的:
早期乳腺癌的确切发病原因不明,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激素:与人体暴露于雌激素的时间和雌激素的水平有很密切的关系。
第一次月经时间过早(初潮时间 ≤ 12 岁)[1]、绝经晚(年龄 ≥ 55 岁)[1]、从未生育或者生第一个孩子时年龄超过 30 岁,不哺乳或哺乳时间过短都会增加人体雌激素暴露时间,导致患病风险升高;
此外,长期使用避孕药、激素替代治疗(因体内激素水平下降,通过药物补充,以维持身体的激素平衡)等,导致体内激素水平升高,也会增加患病的风险[1]。
电离或射线:胸部多次受到过电离或射线,比如 X 射线、γ 射线照射的人,会增加患本病的风险[1]。
遗传:本病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若家族中有人患此病,那么其直系亲属(如女儿、姐妹)患病的风险增高[5]。
疾病:本身患有乳房良性疾病,如乳腺囊肿、乳腺导管扩张等,容易导致乳腺正常组织紊乱,可增加患病的风险。
肥胖:肥胖会影响乳房组织内雌激素浓度,导致发病几率增高,绝经后女性尤为明显[1]。
生活:有饮酒、吸烟史的人群,长期高脂饮食,可能增加雌激素的分泌,从而增加患病风险。
精神:长期处于悲伤、焦虑、烦恼、疲惫等不良情绪中,容易导致内分泌功能紊乱,刺激乳腺,诱发本病[1]。
一般情况下,医生通过体格检查的异常表现,同时结合超声、乳腺钼靶 X 线检查、磁共振检查、病理活检等,可明确诊断。
早期乳腺癌主要采用手术切除病灶,然后根据需要,决定是否进行药物、放射等综合治疗[2]。
手术治疗
内分泌治疗:作为一种辅助方法,可以帮助减少复发和死亡的风险。常用药物包括他莫昔芬、阿那曲唑、来曲唑、氟维司群等,部分内分泌治疗药物可能引起阴道分泌物增多、阴道萎缩、子宫内膜癌等副作用,因此需在医生指导下用药,并定期完善相关体检 。
放射治疗:通过局部放射治疗,清除残留的病灶,以降低复发率。
经积极有效的综合治疗后,多数患者能够得到治愈,且恢复良好[5]。但如果未能及时发现、治疗,可导致癌细胞转移、病情恶化,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寿命。
早期乳腺癌应去甲乳外科或肿瘤科就诊。
如果经过检查没有发现身体有乳腺癌的病灶,血清中的肿瘤标记物大致在正常范围内,自身感觉良好,便意味着抗癌胜利。在生活和饮食中有以下注意事项[6]:
为防止复发,除了积极配合治疗,保证生活、饮食外,患者一定要坚持定期复查[5]:
在任何时间,如果出现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疲乏、骨痛,或摸到腋窝或其它部位有肿大的淋巴结,都应及时就诊,无需等到复查时间。
虽然早期乳腺癌的确切发病原因不明,但是通过以下方式,可有效预防疾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