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肿物
就诊科室:皮肤科
词条作者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审核专家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症状表现
缓解方式
就诊判断
潜在疾病
丁香医生审稿专业委员会同行评议通过
症状表现

皮肤肿物的典型表现有哪些?

皮肤肿物的典型表现与肿物的性质有关,对于良性肿瘤一般表现为隆起或者突出皮肤表面的一些小包块、也可以是扁平或者略微隆起的小丘疹;对于恶性肿瘤可以表现为呈浸润状的红斑结节或者包块,皮损可出现溃疡或者糜烂。

  1. 皮肤良性肿物。主要包括色素痣、皮脂腺痣、血管瘤、皮肤纤维瘤以及疤痕疙瘩等等疾病。

    • 色素痣主要表现为突出或者略微隆起的小丘疹,可以呈乳头状、疣状,表面光滑。
    • 皮脂腺痣典型的症状是呈圆形或者卵圆形的斑块,边缘不整齐,好发于头面部。
    • 血管瘤典型症状为略高于皮肤表面的红色或者淡红色的斑疹。
    • 皮肤纤维瘤典型症状为圆形或者卵圆形的结节,质地坚硬,其上方可与表皮粘连,下方则可自由移动。
    • 疤痕疙瘩主要表现为高出皮肤表面的红色丘疹,可向外生长,局部可有触痛感。
  2. 皮肤恶性肿物。主要见于基底细胞癌、鳞状细胞癌等等。

    • 基底细胞癌的典型症状是蜡样或者灰白色的小结节,质地坚硬,局部可出现溃疡。
    • 鳞状细胞癌的典型症状是突出皮肤表面呈菜花状或者其他不规则形状的肿物,可形成溃疡,甚至伴有恶臭。

皮肤肿物的高发人群有哪些?

皮肤肿物的高发人群,包括有家族遗传史、长时间接受紫外线照射、免疫力低下、反复接触化学性致癌物质以及患有慢性皮肤病[1]

  1. 有家族遗传史的人群。皮肤肿瘤具有一定的家族遗传性,如白化病、着色性干皮病等此类人群皮肤癌发生概率较高。
  2. 长时间接受紫外线照射的人群。紫外线会对皮肤造成刺激,当受损后尚未修复的对皮肤细胞的 DNA 损伤触发突变,易诱发皮肤肿物。
  3. 免疫系统疾病的人群。例如红斑狼疮、寻常狼疮等系统免疫性疾病人群,身体免疫力紊乱,对疾病或者其他感染的抵抗力会降低,皮肤肿物发生概率比普通人更高。
  4. 反复接触化学性致癌物质的人群。由于长时间接触一些容易致癌的化学物,例如砷、多环芳香族碳氢化合物等,皮肤长期暴露于化学致癌物,改变了皮肤细胞 DNA 的结构,容易诱发鳞状细胞癌。
  5. 长期患有慢性皮肤病的患者。慢性皮肤病患者若病情控制不当,皮肤会长期受到炎性因子的刺激,可能诱发皮肤发生肿瘤病变。

皮肤肿物很常见么?

皮肤肿物属于比较笼统的一种说法,包括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两大类,在临床中比较常见。

  1. 皮肤良性肿瘤。该类肿瘤种类繁多,例如色素痣、先天性血管畸形、皮肤纤维瘤、汗管瘤以及皮肤损伤后出现的疤痕疙瘩等,这类肿瘤对身体一般不会造成严重影响,在治疗方面主要以激光等物理治疗和手术切除治疗为主。
  2. 恶性皮肤肿瘤。该类肿瘤在临床中的种类也较多,主要包括黑色素瘤、鳞状细胞癌、基底细胞癌等。这类肿瘤对身体会造成严重的影响,需要尽早进行手术治疗,同时可能需要辅以化疗、放疗或者其他辅助治疗(如光动力治疗、冷冻治疗等)。

皮肤肿物会传染么?

皮肤肿物是一种皮肤疾病,与多种内外因素刺激有关,不具有传染性,不会在人与人之间传染。

皮肤肿物有哪些不同的类型?

皮肤上肿物的类型从不同的维度去看,可以有很多不同的分类。以下是一些主要的分类方式:

  1. 良性肿物,如血管瘤、色素痣、疤痕增生导致的皮肤肿物、老年疣、基底细胞乳头状瘤等等。
  2. 恶性肿物,如恶性黑色素瘤、原发性皮肤T细胞淋巴瘤、基底细胞癌、鳞状细胞癌、默克尔细胞癌等。
  3. 其他皮肤肿物,如光化性角化病等。
缓解方式

有皮肤肿物如何缓解症状?

有皮肤肿物时,缓解症状的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以及其他必要的辅助治疗等。

  1. 药物治疗。对于基底细胞癌等恶性肿瘤,可以局部外用咪喹莫特乳膏、维 A 酸霜、5-氟尿嘧啶软膏等局部治疗。局部出现溃疡或者糜烂时,可以外用抗生素软膏,例如莫匹罗星乳膏、红霉素软膏等。
  2. 物理治疗。主要包括激光治疗和冷冻治疗,主要适用于一些皮肤的良性肿瘤,例如皮肤色素痣、先天性血管瘤、汗管瘤以及皮肤纤维瘤等。
  3. 手术治疗。手术切除是治疗皮肤肿瘤的一个最常用、最有效的方式,适合用于皮肤恶性肿瘤以及癌前皮肤肿瘤。
  4. 其他辅助治疗。对于恶性肿瘤在手术治疗后需要同时辅以化疗、放疗。

在日常生活中,皮肤肿物的患者需要注意什么?

在日常生活中,患有皮肤肿物的患者需要注意的事项较多,包括加强护理、加强营养、按时用药以及定期复查等。

  1. 加强护理。注意做好防晒处理,避免长时间的暴晒。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和饮食习惯,适当的运动,戒烟戒酒。保持局部皮肤的清洁,避免过多的刺激和搔抓。
  2. 加强营养。做到营养均衡,多服用一些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有助于增强机体的免疫力。
  3. 按时用药。严格按照医嘱进行用药治疗,出现不适症状时及时就诊。
  4. 定期复查。对于皮肤表面的一些肿瘤,为了防止恶变,一定要定期的复查,特别是肿瘤出现异常生长或者形态异常改变时,一定要及时就诊。

image

就诊判断

皮肤肿物在怎样的情况下需要就诊?

皮肤肿物在影响美观、体积过大、生长速度过快或者形态出现异常改变时,需要及时就诊。

皮肤良性肿瘤对身体不会造成严重的影响,所以一般以观察为主。当皮肤良性肿瘤在影响美观的情况下,可以到正规医院的皮肤科或者美容科就诊,并进行相关的治疗,例如药物治疗、激光治疗、冷冻治疗,以及手术治疗等。

皮肤肿物体积过大或者突然出现生长速度过快、形态呈刺状、菜花状改变时,需要考虑恶变的可能,这种情况下需要及时到正规医院的皮肤科或者肿瘤科就诊,完善相关的检查,必要时及时进行手术治疗。

皮肤肿物就诊应挂哪些科室?

皮肤肿物就诊可以选择皮肤科或者肿瘤科。

皮肤肿物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皮肤肿物的常见发病原因有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紫外线照射、自身免疫异常以及电离辐射等[1]

  1. 遗传因素。属于先天性因素的范畴,与家族遗传史有关。
  2. 环境因素。对于所处环境比较恶劣的人群,如所处环境中需要长时间接触化学性的致癌物质者,患皮肤肿物的可能性更高。
  3. 紫外线照射。对于长时间暴晒的人群,由于紫外线会对皮肤的正常生理功能造成破坏,从而容易诱发皮肤肿物疾病。
  4. 自身免疫力低下。自身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容易受到一些外在因素,尤其是紫外线、环境因素的影响而诱发皮肤肿瘤。
  5. 电离辐射。对于从事X光检测的人员,由于长时间接受大剂量 X 线照射,患皮肤肿瘤的可能性会更高。

皮肤肿物患者去医院就诊,需要做哪些准备?

皮肤肿物患者去医院就诊时,需要做的准备工作相对较少,主要保持心情放松、保持患处皮肤清洁、暂停可能影响疾病判断的药物以及保持空腹等。

  1. 保持心情放松。心情是影响疾病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能够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于紧张,有利于叙述病情和使医生了解病情。
  2. 保持患处皮肤清洁。注意卫生,保持局部皮肤的清洁和干燥,这样更有利于医生的检查和治疗。
  3. 避免使用可能影响疾病判断的药物。对于一些含有色素或者其他具有腐蚀性的药物,在使用后可能会影响医生对疾病的判断,例如红药水、紫药水等。
  4. 保持空腹。保持空腹的目的是为了配合医生完成一些必要的检查,例如血液生化检查等。

由于肿瘤发病部位不同、性质不同,所需要准备的事项也会有一定的差异,具体情况请咨询当地的医疗机构。

皮肤肿物患者去医院就诊需要做哪些检查?

皮肤肿物患者去医院就诊时需要进行的检查项目较多,除了血常规、C-反应蛋白、尿常规等常规检查之外,还包括肿瘤标志物、CT 检查、磁共振检查、B 超检查以及病理切片检查等[3]

  1. 血常规、C-反应蛋白、尿常规等常规检查,对于排除一些感染性疾病有很好的作用。
  2. 肿瘤标志物检查也称之为肿瘤标记物检查,对于确定皮肤肿物的性质以及肿物的位置有很高的价值。
  3. CT 检查、磁共振检查、B 超检查等检查,对于明确皮肤肿物的类型以及其内部血流情况,具有很高的价值。
  4. 病理切片检查是取病变部位的组织制成病理切片,并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结构形态的一种方法,也是诊断皮肤肿物的金标准。

由于不同医院的条件不同,所能进行的检查项目也会有一定的差异,具体情况需请医生面诊,并选择最佳的检查方式。

皮肤肿物患者去医院就诊一般需要做哪些治疗?

皮肤肿物患者去医院就诊时,一般需要做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以及手术治疗等。

  1. 药物治疗:主要包括抗炎治疗或抗肿瘤治疗等。

    • 抗炎治疗主要适用于一些明确有细菌性感染的皮肤肿物,例如局部外用莫匹罗星、口服阿莫西林胶囊等抗生素等。
    • 抗肿瘤治疗主要是外用一些具有抗肿瘤或者免疫调节剂治疗,例如 5-氟尿嘧啶乳膏、咪喹莫特乳膏等。
  2. 物理治疗:主要包括激光治疗和冷冻治疗,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皮肤表面的一些良性肿瘤,而且具有见效较快、操作简单等特点。

  3. 手术治疗:主要适用于一些肿物较大、癌前病变,以及早期的恶性皮肤肿瘤等。

  4. 综合治疗:如果患者出现皮肤恶性肿物,病情比较严重,病灶已经向远处转移,可能不适合进行手术治疗,可能需要进行放射治疗、化学药物治疗、生物靶向治疗等综合治疗。

由于疾病的类型不同,治疗方案不同,具体情况需请医生面诊,并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

皮肤肿物患者去医院就诊,经常会被医生问到哪些问题?

皮肤肿物患者去医院就诊,经常会被医生问到的问题包括:发病时间、具体症状以及伴随症状、治疗情况、既往病史等。

  1. 发病时间:患者可能会被问及具体的发病时间,医生从患者的回答中可以对病情作出判断。
  2. 具体症状以及伴随症状:可能会被问及皮肤肿物的大小、形状、瘙痒感、疼痛感、皮肤破损、烧灼感等具体症状以及发热、身体不适感、远处转移病灶等伴随症状。
  3. 治疗情况:需要被问及曾经具体的药物应用,是否进行过物理治疗、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化学药物治疗等具体治疗情况。
  4. 既往病史:可能需要被问及既往是否患有高血压病、糖尿病、遗传病等各种病史。

皮肤肿物能被治愈么?

大部分良性皮肤肿物,经过积极有效的治疗后,治愈的可能性比较大。
而恶性皮肤肿物可能会出现远处转移病灶,在进行积极有效的治疗后,可能会使病情得到一定改善,但是很难达到治愈的效果,病情容易复发。

潜在疾病

皮肤肿物可能与哪些疾病有关?

皮肤肿物可能与良性皮肤肿瘤、恶性皮肤肿瘤、其他感染性肿物等疾病有关[2]

  1. 良性皮肤肿瘤。常见的疾病主要包括皮肤色素痣、皮肤脂肪瘤、汗管瘤、皮肤纤维瘤、血管瘤等。这种类型的疾病在治疗方面主要是以观察为主,也可以给予物理治疗,必要时可以行手术治疗。
  2. 恶性皮肤肿瘤。常见的疾病主要包括皮肤基底细胞癌、皮肤恶性黑素瘤、皮肤鳞状细胞癌、Bowen 病等。这种类型的疾病在治疗方面主要以手术为主,同时辅以化疗、放疗等辅助治疗。
  3. 其他感染性肿物。常见的疾病主要包括皮肤疖肿、痈、蜂窝组织炎等。这种类型的疾病在治疗方面主要以抗炎为主,必要时可以辅以手术切开引流治疗。

由于疾病类型较多,具体情况需要请医生面诊,并完善相关的检查,尽早明确病因。

如何预防皮肤肿物?

预防皮肤肿物无特殊确定有效措施,可以从皮肤管理、及时处置其他部位感染等方面来着手考虑。

皮肤肿物包括良性肿瘤、恶性肿瘤和皮肤感染性肿块。前两者属于细胞异常增殖性疾病,其根本原因是基因缺陷,也可能与所处环境的污染和皮肤反复受到不良刺激有关,预防上应做好两点:

  1. 做好皮肤管理。做好个人卫生,对于皮肤表面的异常病变,尽早就诊,早期干预治疗,可能可以预防皮肤肿物的发生。
  2. 做好皮肤感染处理。皮肤感染性肿块主要是细菌感染引起。其感染的细菌来源可能是局部的皮肤破损或者毛囊受到病原体侵犯引起的,也可能是血源性感染。因此皮肤破损后及时清洁消毒,其他部位感染后及时抗感染治疗,都是有助于预防皮肤感染性肿物的发生。
参考资料
监制:刘恩茂,张欣雨
[1] 瘳松林. 皮肤肿瘤病理学和遗传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
[2] 张丽超, 杨秀敏. 易误诊的皮肤肿物临床和病理表现分析[J].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14(9):2.
[3] 刘毅. 皮肤肿瘤治疗学[M].北京: 人民军医出版社,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