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肉松弛
就诊科室:神经内科
词条作者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审核专家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症状表现
缓解方式
就诊判断
潜在疾病
丁香医生审稿专业委员会同行评议通过
症状表现

什么是肌肉松弛?

肌肉松弛指的是肌肉的紧张度减低从而导致的肌肉发软现象。

肌肉松弛主要是因为肌肉变弱,可因失神经支配,如截瘫或神经损伤,从而引起肌肉无力、废用性萎缩(指部分肌肉因长期没有得到使用和锻炼而出现萎缩)导致松弛;也可由于骨关节炎引起的疼痛导致关节周围肌肉活动受限和松弛,需根据不同的原因进行相应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肌肉松弛的典型表现都有哪些?

肌肉松弛的典型表现很多,总体来说就是各种原因导致的身体肌肉出现变软的症状。肌肉松弛在临床上通常表现为肌肉失去正常丰满度,肌肉无力,并会出现握力松弛的现象。

如果患者肢体主动活动或者被动活动时会发现身体的运动阻力非常小,同时由于运动阻力小,关节正常范围增大,甚至超过正常范围。这也提示肌肉的力量和硬度都在降低,甚至不能对关节进行有效的保护。

肌肉松弛的高发人群有哪些?

肌肉松弛的高发人群主要是老年人,缺乏锻炼者,营养不良者等人群。

  • 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人体的逐渐衰老,老年人群的肌肉含量逐步下降,身体的肌肉弹性也会降低,逐渐松弛无力。
  • 缺乏锻炼者:缺乏锻炼者肌肉会逐渐变得松弛甚至下垂,在突然剧烈活动时可能会出现明显的肌肉疼痛。
  • 长期营养不良者:身体缺乏蛋白质而导致肌肉体积缩小,肌肉变得松弛无力。

此外,还有罹患神经肌肉疾病的患者,可能会出现肌肉松弛的症状。

肌肉松弛说明人体哪些器官或系统出现了问题?

肌肉松弛可能说明人体以下的器官或系统出现了问题:

  1. 消化道器官的问题导致患者长期营养不良,慢性胃炎,胃溃疡,胆管炎都可能会造成消化吸收的问题,尤其要是缺乏了优质蛋白质的饮食,会很快导致肌肉松弛。
  2. 人体衰老、缺乏锻炼等全身系统性原因也可导致皮下脂肪的减少和肌肉松弛,使肌肉变软,甚至会随着皮肤的松弛而重力下垂。
  3. 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和其他疾病导致神经损伤,可导致肢体肌肉失神经支配,肌肉也将处于松弛状态,或伴有肌肉无力,萎缩等症状。比较少见的还有一些肌营养不良等肌肉病患者也会有肌肉松弛的症状。
  4. 长期反复的外部美容塑形医美手段等刺激会导致皮下肌肉受损,拉皮手术、注射肉毒素除皱医美手段操作不当很可能会导致肌肉僵硬,也可能会导致肌肉纤维断裂和溶解,肌肉松弛。
缓解方式

日常生活中,肌肉松弛可以通过哪些方式改善?

在日常生活中,肌肉松弛可以通过以下家庭缓解方式来改善[1]

首先,出现了肌肉松弛应该注重蛋白质的摄入,营养均衡,营养不良可能加重肌肉松弛。

其次,应该进行适当的力量训练,比如一只手拿着一瓶矿泉水,每天举起手臂数十次到百次,充分锻炼手臂肌肉。具体可咨询您的康复科医生。

第三,系统全面的有氧训练,人作为一个整体就像一台机器,只有每天经过必要的锻炼,才能使身体的每个部位都处于充分的活动状态,肌肉才会慢慢变得紧致,全身肌肉才能逐渐改善。

image

就诊判断

肌肉松弛在怎样的情况下需要就诊?

肌肉松弛如果是以下病理情况是需要就诊的。

  1. 关节病变:病变导致关节疼痛,使关节无法正常运动,长时间之后肌肉废用从而出现松弛消瘦时;
  2. 神经病变:如严重颈椎病或严重腰椎间盘突出症压迫局部神经,出现颈肩痛、腰痛、麻木、肌肉松弛无力等情况时;
  3. 颅内病变:若患者确诊了颅内脑梗死和脑出血,因病变受压神经受损造成瘫痪,肌肉组织松弛时。

以上的情况可通过规范诊治改善肌肉松弛症状。如果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肌肉含量减少,体积减少导致的肌肉松弛且对正常生活没有影响,可以自己进行适当活动和补充营养来延缓肌肉松弛的发展。如症状明显,尤其是合并有肌无力、萎缩等,有必要到去就诊,查找其他可治疗的病因。

肌肉松弛就诊应挂哪些科室?

肌肉松弛的患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挂神经内科、营养科、神经外科、普通外科等,如果是面部肌肉松弛也可以挂整形美容科。

肌肉松弛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肌肉松弛的常见原因如下:

  1. 生理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肌肉含量减少,体积减少,很多人在老年会出现肌肉松弛[2]
  2. 饮食原因:当人体蛋白质含量不足时,就会出现肌肉松弛和缺乏弹性;
  3. 肌肉关节病损:如肌炎、代谢性肌病,关节炎和肌营养不良等会导致肌肉松弛,这类患者常有肌肉无力、肌肉疲劳、肌肉压痛萎缩等表现;
  4. 神经病变:脑血管病、脑部肿瘤等会导致肢体局部瘫痪和废用性肌肉萎缩,导致肌肉松弛;严重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等疾病会压迫神经,影响局部肌肉力量。此外,当神经根炎、神经节炎、神经丛炎、神经炎和周围神经炎累及运动神经时,可导致相应的神经支配的肌肉出现萎缩、松弛和虚弱。

肌肉松弛去医院就诊需要做哪些检查?
肌肉松弛去医院就诊需要做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后者主要包括肌电图和生化检查等。

  1. 最直观的是测量肌肉体积,包括触摸,可以用卷尺比较的两侧肢体肌容积肉状态;除了肌肉萎缩,许多肌肉松弛患者还会伴有肌力下降,可以通过徒手肌力测查来进行粗略检测;
  2. 肌电图检查,这是临床鉴别一系列神经肌肉疾病引起的肌肉松弛,萎缩,肌张力低等症状的必要检查。
    3、部分患者需要抽血检查肌酸激酶(一种肌肉破坏会释放到血里面的物质),来反应有无肌肉损伤。
    4、如果肌肉松弛还结合其他更为显著的症状,则可能需要进行腰椎穿刺脑脊液化验检查,用以区分周围神经病变引起的肌肉萎缩,如格林-巴利综合征。一些实验室生化检查也是有意义的,包括生化测试,以检查血糖问题或营养不足,如低叶酸和维生素 B12。还可以进行肌肉核磁的检查,在影像上直观看到肌肉是否有萎缩、脂肪化的改变等[3]。如果其他测试未能确认诊断,通常会进行肌肉活检以确定诊断[4]

肌肉松弛就诊可能需要做哪些治疗?

为了改善肌肉松弛,就诊时可能需要通过医生采取以下措施来指导治疗:

首先,要消除引起肌肉松弛的原因,如有些患者因严重受伤,骨骼或关节需要长时间制动,导致肌肉松弛,而有些患者则是由于神经损伤,导致肌肉瘫痪。对于所有这些原因,需要首先治疗原发性疾病。

其次,原发性疾病治疗后,患者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相应的功能锻炼,以缓解症状,避免肌肉出现废用性萎缩,尽快恢复功能。对于这种症状,患者应该在关节周围进行一些积极主动和被动(如自己积极活动或者别人帮忙活动)的活动。例如,如果患者小腿后部肌肉松弛,可以进行更多的踝关节背屈和足底屈曲,锻炼相应部位的肌肉。

再次,患者需要在运动时加强营养。建议患者多吃富含蛋白质、膳食纤维和维生素的食物。例如,患者可以吃一些鸡胸、红肉或大量新鲜绿色蔬菜和水果。
最后,患者在进行相关运动和营养后,还可以配合相应的物理疗法,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潜在疾病

肌肉松弛可能与哪些疾病有关?

肌肉松弛可能与骨关节、脊柱脊髓、脑部疾患以及周围神经肌肉疾病有关:

  1. 骨关节疾病:关节损伤,关节炎等病变会导致关节疼痛,如果疼痛比较剧烈,患者会不敢活动关节,长时间这样会导致关节连接的肌肉废用,肌肉萎缩,从而松弛并且消瘦;
  2. 脊柱脊髓疾病:如严重颈椎病,或明显腰椎间盘突出症压迫神经,导致神经支配肌肉萎缩、松弛、无力等情况;少数患者会因为脊髓血管性疾病造成支配肌肉功能丧失萎缩松弛。肌萎缩侧索硬化(一种运动神经元病,又称渐冻症)也会有肌肉松弛、萎缩。
  3. 脑部病变:如出现了脑血管疾病或者脑部占位,会因为损伤到脑细胞,使得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导致支配肌肉的神经中枢受压甚至坏死,这样会造成肢体肌肉功能丧失,长期废用,导致肌肉松弛。
  4. 周围神经肌肉疾病:如格林巴利综合征(或称吉兰巴雷综合征)、周围神经炎、肌营养不良、肌炎等疾病,因为肌肉失神经支配或者肌肉本身的病变,会导致肌肉松弛。

如何预防肌肉松弛?

要想预防肌肉松弛,需要针对肌肉松弛的原因进行干预治疗。

比如缺乏锻炼导致的肌肉松弛,需要加强锻炼;年龄老化等原因导致胶原蛋白流失引起的肌肉松弛,可以适当补充胶原蛋白。

具体预防措施如下:

  1. 如果一个人长期缺乏锻炼导致肌肉松弛,建议患者每周坚持 3~5 天的有氧锻炼,每次坚持 30 分钟左右(锻炼强度因人而异),可以有效预防因缺乏锻炼导致的肌肉松弛。避免过渡锻炼引起肌肉拉伤等。
  2. 如果一个人由于衰老或减肥等原因导致胶原蛋白流失引起的肌肉松弛,适当的补充胶原蛋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肌肉松弛。
  3. 如果一个人是因为疾病,比如肌病导致的肌肉松弛,需要针对病因治疗,才能够改善肌肉松弛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