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飞机手
就诊科室:儿科
词条作者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审核专家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内容
就诊
丁香医生审稿专业委员会同行评议通过
内容

宝宝飞机手是怎么回事?

1. 首先应明确,宝宝俯卧伸展 ≠ 飞机手

对于「飞机手」这个名词,家长可能存在一些疑惑和误区,有的家长可能觉得小宝宝俯卧时,双臂「支棱」起来的动作就叫「飞机手」,但其实这并不是一个概念。

俯卧伸展,是正常的生理现象

俯卧伸展在宝宝 5~6 个月大时很常见,主要表现为宝宝趴着时头部向上抬高,双臂自然抬起,手心自然向下或者向外展开,随着练习,大腿开始通过臀肌的动作也会离开地面。这是正常的动作,也被叫「超人」姿势或婴儿俯卧撑。

具体如下图:


图片来源:[3]


图片来源:[4]

宝宝出现俯卧伸展的姿势,是非常正常的生理现象,这对于他们的颈部和躯干伸展、身体感受和前庭系统发育至关重要,且对于宝宝的大运动发育,包括翻滚、坐下、爬行等,也有不可或缺的作用[1]。

因此,当宝宝尤其 5~6 个月的小婴儿做这个俯卧伸展的动作时,家长应该鼓励他们多多尝试。

但如果宝宝到 8~9 个月以后还经常做这个动作,就要警惕是真正的「飞机手」。

真正的「飞机手」可能是神经系统发育异常的表现,家长需警惕

所谓「飞机手」,是指宝宝趴着的时候,肩向内旋,手臂后伸手心向后,类似飞机姿势而得名(见下图)。这一动作是因为肩后伸、旋内的肌群牵张反射亢进,从而出现痉挛所导致的。
真正的「飞机手」会影响宝宝手的中线发育、手支撑、翻身、爬行等动作。


图片来源:[5]

2. 宝宝肌张力改变,可能导致飞机手

当宝宝紧张、哭闹、兴奋或者想要做某些动作时,可能会出现类似「飞机手」的动作,这类动作往往伴随情绪变化而出现,不会频繁发生,而且宝宝双手能自如地够到前面,那么这种情况一般没什么问题。

但是,如果宝宝经常出现「飞机手」,与情绪改变无关,而且手很难拿到胸前,那么需要警惕可能有脑发育异常造成的肌张力改变,建议就医咨询,但家长也不需要过度紧张,这并不一定就是脑瘫的表现。

脑瘫是一种严重的儿童神经病学疾病,主要表现为运动障碍,且可伴有智力、感知、语言及精神行为异常等。
目前没有一项单独的检查可以排除或确诊脑瘫,需要由专业医生才能诊断。
因此,不要一看到宝宝有异常表现,就立刻扣上脑瘫的「帽子」[2]。

宝宝出现飞机手,家长应该怎么办?

1. 保险起见,建议就诊咨询

宝宝正常的俯卧伸展,或者在情绪明显变化时偶尔出现类似「飞机手」的动作,一般都没什么问题。但是,如果宝宝反复出现「飞机手」,或者家长也无法明确判断他们的姿势是否正常,那么保险起见,还是建议就诊咨询。

此外,如果宝宝反复出现「飞机手」,且同时伴随下列情况时,那么需要尽快就诊:

  • 喂养 / 吞咽困难,或体重增长减慢(可参考「婴儿生长曲线」)

  • 高音哭泣

  • 身体躯干松软或僵硬

  • 奇怪的头部或颈部姿势

  • 运动发育延迟,比如 3 个月仍不能竖头平稳、6 个月仍不能自主翻身等

  • 嗜睡

  • 惊厥 / 抽搐

宝宝飞机手的情况可以通过检查来判断是否有异常,但有时候宝宝太小,在检查时不愿意配合,很有可能会误导医生,错判为肌张力高。因此,建议家长日常勤观察,将宝宝的表现(尤其是怀疑有异常的动作)录下来给医生看。

2. 日常可遵医嘱,对宝宝进行引导训练

当医生考虑宝宝有「飞机手」时,,家长就要引起注意,需要遵医嘱在家庭内进行一些早期的引导训练。宝宝 3~6 个月是早期干预的最佳时间,也是宝宝恢复健康的关键期。

  • 引导训练的区域

飞机手涉及的肌肉主要有肱三头肌、三角肌、大圆肌、背阔肌等肩胛带肌群。所以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的干预训练主要也是针对宝宝的肩膀、上肢肌肉这块区域。


 图片来源:https://www.sportsplanetmag.com/article/desc/200005861

  • 引导训练的方法

主要就是帮助宝宝按摩放松、多多活动肩关节和上肢肌肉。

做被动操时,让宝宝的前臂在胸前交叉做类似扩胸运动、双手越过中线拍对侧肩膀。训练宝宝俯卧时双手支撑在前面,或坐姿时多用手支撑。训练宝宝双手多在胸前玩耍。

  • 引导训练的注意事项

家长在做训练的时候,用语言、玩具、变换体位等使宝宝放松后,再将宝宝双手引导或扶持到胸前玩或做动作。

过程中可以轻声同宝宝讲话,或者让宝宝听舒缓的音乐,帮助他们放松。

在训练过程中,注意劳逸结合,不要强迫宝宝训练,家长也不要急躁。

如果宝宝运动发育全面落后,最好到专业机构进行咨询,做专业训练,同时辅助在家做自我训练。

image

参考资料
· 郭玉玲,廖华芳,陈宝中,等(2008).清醒俯卧位对生命早期运动发育的影响.发育与行为儿科学杂志: 29 (5), 367-376。
· Laurie Glader, MDElizabeth Barkoudah, MD. Cerebral palsy: Clinical features and classification.https://www.uptodate.com/contents/cerebral-palsy-clinical-features-and-classification
· Where is Superman? HeartSpace Physical Therapy for Children. https://heartspacept.com/where-is-superman/
· 6 Months: Pivot Prone. Spritelypt. https://spritelypt.com/2017/06/23/6-months-pivot-prone/
· Effect of Reflex Neuromodulation on an Infant with Severe Amniotic Band Syndrome: A Case Report on the Use of MNRI Techniques for Physical Therapy.https://www.researchgate.net/publication/315175571_Effect_of_Reflex_Neuromodulation_on_an_Infant_with_Severe_Amniotic_Band_Syndrome_A_Case_Report_on_the_Use_of_MNRI_Techniques_for_Physical_Therapy
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