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肝脏中毒
就诊科室:消化内科
词条作者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审核专家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简介
症状
病因
诊断
治疗
生活
预防
就诊
丁香医生审稿专业委员会同行评议通过
简介

动物肝脏中毒是什么?

动物肝脏中毒本质上是维生素 A 摄入过量,常表现为维生素 A 急性中毒。

如果一次或多次连续摄入富含维生素 A 的动物肝脏,使成人的维生素 A 实际摄入大于每日推荐摄入量约 100 倍、儿童的维生素 A 实际摄入大于每日推荐摄入量约 20 倍时,即可能发生维生素 A 急性中毒,维生素 A 相关推荐摄入量如下[1]

image

症状

动物肝脏中毒有什么症状?

动物肝脏中毒可能出现嗜睡或过度兴奋、头痛、恶心、呕吐、腹部不适等症状,12~20 小时之后可出现皮肤潮红,继而脱皮,手掌和脚底等处较为明显,可能出现脱发[1]

动物肝脏中毒后多久有症状?

动物肝脏中毒的潜伏期为 0.5~12 小时左右[2],潜伏期之后即可出现上述症状。

病因

动物肝脏中毒的常见病因有什么?

动物肝脏中毒多见于大量食用狗肝、海豹肝、熊肝、狼肝或鱼类如鲨鱼、鲅鱼、鳕鱼等的肝脏,大量食用猪肝也可能发生中毒。

诊断

动物肝脏中毒如何诊断?

  • 患者有食用动物肝脏史,且出现维生素 A 急性中毒的相应临床症状。
  • 结合相关生化指标检查,如血清维生素 A、血浆视黄醇结合蛋白等,可作为动物肝脏中毒的诊断依据。
治疗

动物肝脏中毒应该挂什么科?

动物肝脏中毒如症状严重可到急症科就诊,如症状表现平稳且患者不适感一般,可到营养科或消化内科就诊。

动物肝脏中毒如何治疗?

动物肝脏中毒的治疗为对症治疗。如针对患者恶心、呕吐等症状可采取催吐、洗胃、口服泻剂、静脉输液等;针对头痛、过度兴奋等症状可给予止痛、镇静治疗等。

患者需及时停止食用相关动物肝脏,一般在停止食用加之对症治疗后,临床症状会逐渐消失。

image

生活

动物肝脏中毒患者在生活中应该注意什么?

  • 避免富含维生素 A 的食物,除动物肝脏外,还应避免食用如鱼肝油、鱼卵、全奶、奶油、蛋类等。
  • 卧床休息,如出现恶心呕吐的症状,应注意足量饮水,避免发生机体脱水。
  • 症状好转后注意清淡饮食,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采取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同时避免食用不易消化的食物。
  • 注意补充 B 族维生素和维生素 C,可选择猪肉、豆类、奶及奶制品、新鲜蔬果等食物。
预防

动物肝脏中毒如何预防?

  • 避免过量食用动物肝脏,一般一周食用 1~2 次,每次食用 50 克左右,即可满足相应营养需要。
  • 可以通过其他食物补充维生素 A,如胡萝卜、蛋黄、西洋菜、芒果、西兰花、冬苋菜、奶油、鸡心、芥蓝、芹菜叶、菠菜等。
参考资料
监制:田达玮,曹梦琪
[1] 杨月欣,葛可佑. 中国营养科学全书(第2版)[M].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9.
[2] 孙长颢.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M].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7.
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