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化妆品接触性皮炎是指皮肤接触化妆品后产生的急慢性炎症反应,是化妆品皮肤病的主要类型。
按发病机制可以分为化妆品刺激性接触性皮炎和化妆品变应性接触性皮炎(过敏性接触性皮炎)[1]。
化妆品接触性皮炎的症状主要包括皮肤出现红斑、丘疹、水肿、水疱,病变部位有瘙痒、灼热或疼痛感。。
化妆品刺激性接触性皮炎(刺激性皮炎)的病变部位是化妆品接触的部位,边界清楚。
化妆品变应性接触性皮炎(过敏性皮炎)的病变部位可能超过化妆品接触部位,边界不清[1-3]。
化妆品接触性皮炎分为刺激性皮炎和过敏性皮炎。
刺激性皮炎的病因主要有化妆品原料中含有原发性刺激物、pH、产品因污染变质、使用者自身皮肤过于敏感。
过敏性皮炎的病因主要是化妆品中含有过敏原(导致过敏的物质),或者使用者自身是过敏体质 [1]。
引起接触性皮炎的非特殊用途化妆品:护肤品(面膜面霜等)、美容修饰类化妆品、洗发用品、香水。
引起接触性皮炎的特殊用途化妆品:祛斑用品、防晒用品、染发用品、美乳用品。
根据调查,护肤品是最容易引起接触性皮炎的化妆品,由护肤品引起接触性皮炎的病例数约占总化妆品接触性皮炎病例数的 76.6%。
其它化妆品造成接触性皮炎的病例数所占比例由高到低分别为:美容修饰类化妆品(6.5%)、洗发用品、祛斑用品、防晒用品、染发用品(2.4%)[4]。
据调查,容易发生化妆品接触性皮炎的人的特征如下:
女性,年龄在 20~50 岁之间,其中 20~30 岁之间的女性发病率最高,约占总病例的 31.8%[4]。
有长期面部过敏史 [5]。
本人或一级亲属(父母及子女)有其它过敏性疾病 [6]。
使用劣质化妆品。
患有特应性皮炎,干性湿疹或神经性皮炎等疾病。上述疾病可使皮肤角质层受损,降低皮肤对外界刺激的抵抗力,故患有上述疾病的人更容易患化妆品接触性皮炎。
若使用化妆品后出现红斑、丘疹、水肿、水疱等典型症状,应先去医院皮肤科挂号就诊,由医生进行诊断。
医生参考的诊断标准如下(根据国家标准《化妆品接触性皮炎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GB171.49-1997》[7]),患者自己也可以根据以下标准判断自己是不是化妆品接触性皮炎:
化妆品刺激性接触性皮炎:
有明确的化妆品接触史,且接触后较快(一般是几分钟至几个小时 [8])出现皮炎改变(红斑、水肿、皮疹、水疱、脱皮);
皮肤损伤局限于化妆品接触部位,界限清楚;
一般都接触过某一特定化妆品,接触较多者发病;
皮肤损伤的形态为程度不等的红斑、水肿、皮疹、水疱(主要是红斑 [4])。自觉病变部位及周围皮肤瘙痒、灼热或疼痛。化妆品用量越大,接触时间越长,皮肤损伤越严重;
发生在口唇粘膜可有干燥脱屑,局部刺痒或灼痛;
停止使用某种化妆品后很快痊愈。
化妆品变应性接触性皮炎:
有多次使用化妆品的历史,并具有一定潜伏期(一般是 2 天及以上 [4, 8]);
在使用同一化妆品的人群中一般只有少数人发病;
皮肤损伤一般局限于接触化妆品的部位,也可能向周围皮肤扩散;
皮损形态多样,主要症状是瘙痒,表现为红斑、鳞屑、疱疹,具体皮损形态。
皮损发生在口唇粘膜可表现为红肿、渗出、结痂、糜烂,若病程较长,皮损处皮肤可能增厚变粗糙;
在停止使用某种化妆品后皮损仍然持续较长时间;
在医院做斑贴实验结果一般为阳性。
部分可以。
化妆品接触性皮炎中的刺激性接触性皮炎在停止接触刺激性化妆品后,且皮肤损伤程度不高的情况下能够自愈。
皮肤损伤程度较高(皮肤破溃、糜烂)则不能完全自愈,会产生瘢痕组织,也就是留疤。
另外,变应性接触性皮炎(过敏性接触性皮炎)也难以完全自愈,在接触到与致敏化妆品含有相似成份的物质后仍有会再次发作。
可以。
化妆品接触性皮炎的病因主要是化妆品具有刺激性以及接触者本身对化妆品中某种成分过敏,因此如果避免使用这些化妆品,是可以避免再次患病的。
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选用合适的化妆品。
不完全属于。
化妆品接触性皮炎分为刺激性接触性皮炎和变应性接触性皮炎,后者属于过敏,病因主要是接触者的过敏体质。
刺激性接触性皮炎不属于过敏,病因是化妆品具有皮肤刺激性或者化妆品本身具有质量问题。
可以。
谨慎选用化妆品,不要购买劣质化妆品。
购买化妆品应该通过正规店铺、正规渠道购买。
尽量选用自己常用的、大众的化妆品款式,皮肤敏感者不要轻易尝试新品牌或新款化妆品。
购买化妆品时仔细查看化妆品生产日期、保质期以及是否有检验合格标志,避免买到过期或变质的化妆品。
使用化妆品时要按照说明书正确使用。
合理作息,锻炼身体。
合理的作息,充足的休息睡眠,适当运动可增强皮肤对外界刺激的抵抗力,在一定程度上预防化妆品接触性皮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