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肩锁关节损伤是指在锁骨靠近肩膀的末端处发生的损伤。
肩锁关节是由锁骨与肩胛骨连接处的关节,可以沿着锁骨在肩膀最高处附近找到。肩锁关节损伤后不仅会引起疼痛,更将导致上肢的各种运动障碍 [1]。
常见。
肩锁关节损伤是肩关节周围损伤中的常见疾病,占所有肩部损伤的 9%~12%,从较轻的摔伤到严重的车祸伤,以及激烈运动中发生碰撞,均有可能导致肩锁关节损伤。
肩锁关节损伤的常见症状包括:
肩锁关节损伤后,患者的上肢活动会受到肩部疼痛限制,肌肉力量也会下降。同时还可能影响到上肢肢体的协调。
肩锁关节损伤不仅会造成令人不愉快的疼痛,还影响到上肢参与的所有日常生活活动,比如刷牙洗脸,使用电脑及手机等。
损伤严重时,会伴有手臂麻、窜痛等症状,长期来看,还容易导致睡眠问题,引发焦虑等不良精神状态。
肩锁关节损伤通常由强烈的外力冲击导致,大多属于直接暴力,如骑摩托车摔倒,被重物砸到,踢足球摔倒等。
间接暴力导致肩锁关节损伤的情况较少,如摔倒时手部着地,力量通过上肢传导至肩锁关节导致损伤。
男性较女性多发。
40 岁以后,随着肩锁关节退变,关节面可能出现磨损,进而引起疼痛。
有关。
常进行运动的人群损伤几率更大,尤其是全身参与的对抗性运动,以及肩部的抗阻训练。
当受到外伤后,发现肩锁关节附近有疼痛、压痛,在活动上肢时肩锁关节处疼痛加重时,可以考虑判断为发生损伤。
其中,如果肩峰处有隆起,按之下降,像按下钢琴键一样,可初步判断为肩锁关节脱位 [2]。
以上症状并不意味着确诊,确诊需要临床的综合判断。如果症状持续存在,请及时到专业机构就诊,由医生或康复治疗师诊断是否患病。
肩锁关节损伤的诊断包括: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询问患者的受伤经过、观察肩部外形有无异常、触肩部皮肤有无肿胀、检查上肢在各方向上活动度是否正常、以及影像学检查。
影像学检查通常建议拍 X 线片「双侧肩锁关节前后位片、腋位片」,必要时医生会要求补充核磁。
以上检查建议由医师指导进行。
肩锁关节损伤一般去医院的骨外科、康复科、运动医学科或疼痛科诊治。
肩锁关节损伤较轻,首选保守治疗;重度急性损伤「韧带完全撕裂,关节全脱位」时考虑手术治疗,重建韧带,恢复关节位置,在最大程度上保留上肢的正常功能 [3] 。
以上治疗方法应在医生建议下选择。
肩锁关节损伤严重,韧带及肌肉完全断裂时,需要通过手术缝合重建,上肢才能回归正常运动;关节完全脱位时,需要通过手术将肩锁关节恢复到正确位置。
肩锁关节损伤最常见的保守治疗方法有局部冰敷、消炎镇痛、使用外固定,固定可以保持肩部舒适从而缓解症状。
保守治疗中应当注意预防压疮、创伤性关节炎、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
肩锁关节损伤发生后的 1~2 周常采取悬吊制动、冷敷等措施,避免做产生疼痛的活动,疼痛非常强烈时可使用口服镇痛药。
需要注意:上肢及肩部制动时,仍可进行散步、快走、下肢力量训练。
肩锁关节损伤约 2~3 周疼痛缓解后:
恢复肩关节活动度,在疼痛可忍受的情况下尽可能大范围地活动上肢。如滑床
增加肩周肌力。如墙上天使
肩关节稳定性训练及运动模式调整,需在医生及康复治疗师指导下进行。
一般可以治愈。
大部分患者可以通过保守治疗及手术治疗改善症状,恢复运动功能。
肩锁关节损伤较轻时,采取适当措施 2~3 月可以恢复正常生活;手术治疗则根据术式及个体差异,术后需要 4~6 月不等 [4]。
肩锁关节损伤的后遗症包括:肩部疼痛,肩关节活动度受限;手术治疗后可能形成瘢痕,手术固定后也可能再次脱位。
预防后遗症的方法有:循序渐进地加强锻炼,提高肩部活动度、肩周肌肉力量及肩部稳定性;避免在患侧施加过大的负荷,提重物尽量用健侧手。
在日常生活活动中注意肩锁关节处的保护,注意不要着凉,活动强度不要太大,避免劳累及疼痛。
科学合理补充营养,摄取优质蛋白,如瘦肉、鸡蛋、牛奶等,注意补充水分。
可以运动。
上肢可在无痛范围内进行运动,避免疼痛以及过度疲劳。也可进行快走、自行车、下肢力量训练。
肩锁关节损伤的预防措施主要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