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猪带绦虫病是指猪带绦虫成虫寄生于人体小肠所引起的疾病,又叫做猪肉绦虫病、链状带绦虫病。若猪带绦虫的幼虫寄生于人体皮下组织、肌肉、脑等组织器官,则为猪囊尾蚴病(囊虫病)[1]。
牛带绦虫病是指牛带绦虫成虫寄生于人体小肠所引起的疾病,又叫做牛肉绦虫病、肥胖带绦虫病 [1]。
不常见。但也不能掉以轻心。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农业生产与居住条件日益改善,寄生虫病的传播得到了有效控制,全国总体寄生虫感染率在 6% 以下。但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偏远农村地区,寄生虫感染率仍然处于较高水平,个别地区甚至超过 30%。在有吃生肉饮食习惯的地区,带绦虫的感染率仍然较高 [2]。
我国卫健委 2018 年公布的《第三次全国人体重要寄生虫现状调查报告》显示,带绦虫病主要分布在西藏、四川、云南等西部地区,这三个省的带绦虫感染率分别为 9.83%、0.18%、0.12%,主要是因为牧民有生食牛肉的饮食习惯 [3]。
被调查的 61 万人群中,带绦虫感染者 1752 例,感染率为 0.06%,推算全国感染带绦虫的人数约为 37 万。与 2005 年公布的 0.28% 相比 [4],带绦虫感染率降低了 99.94% [3]。
猪 / 牛带绦虫感染可能有以下症状 [5]:
相似症状。
猪带绦虫病和牛带绦虫成虫感染的症状比较相似,轻症一般无明显症状,多为消化道症状,如腹痛、腹泻、恶心、消化不良、食欲减退等,患者一般因在粪便中发现带绦虫的节片而就诊。
猪带绦虫病独特症状。
与牛带绦虫不同的是,猪带绦虫存在自体感染囊虫病的风险。
猪带绦虫病患者在肠道蠕动或服用驱虫药物时,成虫脱落的妊娠节片可能反流进入胃中,孵出囊尾蚴(猪带绦虫幼虫),造成自体感染囊虫病。囊虫病因囊尾蚴寄生部位不同而症状不同。
人感染猪 / 牛带绦虫是因为生食或半生食含猪 / 牛带绦虫幼虫的肉类引起 [5]。
猪带绦虫成虫寄生于人的小肠,其孕节从虫体脱落,随人体粪便排出。孕节可受挤压而使虫卵排出,虫卵或孕节被猪等中间宿主吞食后,虫卵在猪的小肠孵出一期幼虫,一期幼虫会钻入肠,经血液或淋巴系统到达猪的身体各处,约 10 周后发育为囊尾蚴并成熟。
含囊尾蚴的猪肉俗称为「豆猪肉」或「米猪肉」。当人生食或半生食含囊尾蚴的猪肉后,囊尾蚴在人体小肠附着,经 2~3 个月发育为成虫并开始排出虫卵和孕节。
如果不注意卫生习惯,饭前便后不洗手,也可能误食粪便中的绦虫卵造成感染。
牛带绦虫除中间宿主(多为牛、羊、美洲驼、长颈鹿、羚羊等)外,生活史与猪带绦虫相似。
猪带绦虫 [5]。
猪带绦虫病的诊断
有无生食或半生食猪肉,以及有无排出节片对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可采用肛门拭子法和粪便淘洗法淘洗患者全部粪便,检查头节和孕节,以便与牛带绦虫病区别。
囊尾蚴的诊断
根据囊尾蚴寄生部位不同而检查方法有别。
牛带绦虫 [3]。
与猪带绦虫相似,可根据有无生食或半生食牛、羊肉,以及有无排出节片进行诊断。可采用肛门拭子法和粪便淘洗法检查粪便中的头节和孕节,以便与猪带绦虫进行区别。
一般不能自愈。
寄生虫感染诱导机体产生的免疫应答一般为非消除性免疫,即寄生虫感染人体后,能诱导机体对再次感染该寄生虫产生一定的免疫力,但对已经感染的寄生虫不能完全清除 [5],仍需及时去医院就诊和治疗。
一旦生食猪、牛、羊肉等出现可疑症状,应当及时前往医院消化内科或传染科就诊。
患者通常会接受米帕林、吡喹酮、甲苯达唑、阿苯达唑等药物治疗,若还伴有猪囊尾蚴在身体
其他部位(皮下、肌肉、眼、脑等部位)的感染,则需对症进行其他治疗。
建议只要有条件都优先就医治疗,不要自行在家驱虫,因为带绦虫的虫体较长,自行驱虫很难判断全部虫体是否都排出体外,且如果感染猪带绦虫,还有其他囊虫病的风险,仅驱虫无法保证身体健康痊愈。
注意养成良好的饮食和卫生习惯,饭前便后洗手,避免误食自身粪便中的绦虫虫卵而造成反复感染。
在进行驱虫治疗后,要注意观察粪便中是否有白色绦虫节片排出,若 3~4 个月内未在粪便中发现虫卵或孕节,则可视为治愈 [5]。
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对猪 / 牛带绦虫病进行预防 [5]:
普查预防。在猪 / 牛带绦虫病高发地区可以对人群进行普查普治,防止人群交叉感染。
管好猪圈、厕所。教育群众管好厕所、妥善处理粪便,猪实行圈养,防止人畜互相感染。
加强肉类检查。在供应到市场前,肉类应当经过严格的检查和处理。
烹饪前食材的贮存、处理和烹饪使用的厨具都应生熟分开。
猪 / 牛肉烹饪前建议冷冻储存足够时间以杀死可能存在的囊尾蚴。其中:
猪肉在 -13 ℃~-12 ℃ 条件下冷冻 12 小时,才能保证其中的囊尾蚴被全部杀死 [6]。
牛肉在 - 23 ℃~ - 22 ℃ 保持 10 天,才能保证杀死其中的囊尾蚴 [8]。
烹饪时,必须使猪肉、牛肉等的深部中心温度达到 70 ℃,才能杀死肉中的囊尾蚴 [7]。尽量不生食或半生食猪肉、牛肉。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注意个人卫生和饮食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