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杏仁中毒
就诊科室:消化内科
词条作者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审核专家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简介
症状
病因
诊断
治疗
生活
预防
就诊
丁香医生审稿专业委员会同行评议通过
简介

苦杏仁中毒是怎么回事?

苦杏仁中毒属于含氰苷类食物中毒,有毒成分为氰苷。

含氰苷类食物中毒是指食用苦杏仁、桃仁、李子仁、樱桃仁、木薯等含氰苷类食物引起得食物中毒。含氰苷类食物中苦杏仁的氰苷含量最高,平均为 3%。苦杏仁氰苷为剧毒,对人的最小致死量为 0.4~1.0 mg/kg(体重),约相当于 1~3 粒苦杏仁[1]

症状

苦杏仁中毒有哪些临床症状?多久会发作?

苦杏仁中毒的潜伏期短则 0.5 小时,长者 12 小时,一般 1~2 小时。木薯中毒潜伏期短的 2 小时,长者 12 小时,一般为 6~9 小时。

苦杏仁中毒主要临床表现为口中苦涩、流涎、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心悸四肢无力等。较重者胸闷、呼吸困难、呼吸时可嗅到苦杏仁味。严重者意识不清、呼吸微弱、昏迷、四肢冰冷、常发生尖叫,继之意识丧失、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用电筒照射眼睛,眼睛对光毫无反应)、牙关紧闭、全身阵发性痉挛,最后因呼吸麻痹或心跳停止而死亡。

木薯中毒的临床表现与苦杏仁中毒相似[1]

病因

苦杏仁中毒的常见原因是?属于什么毒?

苦杏仁中毒多发生在杏子成熟的初夏季节,儿童中毒多见,因为儿童不知道苦杏仁的毒性,食用后引起食物中毒;还有因为吃了加工不彻底、没有完全消除毒素的凉拌杏仁造成的食物中毒。

苦杏仁中有毒物质是氰苷,当果仁在口腔中咀嚼和在胃肠内进行消化时,氰苷被果仁所含有的水解酶水解,释放出来的氢氰酸迅速被粘膜吸收到血液里,氢氰酸的氰离子会导致组织缺氧而陷于窒息状态。另外,氢氰酸可直接损害延髓的呼吸中枢和血管运动中枢。

诊断

苦杏仁中毒如何诊断?

苦杏仁中毒诊断标准需结合进食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联合确诊[2]

  1. 进食历史:有进食苦杏仁等含氰苷类食物史。

  2. 临床表现:苦杏仁中毒时,口中苦涩、流涎、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心悸、四肢无力等。较重者胸闷、呼吸困难,呼吸时有时可嗅到苦杏仁味等。

  3. 实验室诊断:对患者进行氰化物的检验,确认是氰化物中毒。

治疗

苦杏仁中毒如何治疗与急救?

苦杏仁中毒属于急症,中毒后应该尽快送往医院抢救。以下为急救和治疗措施[1]

  1. 催吐:用筷子、勺子或手指刺激中毒者舌根使其呕吐,吐出引发中毒的食物。送去医院后,医生在急救时,会为患者洗胃。

  2. 解毒治疗:医生会根据患者情况使用解毒剂。

  3. 对症治疗:医生还会根据病人情况给予吸氧,呼吸兴奋剂、强心剂及升压药等。对重症病人还可能静脉滴注细胞色素 C,帮助处理组织缺氧状态。

苦杏仁中毒应该挂什么科?

一般挂急诊。

苦杏仁中毒属于食物中毒,应该挂急诊。

image

生活

苦杏仁能吃吗?

最好不要吃。

苦杏仁含有的氰苷为剧毒,苦杏仁不能多吃,也不能生食。苦杏仁要经过 2~3 天的浸泡、去皮后水煮 1 小时,然后再次以冷水浸泡 3~5 天后才可食用,浸泡过程中每天要换两次水,以利于去除有毒物质[3]

苦杏仁和甜杏仁有什么区别?

苦杏仁和甜杏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区别。

  1. 外形及口感
    苦杏仁又名北杏仁、山杏仁,外观呈扁心脏形或桃形,顶端略尖,基部偏钝圆,左右不对称。 种子较厚小,种皮薄比较粗糙,偏深黄棕色,味道较苦。

    甜杏仁又名巴旦杏仁、南杏仁,因为比苦杏仁大,所以又被称为大杏仁,呈扁心脏形,顶端锐尖,基部圆,左右对称。种子比苦杏仁更薄更大,种皮较厚,较细腻,偏淡黄棕色,味道有点甜。

  2. 毒性。
    苦杏仁氰苷含量大、毒性强,而甜杏仁几乎没毒 , 且富含蛋白质、糖类、脂肪、胡萝卜素、维生素 钙、 铁、磷等营养成分,属于坚果类,适量食用有益健康。

  3. 应用。
    苦杏仁在临床上作为药物使用,而甜杏仁一般当零食吃。

预防

苦杏仁中毒如何预防?

  1. 向广大居民,尤其是儿童进行宣传教育,不要吃苦杏仁等果仁。需要注意的是巴旦木仁、甜杏仁和苦杏仁是三种不同的食物,购买时一定要看好食物说明。苦杏仁尽量不要吃,就算是干炒的也不要吃。

  2. 如果一定要吃,务必要采取去毒措施。氰苷是靠释放氢氰酸来发挥毒性作用的,浸泡、去皮、加水煮沸可以使杏仁中有毒物质氢氰酸挥发,然后再将苦杏仁等制成杏仁茶、杏仁豆腐食用。

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