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肩胛骨位于胸廓后面,在第 2~7 肋之间,为三角形扁骨。
肩胛骨骨折时常伴有神经血管的损伤。在肩胸关节分离的情况下,易发生臂丛神经全部或部分的损伤。
由于肩胛骨骨折常由高能量损伤引起,损伤常常累及多系统,锁骨下血管和腋血管也有较高的损伤风险。
肩胛骨骨折手术后,因为不严格遵从医嘱或者没有进行良好的康复,患者可能出现肩部的功能障碍,从而影响日常生活、工作和运动。
肩胛骨骨折术后患者常见的功能障碍如下:
肩部关节活动度减少;
肌肉力量缺乏;
稳定性和本体感觉下降。
功能受限累及到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社会活动、体育活动及工作等方面。
主要表现为肩部剧痛,有些疼痛会放射至肩胛骨和上背部区域。
患侧上肢的各种运动均会受到限制,特别是当上肢外展时,疼痛尤为明显。
肩胛骨附近压痛很明显。
骨折区域会有肿胀和骨摩擦的声音。
肩胛骨骨折很少见,占所有骨折的比例约为 0.5%~1.0%。
肩胛骨骨折通常是由高能量损伤引起的(直接暴力最常见,但偶尔也有间接暴力),比如:肩部前方或后方受到直接撞击,或手臂外伸时跌倒,发生肱骨头对肩胛骨某部分(肩胛盂突)的撞击等。
撕脱、应力甚至是疲劳性骨折也会在肩胛骨部位发生。
肩胛骨骨折常发生在交通事故中,50% 发生在机动车乘员身上,20% 发生在被机动车撞到的行人身上。
从事建筑行业人群和进行有身体接触类运动,如:足球和橄榄球等人群也时有发生。
另外患有一些潜在性疾病,如:骨质疏松症,导致骨量减少,骨的脆性增加,也会增加骨折的风险。
如果肩胛骨部分受到过剧烈撞击,建议及时去医院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在多数情况下,患者因有许多其他部位的损伤,肩胛骨骨折会被延迟诊断,进而引发严重的后果。
需要。
如果怀疑肩胛骨骨折,可以进行 X 线诊断,拍摄创伤系列片,包括:肩胛骨正位和侧位片、盂肱关节腋窝位片以及肩关节持重物正位片。如果骨折形态很复杂,则需要 CT 扫描。
骨科、康复科或运动医学科。
一般情况下肩胛骨骨折不建议等其自愈,如果不积极治疗,有可能严重影响肩关节功能,引起慢性疼痛、畸形和肩关节运动障碍等问题。所以一旦发现肩胛骨骨折,患者应该积极配合医生治疗。
在大多数情况下,肩胛骨骨折不需要做手术,可以采用非手术治疗方法。但仍需根据患者肩胛骨移位的严重程度以及联合损伤情况等,再来确定是否需要做手术。
需要。
大部分类型的肩胛骨骨折后需要佩戴矫形器,来限制运动。在专业医生指导下,根据骨折类型或严重程度不同,患者通常需要佩戴 3~4 周时间不等。
肩胛骨骨折后可以做理疗吗?
可以,不同阶段的理疗方式如下:
急性期(骨折 72 小时内)
急性期后(骨折 72 小时后)
患者可在专业人员操作下,可以进行紫外线、蜡疗和超声波治疗:
紫外线:促进钙质沉积与镇痛、促进伤口愈合。患者可进行紫外线弱红斑量或中红斑量局部照射,通常每日 1 次或隔日 1 次。
蜡疗:促进血液循环软化纤维瘢痕组织。每次 30~40 分钟,每日 1 次。
超声波:软化瘢痕、松解粘连。每次治疗 5~10 分钟,隔日 1 次。
患者可在专业人员指导下,可以通过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和萘普生等)以帮助减轻疼痛和肿胀。但是如果选择手术治疗,这些药物在术前要避免使用,因为它们会引起手术过程中出血过量。
术后第一阶段(第 1~3 周)
目标:保护愈合组织的同时,逐渐恢复关节活动度。
术后第二阶段(第 3~6 周)
目标:继续促进愈合和肩关节活动度,逐渐恢复肩胛及肩袖肌群的力量。
术后第三阶段(第 6~12 周)
目标:恢复肩关节全范围活动度、肩胛及肩袖肌群的正常力量以及上肢的柔韧性。
术后第四阶段(第 12~18 周)
目标:恢复正常的神经肌肉功能,并为重返运动或其他功能活动做准备。
3~4 周。判断方法是,如果 3~4 周后患者可以把胳膊举起来并且没有疼痛,就可以开车。
肩胛骨骨折患者需要摄取充分的蛋白质和钙来促进骨折愈合,比如:肉类、豆类和蛋类等富含高蛋白的食物,以及海产品和牛奶等富含高钙的食物。
另外患者也要多食用富含维生素的水果和蔬菜,来加快伤口和组织修复的速度。
可以采用健侧侧睡或背面睡觉的方式,来避免触碰到骨折的部位。还需要注意的是,患者侧睡的时候,要适当调整姿势,防止无意识翻身,使骨折部位受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