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颈骨折术后功能障碍
就诊科室:骨科
词条作者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审核专家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简介
症状
病因
诊断
治疗
生活
预防
就诊
丁香医生审稿专业委员会同行评议通过
简介

股骨颈骨折术后功能障碍常见吗?

不常见。

术后患者早期在医生指导下及时进行康复训练,不常出现术后功能障碍;骨折严重者术后可能会引起股骨头坏死。

股骨颈骨折术后功能障碍有哪些危害?

股骨颈骨折术后,若功能康复不到位,会影响髋关节活动度,从而影响步态、运动功能等。

症状

股骨颈骨折术后功能障碍有哪些表现?

  • 常常出现关节僵硬、肌肉萎缩、骨质疏松等症状。
  • 也可能会产生内固定失败、骨折断端再次移位等问题。
  • 骨折术后部分患者会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骨不连、股骨头坏死。
  • 髋关节置换术后可能会引起脂肪栓塞。
病因

股骨颈骨折术后功能障碍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 骨不连接:可能是由手术时不良的骨折复位引起;
  • 下肢深静脉血栓:可能是由术后长期卧床制动引起;
  • 股骨头坏死:可能是因为受伤时情况比较严重。
诊断

股骨颈骨折术后功能障碍去哪个科室就诊?

骨科或者运动医学科。

股骨颈骨折术后功能障碍应如何评估?

术后功能障碍的评估一般包括下肢活动度检查和肌力检查,将由专业康复师进行测量与判断:

  • 下肢活动度检查:骨折侧下肢与健侧下肢的关节活动进行对比,患侧是否有活动范围减小的情况,若存在,说明活动受限,关节僵硬;
  • 肌力检查:骨折侧下肢与健侧下肢的肌肉力量进行对比,患侧是否存在力量弱于健侧的情况,若存在,说明肌肉力量下降,肌肉萎缩。
治疗

股骨颈骨折术后功能障碍需要吃药吗?

视情况而定,具体听从医生安排。

常用药有减轻骨折部位炎症、缓解骨折疼痛的非甾体抗炎药;卧床期,为预防血栓形成,避免发生肺栓塞的抗凝药。

股骨颈骨折术后功能障碍需要打封闭吗?

一般不需要,具体听从住院医师指导。

封闭疗法是用不同剂量不同浓度的局部麻醉药物注射在局部组织内,以治疗一些疼痛的方法,股骨颈骨折术后功能障碍一般不使用。

股骨颈骨折术后功能障碍可以通过正骨矫正或者按摩吗?

不可以。

不适当的推拿按摩可能会造成股骨颈骨折术后患者内固定失败、骨折断端再次移位等问题。

股骨颈骨折术后功能障碍可以做理疗吗?

可以。

理疗不仅可以减轻术后伤口部位的疼痛,还可以促进手术部位尽快愈合。

股骨颈骨折术后功能障碍需要佩戴矫形器吗?

一般不需要。

股骨颈骨折术后患者早期因行动不便可能需要轮椅、拐杖等辅助性支具,在不影响骨折断端愈合的情况下,可尽早进行康复训练,一般不需要佩戴矫形器。

股骨颈骨折术后功能障碍能通过康复训练纠正吗?

可以,具体视手术情况而定。

一般来说,内固定术后患者的负重站立需要注意,不要影响骨折断端的愈合;置换术后 3 日,患者就应该尽早下床进行康复训练。

image

股骨颈骨折术后的恢复锻炼要做好哪些准备?

  • 早期床上功能的训练:术后早期活动的目的是,保持关节的稳定性和肌肉的张力,防止出现关节僵硬和肌肉萎缩。手术后 3 日,患者可在医生的指导下,做深呼吸运动和下肢肌肉收缩活动及膝关节的主动被动运动,尤其要主动用力做踝关节屈伸运动和股四头肌静止性等长收缩。
  • 离床功能锻炼:手术后 4 日,病情平稳后进行(骨质疏松患者下床锻炼时间应在术后 1 个月以后,以免过早活动,患肢负重引起新的骨折)。
  • 下床方法:患者先移至健侧床边,健侧腿先离床并使脚着地,患肢外展,屈髋。
  • 积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应积极预防褥疮、肺部感染、尿路感染等发生。定时翻身,按摩尾骶部,轻叩后背,鼓励患者有效咳嗽、多饮水,练习深呼吸。

股骨颈骨折术后功能障碍可以在家进行哪些康复训练?

股骨颈骨折术后患者可在遵医嘱的情况下进行被动床上运动,在可承受的范围里,活动患肢相邻的健康部位,如踝关节的屈伸活动、股四头肌的静力性练习等。

以下列举股骨颈骨折术后的几个一般康复锻炼流程,但在临床实际工作中应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要根据患者的全身状况、依从性、骨折程度等方面来综合考虑各活动阶段时间长短。

  • 动作名称:踝泵
    练习目的:促进下肢循环,防止水肿和血栓形成,减缓肌肉萎缩
    动作要点:将脚尖缓缓内勾,尽力使脚尖朝向自己,至最大限度时保持 5~10 秒,然后脚尖绷直下压,至最大限度时保持 5~10 秒,然后放松。
  • 动作名称:股四头肌静力收缩练习
    练习目的:维持下肢肌肉力量,预防肌肉萎缩。

在骨折术后 1~2 周时,患者痛苦相对减轻,可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床上健侧的主动活动和患肢不负重的被动活动,以增加肌肉力量与关节活动范围。如床旁站立、被动屈髋屈膝运动等。

  • 动作名称:髋膝关节被动活动度训练
    练习目的:逐渐恢复髋关节活动度。
    动作要点:双手抱住患侧膝关节下方,大腿和上肢共同发力,完成屈髋动作。

稳定型股骨颈骨折术后 3 个月左右,建议复查患处 X 线,若骨折断端处形成纤维连接即可开始患肢逐步负重下地。

股骨颈骨折术后功能障碍在康复治疗师的指导下可以做哪些康复训练?

康复训练的早期:

  • 伤后一周到两周。此时伤肢肿胀、疼痛、骨折断端不稳定,容易再移位。
    1. 康复训练的主要目的是,促进患肢的血液循环,以利消肿和稳定骨折。
    2. 康复训练的主要形式,是在关节不动的前提下,肌肉做有节奏的静力收缩和放松,即我们平时所说的绷劲和松劲,通过肌肉的等长收缩可以预防肌肉萎缩或粘连。
    3. 此期的康复训练,原则上除了骨折处上下关节不运动外,身体的其他部位均应进行正常的活动。

康复训练的中期:

  • 伤后两周至三个月(骨折的临床愈合期)。
    1. 此期康复训练的主要形式除继续做伤肢的肌肉收缩训练外,可在康复治疗师的帮助下,逐渐恢复骨折近端、远端未固定的关节的活动,并逐渐由被动活动转为主动活动,以防邻近关节的关节活动度下降。
    2. 在病情允许时,应尽早起床进行全身活动。此外,可配合理疗以达到消肿、化瘀并促进骨痂形成的目的。
  • 伤后 5~6 周:此时骨折已有足够的骨痂形成。
    1. 可进一步扩大活动的范围和力量,由一个关节到多个关节逐渐增加主动的关节屈伸活动,防止肌肉萎缩,避免关节僵硬。
    2. 累及关节面的骨折,常遗留较显著的关节功能障碍。因此,固定 2 周左右就开始关节面不负重的主动运动,运动后再予以固定。通过关节软骨面间的互相挤压和磨擦,可促进关节软骨的修复,并使其有较好的塑形,同时,可防止关节内粘连形成。

康复训练的后期:

  • 伤后 3 个月至 1 年以上,已达到临床愈合或已经去除外固定。
    1. 此时骨性骨痂已形成,X 线检查已显影,骨骼有了一定的支撑力,但大多存在邻近关节的关节活动度下降、肌肉萎缩等功能障碍。
    2. 康复训练的目的是,恢复受累关节的关节活动度、增强肌肉的力量,使肢体功能恢复。
    3. 康复训练的主要形式是,伤肢关节的主动活动和负重练习,使各关节迅速恢复到正常活动范围和肢体的正常力量。恢复期进行康复的同时可配合理疗及步态训练等。

股骨颈骨折多久能好?

一般快则 3 个月,慢则 6 个月痊愈,具体情况因人而异。

生活

股骨颈骨折术后功能障碍需要卧床休息吗?

视具体情况而定:

  • 内固定患者术后 1 个月至 3 个月复查,根据骨折愈合情况考虑下地活动;
  •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或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三天即可下地拄拐行走,保护期是三个月。

股骨颈骨折术后功能障碍能参加体育锻炼吗?

可以。

股骨颈骨折术后患者在系统康复,患病一侧与健康一侧双侧功能差异缩小,可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

股骨颈骨折术后功能障碍后平时需要注意什么?

  • 术后早期需要及时更换外固定,必要时还需要进行再次复位;
  • 负重训练的开始时间与训练强度,需要医生根据骨痂生长情况而决定,不宜过早负重;过早弃拐活动是导致股骨头坏死的普遍原因;
  • 关节置换术后最重要的是注意正确的使用,要避免深蹲、盘腿及内收等不安全动作,在正确使用的前提下,患者完全可以正常的生活;
  • 勤复查 X 线片,即使骨折愈合,也要追踪 3~5 年。骨折愈合后也可以发生股骨头坏死。 对于年轻人的股骨颈骨折,股骨头坏死风险尤其高。

股骨颈骨折术后功能障碍需要在饮食上注意什么?

  • 忌大量进补骨头汤。
  • 忌盲目补钙。
  • 忌不消化之物,应多吃利于消化通便的食物,忌食易胀气或不消化食物,宜多吃水果、蔬菜。
  • 忌糖:骨折后如过量食用糖类,可导致钙被大量损耗,不利于骨折患者的康复。
  • 忌少喝水。

股骨颈骨折术后功能障碍需要避免什么活动?

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半年内,髋关节不要做内收外展、屈曲过度,内外旋等髋部活动较大的动作,比如晚上睡觉时,两大腿内侧放置枕头;上厕所时使用坐便式马桶。

预防

股骨颈骨折术后能完全治愈吗?

可以治愈。

股骨颈骨折术后恢复好者可以治愈,但患病一侧可能会与健康一侧的肢体有轻微差别。

股骨颈骨折可以预防吗?如何预防?

可以预防:

  • 骨质疏松的老年人,尤其是女性,应该积极预防由骨质疏松导致的骨质量和密度下降。
  • 对于活动不便的老人,应该加强护理,防止摔伤。
  • 其他人群则应该避免发生高暴力撞击。
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