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鱼胆俗称鱼苦胆,即鱼的胆囊,可以分泌胆汁 [1]。
研究发现,鱼胆熟食、生吃、冲酒服均会导致中毒 [2]。古代医生多将鱼胆与其他药物配合使用,多用于外敷,而不是直接吃 [4]。
总体而言,鱼胆不建议食用。
鱼胆进食后 0.5 ~ 6 小时即会发病 [2]。
一般吞食 2~5 个 500 克鱼的鱼胆或 1 个 2000 g 鱼的鱼胆即可导致中毒,吞食 2500 g 鱼的鱼胆 2 个可导致中毒死亡 [1]。
鱼胆中的胆汁是导致人体中毒的主要原因。
胆汁中含有胆汁毒素、组胺、胆酸、氰化物等多种有毒物质,主要制毒的是胆汁毒素,耐热性强,不易被破坏。
胆汁进入消化道后,可引起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随血液循环,对其他器官造成损害,可造成中毒性肝炎、心肌炎、脑细胞损伤、部分血红细胞和肾组织发生溶血性破坏和变形坏死 [1]。
对人的危害主要以急性肾衰和肝损害为主,其次为胃、肠、心脏、脑等器官,病死率较高 [2]。中毒后急性肾衰竭的发生率为 55%~100%,致死率可占鱼胆中毒死因的 91.7% [3]。
医生主要根据以下内容诊断:
急救 [1,2]:
鱼胆中毒患者应前往医院急诊科就诊治疗。
分情况。
如果是杀鱼时鱼胆破了,仔细冲洗整条鱼是可以洗掉鱼胆里的毒素的。但是,鱼胆破了流出来的胆汁会使鱼肉带有苦味,可以先用清水将鱼肉清洗干净,再撒点纯碱,稍等片刻用水洗净即可 [7]。
但如果是在烹饪过程中鱼胆破了,最好不要食用,因为鱼胆毒素耐高温,很难被破坏。
鱼胆在杀鱼的时候最好去除,以防鱼胆中毒。尤其是鲤形目鲤科鱼。
不能。
由于古代的医学技术并不发达,所以很容易忽视鱼胆的毒性 [4]。科学家通过实验研究发现鱼胆可能有轻微的镇咳祛痰、降血压的作用,但效果并不明显。不要轻信偏方生吃鱼胆,得不偿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