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胆中毒
就诊科室:消化内科
词条作者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审核专家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简介
症状
病因
诊断
治疗
生活
预防
就诊
丁香医生审稿专业委员会同行评议通过
简介

鱼胆是什么?可以吃吗?

鱼胆俗称鱼苦胆,即鱼的胆囊,可以分泌胆汁 [1]

研究发现,鱼胆熟食、生吃、冲酒服均会导致中毒 [2]。古代医生多将鱼胆与其他药物配合使用,多用于外敷,而不是直接吃 [4]

总体而言,鱼胆不建议食用。

症状

鱼胆中毒会有什么症状?

  • 消化道症状。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少数伴有呕血、黑便。中毒 2 ~ 5 天会出现黄疸等肝功能异常症状,可持续 1~2 个月 [2]
  • 肾脏损害。轻者尿检异常,重者出现少尿、血尿、浮肿、腰痛等症状。
  • 循环系统损害。出现高血压、低血压甚至休克昏迷。
  • 神经系统。轻者出现头昏、头痛、嗜睡等症状,重者会出现昏迷、抽搐等症状 [1]
  • 血液系统。重者发生溶血,出现呕血、便血、鼻出血等症状。

鱼胆中毒多久会发病?吃多少会中毒?

鱼胆进食后 0.5 ~ 6 小时即会发病 [2]

一般吞食 2~5 个 500 克鱼的鱼胆或 1 个 2000 g 鱼的鱼胆即可导致中毒,吞食 2500 g 鱼的鱼胆 2 个可导致中毒死亡 [1]

病因

鱼胆对人有什么危害?

鱼胆中的胆汁是导致人体中毒的主要原因。

胆汁中含有胆汁毒素、组胺、胆酸、氰化物等多种有毒物质,主要制毒的是胆汁毒素,耐热性强,不易被破坏。

胆汁进入消化道后,可引起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随血液循环,对其他器官造成损害,可造成中毒性肝炎、心肌炎、脑细胞损伤、部分血红细胞和肾组织发生溶血性破坏和变形坏死 [1]

对人的危害主要以急性肾衰和肝损害为主,其次为胃、肠、心脏、脑等器官,病死率较高 [2]。中毒后急性肾衰竭的发生率为 55%~100%,致死率可占鱼胆中毒死因的 91.7% [3]

诊断

鱼胆中毒怎么诊断?如何急救?

医生主要根据以下内容诊断:

  • 询问患者食物史,确认是否食用过鱼胆。
  • 出现腹痛腹泻甚至绞痛等胃肠道症状。
  • 出现呕血、头晕、头痛、出汗等症状。

急救 [1,2]

鱼胆中毒患者应前往医院急诊科就诊治疗。

  • 催吐。用手或棉签、筷子刺激舌根部催吐,也可口服 1% 硫代硫酸钠进行催吐。
  • 洗胃。胆汁毒素可在胃内停留较长时间,无论进食多久都应该进行彻底洗胃,可用 0.02% 高锰酸钾溶液或者 0.5% 活性炭混悬液反复洗胃。
  • 保护胃黏膜。口服牛乳或生鸡蛋清 200 毫升,也可口服氢氧化铝凝胶 60 毫升。
  • 使用维生素 K 等止血药物治疗溶血和出血。
  • 保护肾功能。早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利于肾功能恢复。
  • 防治脑水肿。应用利尿剂等促进毒素排泄来防治脑水肿。
  • 对于身体脱水现象,应及时补液,以纠正脱水及电解质失衡。
  • 治疗过程中禁用对肝、肾不利的药物。

鱼胆破了,鱼还能吃吗?

分情况。

如果是杀鱼时鱼胆破了,仔细冲洗整条鱼是可以洗掉鱼胆里的毒素的。但是,鱼胆破了流出来的胆汁会使鱼肉带有苦味,可以先用清水将鱼肉清洗干净,再撒点纯碱,稍等片刻用水洗净即可 [7]

但如果是在烹饪过程中鱼胆破了,最好不要食用,因为鱼胆毒素耐高温,很难被破坏。

治疗

鱼胆中毒怎么治疗?

鱼胆中毒没有特效解毒药,医生会根据患者情况对症处理。

image

生活

鱼胆应该怎么处理?

鱼胆在杀鱼的时候最好去除,以防鱼胆中毒。尤其是鲤形目鲤科鱼。

鱼胆生吃可以明目降火吗?

不能。

由于古代的医学技术并不发达,所以很容易忽视鱼胆的毒性 [4]。科学家通过实验研究发现鱼胆可能有轻微的镇咳祛痰、降血压的作用,但效果并不明显。不要轻信偏方生吃鱼胆,得不偿失。

预防

鱼胆中毒怎么预防?

  • 不食鱼胆、宰杀鱼时将鱼胆去净。
  • 如需用鱼胆治病,应谨遵医嘱,切勿过量。
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