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毒蜂蜜中毒
就诊科室:消化内科
词条作者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审核专家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简介
症状
病因
诊断
治疗
生活
预防
就诊
丁香医生审稿专业委员会同行评议通过
简介

有毒蜂蜜是什么?

有毒蜂蜜是指含有有毒、有害成分,食用后会对产生健康损害的蜂蜜 [1]

主要有以下三种:

  • 有毒植物的花分泌的花蜜或花粉中含有有毒物质,被蜜蜂采集后加工形成的蜂蜜;
  • 本身无毒的蜂蜜被有毒有害物质污染形成的有毒蜂蜜,如用不干净的容器储存的蜂蜜;
  • 本身无毒的蜂蜜因储存不当或包装不良,使其本身发生腐败变质而产生毒性的蜂蜜。

以上三种情况的蜂蜜均为有毒蜂蜜,但通常我们所说的有毒蜂蜜是指第一种,其又称之为有毒野生蜂蜜或有毒生鲜蜂蜜。

有毒蜂蜜中毒是什么?

有毒蜂蜜中毒是指食用有毒蜂蜜后呈现出一系列中毒症状的现象 [2],是生活中比较常见的食物中毒事件之一。

有毒野生蜂蜜中毒是有毒蜂蜜中毒中最常见的一种,具有明显的地区性,中毒事件主要集中在南方地区,包括云南、广西壮族自治区、湖北、福建、重庆市等,其中以云南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最多 [3]

症状

有毒蜂蜜中毒后会出现哪些症状?

有毒蜂蜜中毒的症状表现多样,主要与蜂蜜中所含有的有毒物质成分有关,按有毒蜂蜜的类型来看,主要表现为以下 3 种 [2,3,4]

  • 有毒野蜂蜜中毒:中毒初期有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消化道症状,还可能同时感到头晕、使不上力气、四肢麻木等。轻度中毒患者仅有口干、嘴巴发麻、食欲减退等症状;中毒严重者可能出现脉搏加快、心慌、肝大和肾区疼痛等情况,最后还可能昏迷和呼吸困难等。
  • 有毒有害物质污染的蜂蜜中毒:多见于重金属和药物污染,常表现为慢性中毒症状,中毒症状会因为重金属和药物的品种而表现不一样。
  • 腐败变质的蜂蜜食物中毒:主要表现为消化道症状,常表现为恶性呕吐、腹痛、腹泻等。

有毒野生蜂蜜中毒后多久会出现症状?

有毒野生蜂蜜中毒通常潜伏期较短,最短在 25~40 分钟内就会有中毒症状,较长为 7 天或更长,一般为 1~2 天 [4,5]

中毒后出现症状的快慢以及中毒的严重程度主要与有毒野生蜂蜜食用量有关,食用量大的患者病程长、病情严重,甚至会有生命危险。

病因

有毒野生蜂蜜中毒的原因是什么?

有毒野生蜂蜜中毒的原因是蜜蜂采集的花粉或花蜜中含有天然的有毒成分,经蜜蜂加工酿造之后形成了有毒蜂蜜,被人食用后引起中毒 [2]

自然界中有些植物是有毒的,一般来说,有毒植物的花粉都有毒,常见的如雷公藤、博落回和秋海棠等(具体植物种类见下文)。当蜜蜂采集来自有毒植物的花蜜或花粉时,采集到的蜂蜜就会含有对应的毒性物质 [3]

有毒野生蜂蜜中毒在哪个季节多见?

有毒野生蜂蜜中毒多发生在夏季,6~8 月份。

这是因为在夏季,许多花期为春天的植物都已凋谢,花期为秋天的植物还没开花,但却有很多有毒植物开花流蜜。蜜蜂为了群体的生存,在没有其他蜜源可以采集的情况下,也会采食有毒植物的花蜜或花粉,导致有毒蜂蜜的产生。

有毒野生蜂蜜中毒可能由哪些有毒植物导致?

研究发现,我国可导致有毒野蜂蜜中毒的植物主要有:雷公藤、博落回、藜芦、秋海棠、钩吻、莨菪、喜树、八角枫、羊踯躅、曼陀罗(洋金花)、狼毒、乳浆大戟、乌头和油茶等 [6,7]

诊断

有毒野生蜂蜜中毒如何诊断?

有毒野生蜂蜜中毒的诊断会关注如下几点 [6,8]

  • 发病前有食用过野生蜂蜜;
  • 出现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头晕等中毒症状;
  • 采集病人食用剩余的蜂蜜样本和病人呕吐物,利用液相色谱 - 质谱联用仪 LC-MS 检测其中所含有毒成分,若检出,即可确诊。
治疗

有毒野生蜂蜜中毒应该挂哪个科?

有毒野生蜂蜜中毒病情发展迅速,一般需赴急诊科就诊。

有毒野生蜂蜜中毒如何急救与治疗?

主要有以下几点 [2,4]

  • 食用蜂蜜后出现不适,应立即停止服用蜂蜜,催吐后尽快前往医院。
  • 医院急救一般采用输液、对症治疗等综合手段。
  • 中毒严重者,可按医嘱选择下面的方法对症处理:急救早期可以催吐,用淡盐水或高锰酸钾液洗胃,以清除胃中的有毒蜂蜜;早期急救完成后,可口服硫酸镁,或使用硫酸钠导泄或灌肠,加速有毒物质的排出。

image

生活

蜂蜜该如何安全选购?

首先,不要随便尝试所谓「深山老农」采收的「野生蜂蜜」「土蜂蜜」。

蜂农散户兜售的蜂蜜,存在很大的食用风险,应尽量在正规超市或商店购买正规品牌的蜂蜜产品,质量和安全都有保障。

其次,有毒野生蜂蜜色泽较深或呈棕色糖絮状,有苦味或涩味,而正常蜂蜜的颜色为水白色、浅琥珀色或深琥珀色,呈甜润清爽的味道 [5]。因此,如果自行在蜂场购买蜂蜜,一定要先观察蜂蜜颜色,并简单尝一下味道是否正常。

蜂蜜该如何安全储存?

需注意以下几点:

  • 购买后的蜂蜜应该用玻璃瓶、瓷缸等容器储存。蜂蜜是一种酸性粘稠液体,对金属以及塑料桶具有腐蚀作用,长期存放会使金属或塑料容器中的有害物质溶出,污染蜂蜜。
  • 装蜂蜜的容器,要用流水洗刷干净,晾干后再装蜂蜜。
  • 注意密封保存,避免吸水发酵或微生物污染,造成腐败变质。
  • 储存时要保持室内干燥、通风、无阳光直接照射,有条件的可以放在冰箱低温保存。
预防

有毒蜂蜜中毒该如何预防?

目前对有毒蜂蜜中毒尚无特效疗法,如处理不当,病死率较高,故做好预防工作十分重要。具体预防措施如下:

  • 加强食品安全学习:消费者应多渠道积极主动的学习有毒蜂蜜中毒的相关知识,提高自身食品安全素养,避免食物中毒的发生。
  • 加强防范:尽量购买正规蜂蜜,不购买蜂农散户兜售的土蜂蜜或野生蜂蜜。为确保安全,初次食用某种蜂蜜应尽可能少吃,逐渐增量,一旦发现异常要立即停止食用,并及时就医。
参考资料
监制:田达玮,曹梦琪
[1] 姚海春, 姚京辉, 陈云. 有毒蜜粉源植物的人蜂中毒机理及防治[J]. 蜜蜂杂志, 2011, 31(4):38-40.
[2] 姚海春, 姚京辉, 陈云. 蜂蜜中毒机理及防治原则[J]. 蜜蜂杂志, 2012, 32(12):3.
[3] 郑亚杰, 刘秀斌, 林莉,等. 蜂蜜中植物源性毒性成分的研究进展[J]. 食品科学, 2019, 40(003):307-316.
[4] 孙长颢, 凌文华, 黄国伟, 等.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M].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8, 4:312.
[5] 购买蜂蜜需看采花季[J].祝您健康,2011(03):49.
[6] 陈宏标, 张永杰, 吴生根,等. 2014年福建省某村庄一起野蜂蜜食物中毒事件调查[J].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2016, 28(3):4.
[7] 闫玉浛,杨永.蜂蜜中毒现状分析及预防相关研究概述[J].食品工程,2016(03):4-6+31.
[8] 梅良英,宋晓佳,吴杨,刘小红,彭飞,郏自明,付少华,闻胜,樊柏林,官旭华.湖北某地一起食用生鲜蜂蜜中毒致死事件的原因调查[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17,28(03):113-116.
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