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卡鱼中毒
就诊科室:消化内科
词条作者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审核专家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简介
症状
病因
诊断
治疗
生活
预防
就诊
丁香医生审稿专业委员会同行评议通过
简介

雪卡鱼是什么鱼?

雪卡鱼并不是某一种鱼,而是指体内含有雪卡毒素的草食性和肉食性鱼类,因这些鱼类多栖息在珊瑚周围,又被称为深海珊瑚礁鱼 [1]

雪卡鱼主要集中在南纬 35° 至北纬 35° 之间的热带、亚热带海域。美国主要见于夏威夷、弗罗里达州、加勒比海沿海地区,我国主要分布在广东、台湾、南海诸岛及东海南部 [2,3]

雪卡鱼中毒是指什么?

雪卡鱼中毒又称雪卡毒素中毒,泛指因食用热带、亚热带生活在珊瑚礁周围和近岸的有毒鱼类(除河豚鱼外)而引起的中毒 [4]。近几十年来,在世界范围内平均每年发生的雪卡鱼中毒人数达 5 万多人。

症状

雪卡鱼中毒后会出现哪些症状?

雪卡鱼中毒后可先后表现为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和神经系统症状 [3]

  • 消化系统症状
    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类似胃肠炎症状。

  • 心血管系统症状
    主要表现为血压过低、心脏搏动减慢或加速,严重者会呼吸困难甚至瘫痪。

  • 神经系统症状
    主要表现为唇、舌、咽喉发麻或有针扎感,头痛、关节痛、听觉和视觉模糊,失去平衡等症状,其中神经系统最典型的特征为「温度感觉倒错」,即当触摸热的东西会感觉冷,把手放在水中会有触电或摸干冰的感觉,这一特点可以用于区分其他疾病。

雪卡鱼中毒后多久会出现症状?

雪卡鱼中毒一般经过 2~10 小时,甚至 30 小时的潜伏期,便会出现上述临床症状。病程一般为 2~3 周,严重者需几个月才能恢复 [5]

雪卡鱼中毒症状的潜伏期、严重程度及持续时间主要取决于食物的摄入量,所含毒素的成分和个体的敏感性。如果吃的越多、毒性越高,则潜伏期越短、中毒症状越严重、持续时间越长。

病因

雪卡鱼中毒的原因是什么?

雪卡鱼中毒的原因是因为深海鱼中含有「雪卡毒素」,经人体食用后才引起中毒。

雪卡毒素不是鱼类本身就有的,属于获得性毒素,是由于鱼类生长环境的海洋礁石、珊瑚区域的海藻所产生的。深海珊瑚礁周围的小鱼吃下有毒海藻后,大鱼再吃下小鱼,毒素随之富集在大鱼身上,这样就通过食物链把毒素传播开来 [6]

雪卡毒素具有什么特点?

雪卡毒素具有非均匀分布、毒性多样、性质稳定的特点 [3]

  • 非均匀分布
    雪卡毒素通常在内脏和生殖腺含量最高,在肌肉和骨骼中含量相对较低。研究显示,有毒新西兰鲷鱼的肝脏中毒素含量比肌肉高 50 倍,有毒海鳝肝脏中毒素含量比肌肉高 100 倍 [7]

  • 毒性多样
    雪卡鱼含毒量与鱼的组织部位、鱼的大小、活动海域和深度、气候异常变化等因素有关。雪卡毒素按其含毒量可分为四种:

    • 猛毒:如吃有毒鱼肉 200 克即可死亡;
    • 强毒:产生严重的运动神经麻痹,不能起立;
    • 轻毒:产生轻度感觉麻痹或运动麻痹;
    • 微毒:症状极轻或不显示毒性。
  • 性质稳定
    鱼体内所含有的雪卡毒素属于神经毒,耐热,无色无味,不易被胃酸破坏,即使经过冰冻、干燥、煮、蒸后再食用,仍可中毒。

雪卡鱼中毒可以由哪些鱼类导致?

雪卡鱼中毒的主要由于食用热带、亚热带海鱼所导致的。

通常雪卡毒素仅限于热带和亚热带海区珊瑚礁周围吃剧毒海藻和珊瑚碎屑的鱼类,特别是刺尾鱼、鹦嘴鱼等及捕食这些鱼类的肉食性鱼类,如海鳝、石斑鱼、沿岸金枪鱼等 [3]

目前已知能够蓄积雪卡毒素的深海珊瑚礁鱼约有 400 多种,我国常见的品种包括老虎斑、东星斑、老鼠斑、青斑、西星斑、杉斑、苏眉鱼、红斑、芝麻斑、泥猛鱼和龙趸等十多个品种 [8]

诊断

雪卡鱼中毒如何诊断?

雪卡鱼中毒的诊断主要依据患者的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进行展开 [9]:

  1. 发病前有进食深海鱼的历史;
  2. 出现上述的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症状,尤其是表现出特征性「温度感觉倒错」;
  3.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或酶免疫测定法检测患者剩余食物、呕吐物样品,若检出,即可确诊。
治疗

雪卡鱼中毒应该挂哪个科?

雪卡鱼中毒后病情进展迅速,应尽快前往急诊科就诊。

雪卡鱼中毒如何治疗?

雪卡鱼中毒目前无特异性抗毒素治疗方法,主要为对症治疗 [10]

  1. 早期患者可催吐、洗胃、导泄以清除尚未吸收的毒素,同时可开展补充血容量、纠正电解质平衡、镇痛等对症治疗。
  2. 患者可在补足血容量的基础上适量用 20% 甘露醇静滴,能缓解神经系统症状,静脉注射 10% 葡萄糖酸钙也有此效果。
  3. 冷热觉颠倒者应该给予温热饮料,并补充 B 族维生素。

image

生活

雪卡鱼中毒患者在生活中需要注意什么?

雪卡鱼中毒患者在生活中应当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饮食清淡,少食用刺激性食物。由于雪卡毒素对胃肠道的刺激和洗胃的刺激,大部分患者都有胃疼或胃肠不适舒服的感觉。应该少食多餐,选择质地软、易消化的食物,如米汤、稀粥、面条,勿食腥、辣、煎、炸、生冷食品。
  2. 6 个月内尽量避免食用深海鱼。雪卡鱼中毒后机体并不产生免疫作用,甚至对中毒更加敏感,有时甚至食用含有含量极低的毒素的雪卡鱼也有可能导致中毒的发生。
  3. 避免饮酒,以免使中毒症状复发。

雪卡鱼应该如何食用?

雪卡鱼为深海鱼,肉质鲜美但有食用风险,为尽量减少雪卡鱼中毒事件的发生,应尽量遵循以下建议:

  1. 避免食用 1.5 千克以上的深海鱼。雪卡鱼中的毒素主要是通过食物链的生物富集作用积累的,大鱼体内的毒素往往较多。
  2. 加工处理尽量去除内脏、卵巢。雪卡鱼的毒素主要分布在内脏和卵巢。
  3. 食用前将雪卡鱼放养 15 天左右,有助于其毒素的自然排出,减少中毒的机会。
  4. 不同时喝酒,容易加重中毒的症状。
预防

雪卡鱼中毒如何预防?

雪卡鱼中毒的预防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加强鱼类的管理:各餐饮经营单位应该尽量不购买较大的深海鱼类,尽可能不向消费者提供深海鱼类产品,尤其是深海珊瑚鱼。
  2. 做好预防雪卡鱼中毒和饮食健康宣教:通过广播电视等多种途径向消费者宣传雪卡鱼及其食用的相关知识,预防食物中毒的发生;对病人进行饮食宣教,是预防雪卡鱼中毒及症状复发的有效措施。
  3. 一旦有该中毒的发生,应及时在各大媒体发布食品安全预警通告。
参考资料
监制:田达玮,曹梦琪
[1] 张紫虹,胡帅尔,王凤岩,董活波,杨美玲,黄俊明.2种检测方法检测雪卡毒素中毒小鼠体温的比较研究[J].华南预防医学,2018,44(03):291-294.
[2] 廖清高,隋敏生,陈纪平.暴发性雪卡毒素中毒59例[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5(08):663-666.
[3] 李春媛,周玉,张磊,沈庆丰.西加毒素的研究概况[J].上海海洋大学学报,2009,18(03):365-371.
[4] Habermehl G G ,  Krebs H C ,  Rasoanaivo P , et al. Severe ciguatera poisoning in Madagascar: A case report[J]. Toxicon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on Toxinology, 1994, 32(12):1539-42.
[5] 伍志祝.41例雪卡毒素中毒病人的临床救治及护理[J].现代临床护理,2005(04):40-41+79.
[6] 刘志新,韦海潮,林振,章小兵,宋志彬,伍业星,孟景晔,谭向红.群体性雪卡毒素鱼中毒的临床研究[J].中国热带医学,2006(09):1689-1691.
[7] Pottier I ,  Vernoux J P ,  Lewis R J . Ciguatera Fish Poisoning in the Caribbean Islands and Western Atlantic[J]. Reviews of Environmental Contamination and Toxicology, 2001, 168:99-141.
[8] 林华娟,陈晓,路垚.广东省由天然毒素导致的水产安全问题分析[J].海洋环境科学,2013,32(03):475-480.
[9] 徐建浦,陈建江,乔学权.我国口岸首例雪卡毒素中毒事件处置[J].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2019,42(02):151-152.
[10] 刘若丹,刘新民.雪卡毒素中毒15例临床观察[J].广西医学,2005(04):508-509.
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