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常见。
桡骨骨折术后功能障碍的出现主要还是由于康复训练介入不及时,或未进行康复训练引起的。大部分人群的理念是「伤筋动骨 100 天」,认为术后只需要养着就可以,但这往往会引起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
桡骨骨折术后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肘、腕关节活动度不足(屈伸及前臂旋转活动受限)、肌力不足、关节周围肿胀、疼痛明显等,也可出现由于制动时间较长引发的邻近关节活动受限。
有关系。
年龄越大,骨量越低,患骨质疏松的可能性越高,加上跌倒风险较高,更容易发生低能量造成的桡骨骨折。
在年龄较大的人群中,女性(尤其是绝经后女性)桡骨骨折的发生率高于男性。对于年轻人来说,喜欢从事接触性运动(足球、橄榄球等)以及爱好骑车骑马的人群,桡骨骨折的发生率更高。
桡骨骨折术后功能障碍的产生原因有很多,包括手术时机选择、手术操作方式、骨折程度、周围软组织的损伤程度、血运情况和患者自身条件等,也与术后患者进行康复训练的时机与依从性密切相关 [2]。
外固定时间长,缺乏早期正确的康复训练,是桡骨骨折术后功能障碍的重要因素。
桡骨骨折术后功能障碍的评估主要从关节活动度、肌力、围度等方面进行,通过健、患侧对比,来判断是否存在功能障碍。
关节活动度:
桡骨小头骨折:可靠墙站立,上臂尽量贴紧墙面,双侧同时屈肘、伸肘,观察两侧活动度是否一致。
双手各握一支笔,屈肘,观察旋前(手心向下旋转)、旋后(手心向后旋转)角度是否一致。
桡骨远端骨折:坐于桌子前,前臂置于桌面上,腕关节伸出桌面,双侧同时屈腕、伸腕、尺偏(偏向小指一侧)和桡偏(偏向拇指一侧),观察两侧活动度是否一致。
双手各握一支笔,观察旋前(手心向下旋转)、旋后(手心向后旋转)角度是否一致。
注意事项:在进行关节活动度评估时,可同时评估是否有疼痛出现,以及疼痛的部位和程度等。还需要评估未受累关节的活动度是否一致。
肌力:观察患侧是否有无力感,观察健、患侧是否能拿动同样重量的物体等。
围度:用软尺分别测量健、患侧:绕关节一圈、关节上 10 cm、关节下 10 cm 的围度,其中若绕关节一周的围度大于健侧,可认为存在肿胀。
除此之外,还需要在日常生活动作中进行评估,包括穿脱衣服和自我照顾的能力等。
以上症状并不意味着确诊,确诊需要临床的综合判断。如果症状持续存在,请及时到专业机构就诊,由医生或康复治疗师诊断是否患病。
桡骨骨折术后功能障碍应去「康复医学科」就诊,在医生评估后,尽早进行康复训练。
桡骨骨折术后当天即可以活动未受累关节,包括张手 - 握拳练习,以及在保护下尽早进行未受累关节的活动。受累关节还需要遵医嘱进行固定保护。
早期不建议。
早期不当的按摩可能会加重手术部位的炎症渗出,造成关节肿胀。此外,桡骨小头骨折术后按摩不当可能会导致肘关节异位骨化,影响关节活动度的恢复。
但在康复中后期若出现活动受限问题,可以进行肩关节、肘关节的肌筋膜手法治疗,松解受限关节周围软组织,有助于恢复关节活动度。
可以做。
桡骨骨折术后早期可进行冰敷。冰敷在家中可完成,术后早期皮温高于健侧、肿胀及康复训练后,冰与水的比例 1:1 装于冰袋中,排出空气,于手术部位冰敷 15 min。
康复期可以增加红光来促进伤口愈合。经皮神经电刺激疗法(TENS 疗法)也可用于疼痛管理,但需要在医院进行,并避开钢板等内固定的位置,以避免电流导热烫伤。
注意事项:除了冰敷之外,具体的理疗项目选择需要在康复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必须要做康复训练。
桡骨骨折术后功能障碍的主要因素就是康复训练介入不及时,尽可能早地介入康复,可以避免出现功能障碍,缩短恢复时间,最大限度地提升肢体功能。
桡骨小头骨折术后 [3]
术后 0~2 周:
夹板或支具固定(2~8 周,时间长短遵医嘱,依照骨折愈合情况而定)。
抬高患肢、休息、冷敷、加压(冷敷在练习后进行,15min)
肩、腕、手(未受累关节)的主动活动
肘关节被动 - 辅助主动活动:
短暂去除夹板进行。仰卧位,患侧肘关节下放置薄软垫,健侧手握在患侧腕关节处,在无痛范围内缓慢带动患侧肘关节进行屈、伸活动;同时,在屈肘 90° 的位置,可利用健侧带动患侧缓慢进行旋前、旋后活动。
注意事项:在开始肘关节活动范围和前臂轻度关节活动练习之前,必须通过骨性愈合或手术固定保证骨折的稳定,获得医师认可。并且在无痛范围内缓慢进行,在末端可保持 10 秒,切勿反复多次练习。
术后 2~8 周:
术后 8 周之后:
继续之前的练习,目标达到健侧关节活动度。
肌力练习:目标达到健侧力量。
D.28 肱二头肌抗阻练习
D.29 肱三头肌抗阻练习
D.23 前臂旋前-旋后抗阻练习
注意事项:抗阻肌力练习要循序渐进,逐渐增加负重,并在无痛范围内的最大关节活动范围内进行。
功能活动:最大程度地进行日常生活活动、工作、和娱乐活动。
桡骨远端骨折 [3]
术后 0~6 周
夹板或支具固定(2~8 周,时间长短遵医嘱,依照骨折愈合情况而定)
抬高患肢、休息、冷敷、加压(冷敷在练习后进行,15 min)
肩、肘、手(未受累关节)的主动活动
E.5 肩关节活动度练习
E.40 肘关节活动度练习
E.29 指浅屈肌肌腱滑动练习
E.28 指深屈肌肌腱滑动练习
E.26 拇长屈肌肌腱滑动练习
E.41 拇长伸肌肌腱滑动练习
D.3 间歇握拳
经医师同意后,可在无痛范围内进行前臂的旋前 - 旋后的轻度练习。D.33 卧位或坐位下肘关节辅助主动下轻柔主动旋前、旋后运动
腕关节活动:
E.19 腕关节辅助屈伸练习
E.9 腕关节尺偏练习
E.10 腕关节桡偏练习
注意事项:在开始腕关节活动练习之前,必须通过骨性愈合或手术固定保证骨折的稳定,获得医师认可。并且手法轻柔、缓慢,尽量在无痛范围内进行。
术后 6~8 周
保护:根据骨折稳定性和骨性愈合情况并遵循医嘱去除夹板。
训练后进行冷敷。
腕关节和前臂的活动:开始进行腕关节和前臂的主动关节活动度练习。
E.4 腕关节屈伸练习
E.9 腕关节尺偏练习
E.10 腕关节桡偏练习
E.42 屈肘 90 度且上臂贴近身体时前臂的旋转练习,防止肩关节代偿前臂旋转。
力量练习:
E.18 手指力量抗阻练习
E. 8 抓球练习
E.17 屈腕肌静力收缩练习
E. 32 前臂旋前肌群静力性练习
E. 33 前臂旋后肌群静力性练习
也可进行未受累关节的抗阻练习,以维持肌肉力量。
轻度功能活动:可进行精细动作协调性练习,如小物品操控、书写和打字等。恢复正常活动和日常生活活动,如进食、穿衣、处理个人卫生问题。
术后 8 周后:
继续第二阶段的练习,目标达到健侧腕关节活动度。
力量训练:
D.22 抗阻屈腕-伸腕练习
E.1 腕关节抗阻尺偏训练
E.13 腕关节抗阻桡偏训练
D.23 前臂旋前-旋后抗组练习
E.53 捏橡皮泥训练
注意事项:抗阻肌力练习要循序渐进,逐渐增加负重,并在无痛范围内的最大关节活动范围内进行。
功能活动:可进行日常活动动作以及与工作相关的功能活动,以便最大程度地恢复功能、工作和运动。
D.16 拧毛巾训练
E.23 拧瓶盖练习
D.40 功能性 / 工作模拟训练
注意事项:以上的康复训练为普遍使用训练,在实际应用时还需要结合个人情况,在医师允许下进行。若康复训练中出现任何状况(如疼痛难忍、进阶困难、麻木、肿胀严重等),需及时复诊。
需要。
桡骨骨折术后早期需要保持手术关节的相对固定保护,但未受累关节需要尽早活动,以防止僵硬,出现功能障碍。在医师允许后,也要尽早进行手术关节的活动,避免出现关节挛缩。
不建议在桡骨骨折术后骨折刚愈合就进行有上肢参与的体育锻炼。
因为体育锻炼尤其是上肢参与较多的体育锻炼,对肘关节和腕关节的负荷较大,并且运动中不能避免外力的冲击。刚愈合的骨折部位和其周围的软组织还不能承受上肢参与较多的体育锻炼的负荷水平。
可以先从轻便一些的活动开始,逐渐增加强度。
按照骨折不同时期进行饮食调护:
桡骨骨折术后 6~12 周内避免患侧上肢举重物;避免手术关节负荷过大,减少快速、冲击类动作。
可以。骨折发生后的及时正确处理,有助于进一步损伤的预防,对术后恢复十分重要。
在桡骨骨折术后当天进行未受累关节的主动活动,避免手术部位制动时间较长出现的代偿性关节僵硬;手术关节的活动在医师允许后,也要尽早和科学地进行,预防出现手术关节僵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