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足肌腱炎
就诊科室:骨科
词条作者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审核专家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简介
症状
病因
诊断
治疗
生活
预防
就诊
丁香医生审稿专业委员会同行评议通过
简介

鹅足肌腱炎是什么?

鹅足是个俗称,指的是位于膝关节内侧,缝匠肌(Sartorius teodon)、股薄肌 (Gracilis tendon) 和半腱肌 (Semitendinosus tendon) 在胫骨(小腿骨)平台远端内侧的肌腱附着区域,具体部位在小腿近端前内侧远端 3~5 厘米处,由于形似鹅的脚掌,因此被称为鹅足肌腱(Pes anserinus,拉丁语中是鹅足的意思)。

鹅足滑囊 (Brusa) 位于鹅足肌腱之下、内侧副韧带之上,鹅足滑囊与膝关节内不相通。鹅足滑囊的作用是通过减少鹅足肌腱与周围组织的摩擦,来保证膝关节屈伸活动自如。

鹅足肌腱炎是一种因过度使用损伤导致的疾病,特征为膝关节内侧疼痛。由于膝关节反复屈伸,鹅足肌腱与鹅足滑囊过度摩擦,导致肌腱或滑囊发炎,二者常同时存在。

由于鹅足肌腱与鹅足滑囊的解剖位置很接近,所以目前临床上对鹅足肌腱炎与鹅足滑囊炎的鉴别比较困难,发病时一般进行保守治疗。

症状

鹅足肌腱炎有哪些症状?

  • 患者一般无外伤史、慢性起病,曾参与需要膝关节反复长时间屈伸的运动,如:长跑、骑自行车;
  • 膝关节内侧(小腿近端前内侧远端 3~5 厘米处)针刺样疼痛、压痛,滑囊发炎时局部伴有肿胀,患处皮肤温热、温度升高;
  • 症状通常与活动有关,起身站立、半蹲位时可能会引发疼痛,长时间站立、行走、上下楼梯、下蹲时会加重疼痛。主动屈曲膝关节加重症状,而完全伸直膝关节缓解症状;
  • 膝关节无力、发软,活动范围减小。
病因

鹅足肌腱炎好发生于哪些人群?

  • 老年人:鹅足肌腱炎好发于 50~80 岁的老年人;
  • 超重和肥胖的女性:中国成人的超重定义为 24.0 kg/㎡ ≤ BMI < 28.0 kg/㎡,肥胖定义为 BMI ≥ 28.0 kg/㎡;
  • 运动员:最常见于长跑、自行车、足球、篮球等膝关节负荷大的运动员。

鹅足肌腱炎有哪些风险因素?

目前该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 超重女性:女性较宽的骨盆或膝关节内扣的解剖结构容易使应力集中在鹅足肌腱处;
  • 运动:需要膝关节反复屈伸、变向的运动,使缝匠肌、半腱肌和股薄肌过度使用,鹅足肌腱与滑囊反复摩擦,如:长跑、自行车、跳舞、足球、篮球;
  • 疾病:鹅足肌腱炎与关节退变有关,退行性膝骨关节炎合并鹅足肌腱滑囊炎的发生率为 75%。糖尿病也是该病的易患因素之一,24%~34% 的 2 型糖尿病病人患有双侧鹅足肌腱滑囊炎 [1]。此外,导致膝关节内侧不稳定的疾病也与鹅足肌腱炎有关,如:前交叉韧带损伤、半月板损伤、内侧副韧带损伤;
  • 生物力学异常:膝关节外翻过度(即内扣姿势)、扁平足、股四头肌(大腿前侧肌肉)弱、鹅足肌肉和腘绳肌(大腿后侧肌肉)紧张都是鹅足肌腱炎的内在风险因素;
  • 训练错误:短时间内进行过多训练、训练强度突增或训练方式突然改变,导致肌腱负荷超载;
  • 单独的滑囊炎可能与外伤有关,如:大腿内侧受到钝物碰撞或击打。
诊断

鹅足肌腱炎如何诊断?

  • 鹅足部位特征性的疼痛和压痛是诊断本病的主要依据;

  • 疼痛位于膝关节内侧,并可沿小腿内侧延伸,沿着鹅足肌腱触诊出现疼痛。

鹅足肌腱炎什么情况下需要去医院?

当疼痛剧烈、不能缓解,严重影响走路、上下楼、下蹲等功能,导致患者不能正常生活和训练时,需要去医院或运动康复中心检查治疗。

鹅足肌腱炎需看什么科?

  • 医院的运动医学科、康复医学科、骨科;
  • 运动康复中心。

鹅足肌腱炎需要做影像学检查么?

需要。

通常结合病史、症状以及体征可以对鹅足肌腱炎做出诊断。影像学检查常用来排除其他潜在原因,有助于鉴别损伤组织、判断损伤程度:

  • 超声检查可以鉴别鹅足肌腱炎和鹅足滑囊炎,提高注射治疗的成功率;
  • MRI 检查有助于鉴别膝关节其他软组织损伤;
  • X 线可用于排除胫骨应力性骨折。

鹅足肌腱炎和其他膝关节内侧疼痛如何鉴别?

除了鹅足肌腱炎之外,引起膝关节内侧疼痛的常见损伤还包括:退行性骨关节炎、内侧半月板损伤、内侧副韧带损伤等。

不同损伤具有不同的临床表现,鹅足肌腱炎也可能与这些损伤并存。

通过影像学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

  • 鹅足肌腱炎疼痛往往局限在膝关节内侧间隙远端 3~5 cm 的区域;
  • 退行性骨关节炎好发于老年人,压痛较为广泛,还伴有关节肿胀、晨僵、关节变形的症状;
  • 内侧半月板损伤的压痛部位,位于膝关节内侧间隙(关节缝)的后缘;
  • 内侧副韧带损伤有膝关节扭伤史,一般为急性发病,曾经扭伤过膝关节,膝关节侧方应力试验阳性。
治疗

鹅足肌腱炎多久可以恢复?

具体恢复时间因人而异。

鹅足肌腱炎有自愈倾向,不治疗的话,患者可能需要几个月的时间痊愈(复发率高)。如果进行康复治疗,一般需要 6~10 周恢复。

鹅足肌腱炎如何治疗?

大多数鹅足肌腱炎患者经保守治疗可以康复痊愈。

急性期患者可通过活动调整、药物、冰敷、贴扎、支具等方法消炎止痛,待症状缓解后,再通过运动疗法改善下肢力线,控制膝关节过度外翻,恢复膝关节的灵活性和稳定性,循序渐进地重返生活和训练。

鹅足肌腱炎可以吃药么?

患者可以在医师地指导下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如布洛芬)。

应注意的是,虽然吃药可以缓解疼痛,但患者不能通过长期服药止痛来参加训练和比赛。运动中疼痛被掩盖,可能会增加损伤风险,患者应在症状缓解后进行康复训练。

鹅足肌腱炎如何贴扎?

肌内效贴是一种不含药物的弹性贴布,通过不同技巧将其直接贴扎在皮肤上,具有加速淋巴回流促进消肿、放松或加强肌肉以及改善本体感觉的作用。

这里介绍一种贴扎方法,需要使用 2 条贴布,患者弯腿进行贴扎:

将第一条贴布两端中间剪开,在疼痛明显处采用 X 形痛点贴扎,不施加任何拉力;将第二条贴布起点贴在小腿骨前内侧,不施加任何拉力,沿大腿内侧向上贴于皮肤表面。

鹅足肌腱炎做哪些理疗有助于恢复?

推荐使用电疗、超声波、冲击波。

患者配合理疗能减轻疼痛肿胀、缓解肌肉痉挛、加快愈合,理疗应该结合康复训练来获得更持久的功能改善效果。

患者也可以居家理疗:

  • 急性期(患处红、肿、热、痛时)使用冷疗消炎镇痛,如:冷敷和冰按摩;
  • 慢性期(患处没有红、肿、热、痛时)使用热疗加速愈合,如:热毛巾、暖宝宝、电暖宝等;一定要记清楚,急性期禁止任何热疗方法。

鹅足肌腱炎急性疼痛期做什么可以缓解症状?

  • 调整活动:疼痛期可适当休息,避免进行高冲击力运动以及导致症状加重的活动,如:跑步、跳跃、爬山、爬楼梯等活动。可以选择椭圆机、滑雪机等低冲击力运动。急性疼痛期间,上肢、腰腹、健侧腿可正常训练;

  • 冷疗:可采用冰敷法或冰按摩法限制炎症反应、缓解疼痛,特别是在活动后患者应及时冷疗。

    • 冰敷法:将冰水混合物置于冰袋或塑料袋中,在疼痛部位盖一层薄枕巾后,将冰袋用弹性绷带缠绕几圈后,固定在膝关节内侧,冰敷 15~20 分钟,每天冰敷 3~4 次;

    • 冰按摩法:使用市售的冰杯或者家庭自制冰杯,在纸杯中加水至九分满,放在冰箱中冷冻 6~8 小时,随后取出模具得到冰块。将冰块以画圈圈方式,对膝关节内侧局部按摩,使皮肤产生先冷,然后烧、刺痛,之后变麻的感觉,一般约需 5~10 分钟。

  • 戴护膝:护膝可以减少肌腱负荷,减轻肿胀和炎症,为肌腱愈合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适合急性疼痛期使用,症状缓解后患者应配合康复训练;

  • 服药:在医师的指导下服用消炎止痛药。

鹅足肌腱炎按摩哪些肌肉可以缓解症状?

按摩股四头肌(大腿前侧肌肉)、腘绳肌(大腿后侧肌肉)、内收肌(大腿内侧肌肉)、髂胫束(大腿外侧肌筋膜)以及阔筋膜张肌(臀部前外侧肌肉)有助于缓解症状。

按摩放松大腿周围肌肉有助于释放肌肉张力。我们可以把关节周围的肌肉想象成不同方向的有弹力的绳子,肌肉紧张就会导致关节对位不良、受力不均,而按摩可以平息肌肉紧张,为之后的力量训练创造新环境。

患者可以寻求康复师或按摩师的帮助,也可以使用泡沫轴和筋膜球来自我放松:

  • A.19 股四头肌泡沫轴放松
  • F.34 腘绳肌泡沫轴放松
  • F.2 髂胫束泡沫轴放松
  • A.12 内收肌泡沫轴放松
  • F.36 阔筋膜张肌筋膜球按压训练

鹅足肌腱炎做哪些牵拉训练能帮助恢复?

牵拉股四头肌(大腿前侧肌肉)、腘绳肌(大腿后侧肌肉)、内收肌(大腿内侧肌肉)、髂胫束(大腿外侧肌筋膜)以及阔筋膜张肌(臀部前外侧肌肉)有助于帮助恢复。

牵拉运动通过缓慢持续拉伸肌肉,增加肌肉的柔韧度,使肌肉的张力慢慢降低,让肌肉处于一种适宜的放松状态,改善髋膝关节活动度。

牵拉前热敷有助于增加牵拉效果,患者可以进行下列牵拉训练:

  • F.33 股四头肌静态牵拉
  • F.6 腘绳肌静态牵拉
  • F.9 髂胫束牵拉
  • A.3 内收肌静态牵拉 B
  • F.5 阔筋膜张肌牵拉

鹅足肌腱炎做哪些力量训练能帮助恢复?

进行股四头肌(大腿前侧肌肉)、腘绳肌(大腿后侧肌肉)、臀肌(臀部肌肉)、小腿三头肌(小腿后侧肌肉)等下肢力量训练有助于恢复。

加强股四头肌训练,尤其是股四头肌内侧头力量训练,有助于减少伸膝末端外翻应力,改善髌骨、大腿骨以及小腿骨的对位对线。

除此之外,加强下肢离心力量可以改善缓冲能力,有助于肌腱病的康复。患者可以在家进行以下训练,应注意的是,训练后患者应进行肌肉牵拉训练,并且冰敷患处:

  • F.15 直腿抬高练习:仰卧直抬腿训练,激活股四头肌内侧头
  • F.32 坐位末端伸膝:末端伸膝训练,激活股四头肌内侧头
  • F.17 深蹲训练:蹲起训练,增加下肢力量,改善动作模式
  • F.24 俯卧屈膝训练:增加腘绳肌力量
  • A.6 内收肌肌力训练:增加内收肌力量
  • A.50 哥本哈根训练:增加内收肌力量,改善核心稳定性
  • A.26 臀桥训练:增加臀大肌力量
  • A.27 蚌式训练:增加臀中肌力量

image

生活

鹅足肌腱炎患者睡觉时疼痛怎么办?

当疼痛影响侧卧位(患侧腿在上时)睡觉时,患者可在两腿之间放一个枕头帮助缓解不适,枕头高度以保持患侧腿平行于床面为宜,这样做的目的是保持髋膝关节处于中立位,避免牵扯到鹅足肌腱。

鹅足肌腱炎患者重返跑步训练有哪些注意事项?

鹅足肌腱炎患者重返跑步训练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 急性期(疼痛肿胀明显)过后再跑步,不能带痛跑步;

  • 积极进行康复训练,加强下肢肌肉训练,肌肉是关节的保护者;

  • 穿着专业跑鞋,根据个人情况选择缓冲型或控制型跑鞋,如果存在扁平足可以使用矫形鞋垫;

  • 跑步前要热身,包括动态牵拉和肌肉激活训练,提前告诉肌肉要在接下来的跑步运动中保护自己;

  • 跑步后要冷身,包括冰敷患处、牵拉训练以及泡沫轴滚动放松训练;

  • 执行渐进性跑步计划,这是重返跑步的关键:

    • 渐进性跑步计划指的是「walk to run」,从走到跑,逐渐增加跑步时间和距离。康复初期可以先在跑步机上行走,逐渐快走,过渡到慢跑。

    • 每隔一天可慢跑 15 分钟,每周增加 5 分钟,其后逐步增量。

    • 当活动时间增加到可以无痛且舒适地慢跑 40 分钟后,即可增加长跑距离,每周可递增 10%。

    • 以上跑步时间和距离的增加必须在没有症状的情况下进行,如果患者跑完第二天发现疼痛肿胀,说明目前还不适应这个阶段的强度,可以在休息几天后,再减量跑步,适应后再逐渐递增跑步时间和距离。

预防

鹅足肌腱炎有哪些预防措施?

鹅足肌腱炎主要通过控制风险因素来预防:

  • 超重和肥胖人群应进行减重,减轻膝关节负担;
  • 运动人群应加强体能训练,改善肌肉不均衡状态。运动前后做好热身和准备活动;
  • 糖尿病患者应控制血糖;膝骨关节炎患者注意调整生活习惯,保养膝关节;有其他膝关节损伤的患者应该在医师和康复师的指导下积极治疗;
  • 科学训练,逐渐增加训练量和训练强度。
参考资料
监制:田达玮,曹梦琪
[1]王雅康,徐永清.鹅足滑囊炎的研究进展[J].云南医药,2020,41(02):174-176.
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