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侧副韧带损伤
就诊科室:骨科
词条作者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审核专家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简介
症状
病因
诊断
治疗
生活
预防
就诊
丁香医生审稿专业委员会同行评议通过
简介

外侧副韧带在哪?有什么用?

外侧副韧带位于膝关节外侧,连接着大腿的股骨和小腿的腓骨。

由于膝关节的稳定性主要依靠肌肉和韧带维持,因此外侧副韧带是维持膝关节侧向活动与稳定性的重要结构,同时外侧副韧带还协助其他韧带控制膝关节的旋转活动 [1]

外侧副韧带损伤会带来哪些危害?

外侧副韧带是维持膝关节侧向稳定的重要结构,而膝关节承担着力学传导和缓冲地面反作用力的重要作用,外侧副韧带的损伤意味着膝关节稳定性的破坏。

损伤后膝关节会产生肿胀和疼痛,使关节运动功能受限,若长期不能愈合或反复损伤则会加重关节其他韧带的负荷,以及加速关节面软骨的磨损,导致其他新的损伤。

症状

外侧副韧带损伤会有哪些症状?患者怎么做初步判断?

  • 患者通常有明显的膝关节损伤史。

  • 受伤一侧的膝关节外侧局部疼痛、肿胀,有时伴有淤青,受伤严重时可听到韧带断裂的清脆响声。伤后膝关节呈弯曲状态,无法继续运动。

  • 受伤后伤侧膝关节外侧按压时会出现明显疼痛。

病因

外侧副韧带损伤的因素有哪些?

力学因素:在膝关节受到强大的侧向外力时,大腿会突然外展、外旋,或是在屈膝状态下小腿突然内收、内旋,因此对外侧副韧带造成损伤,力学因素是外侧副韧带损伤中最为主要的因素;

性别:女性由于下肢肌肉力量较男性偏弱,下肢稳定性和动作控制能力相对较差,因此损伤风险相对较高;

运动方式:大强度、高速度、高对抗性的运动(如篮球、足球、橄榄球等)容易产生大量身体接触,且人体更容易产生疲劳,因此损伤风险较大;

在遭受车祸之类严重的外部撞击时,也可能发生外侧副韧带损伤 [1]

诊断

外侧副韧带损伤的患者需要去看哪个科室?

若患者在运动中出现外侧副韧带损伤,建议前往运动医学科进行诊断治疗;若患者由于其他原因导致损伤,同时出现骨折等其他严重损伤,也可前往骨关节科进行详细诊断治疗。

外侧副韧带的损伤程度如何判断?

外侧副韧带的损伤程度通常需要 X 线片和核磁共振(MRI)检查判定,共分为 3 级:

  • Ⅰ 度:X 片显示伤侧关节间隙增加 < 5 mm,韧带轻度撕裂。

  • Ⅱ 度:X 片显示伤侧关节间隙增加 5~10 mm,韧带部分撕裂。

  • Ⅲ 度:X 片显示伤侧关节间隙增加 > 10 mm,韧带完全断裂。

除此之外,患者还应请医生根据临床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综合判断是否同时出现其他韧带或组织的损伤。

治疗

外侧副韧带损伤后,在家静养可以痊愈吗?

不可以。

在外侧副韧带损伤后,单纯的静养是无法痊愈的,膝关节功能也不能完全恢复。

首先应由医生根据患者韧带损伤的程度判断是否需要进行手术。若无需手术,则患者应遵医嘱进行膝关节固定,并由康复师进行相应的理疗和康复训练,逐渐恢复膝关节功能,避免关节僵硬或功能下降(具体康复训练见后文)。

外侧副韧带损伤可以在家做哪些康复训练?

康复训练的目的是在维持关节稳定,促进韧带愈合的前提下,尽早开始关节活动和周围肌肉训练,逐步恢复下肢负重及整体运动功能。

外侧副韧带损伤后,患者通常需要佩戴支具固定约 6 周左右 (具体时间请以医嘱为准)。在此阶段,患者应佩戴支具进行臀部、大腿和小腿肌群力量训练 [2-3]

  1. 俯卧后抬腿:训练臀部肌群(A45)

  2. 侧卧抬腿:训练臀部侧面肌群(H10)

  3. 仰卧直抬腿:训练大腿前侧肌群 (A41)

  4. 弹力带抗阻踝关节训练:训练踝关节周围肌群 (H12)

在康复后期,伤侧下肢恢复负重并拆除支具后,患者可在医生和康复师允许后进行以下康复训练:

  1. 单腿站立平衡训练:训练膝关节稳定性及下肢平衡能力 (H13)

  2. 前后脚站立平衡训练:训练膝关节稳定性及下肢平衡能力 (H14)

  3. 单腿下蹲:训练臀部和大腿肌肉力量、膝关节稳定性及下肢平衡能力 (G26)

  4. 弓箭步下蹲:训练臀部和大腿肌肉力量、膝关节稳定性及下肢平衡能力 (G22)

  5. 蚌式开合:训练臀部侧面肌肉力量

居家练习,如出现任何不适请立即停止,并咨询专业人士,以防病情严重。

外侧副韧带损伤可以做理疗和按摩吗?

理疗是外侧副韧带损伤后消除膝关节炎症和肿胀的有效方法。

外侧副韧带损伤后,患者通常会出现膝关节疼痛肿胀的症状。因此在度过急性期后,可以前往医院或康复中心进行超声波、短波等理疗以达到膝关节消肿止痛的目的,但一定要由专业康复师进行剂量的选择和仪器操作,切忌患者自行购买仪器设备在家自行操作。

按摩对于膝关节周围肌肉有较好的放松作用,能够有效避免大腿前侧、后侧的肌肉和外侧的髂胫束出现过度紧张的症状,但对外侧副韧带损伤的恢复没有明显作用。

在损伤初期,可以由康复师对大腿、小腿和臀部肌肉进行轻度按摩,以放松肌肉和改善血液循环为主要目的。但不应力度过大或对膝关节进行按摩,这样会刺激损伤部位,加重肿胀和疼痛程度。

在损伤后期则可以由康复师对大腿、小腿和臀部肌肉进行适度按摩,以放松肌肉,避免过度紧张为主要目的。同时还应在康复师的指导下多进行下肢肌肉力量和平衡等功能的训练。

image

生活

外侧副韧带损伤后该冰敷还是热敷?

患者在损伤发生后 48~72 小时内都应进行冷敷,禁止热敷。

冷敷的作用是防止关节进一步肿胀并减轻疼痛,但每次冷敷的时间不应过长,控制在 15~20 分钟内为宜。

在疼痛和肿胀基本消除后,可以适当进行热敷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恢复。

外侧副韧带损伤后需要卧床休息吗?

不需要完全卧床休息。

外侧副韧带损伤后,患者应根据医嘱停止运动、及时佩戴支具、减少患侧下肢活动。但同时也应进行一些简单的康复训练,如股四头肌静力收缩、踝泵等动作,促进下肢血液循环,避免患侧下肢肌肉快速萎缩。

外侧副韧带损伤后在饮食上需要注意什么?

避免辛辣刺激饮食,戒烟戒酒;

营养均衡,多吃蔬菜水果,多吃鱼类、蛋类、奶类等优质蛋白质。

外侧副韧带损伤后还能运动吗?

外侧韧带损伤后应立即停止运动。

患者在康复期内应佩戴支具约 8 周,避免膝关节完全伸直和过度弯曲,伤后 4 周内避免用受伤侧的膝盖负重,具体时间还应征求医生及康复师的建议。

伤侧腿恢复负重并拆除支具后,患者应用前面提及的动作重点恢复下肢肌肉力量及膝关节稳定性,逐步恢复慢跑等低强度运动,待医生检查韧带完全恢复,且伤侧下肢肌肉力量与关节稳定性恢复至与健侧基本一致后,再恢复球类等剧烈运动。

此外,对于同时有关节软骨损伤的患者,建议只进行轻度的休闲运动,避免高速奔跑、扭转等复杂快速的运动。

预防

哪些康复训练动作能预防外侧副韧带损伤?

臀部肌肉是维持下肢稳定性的重要结构,因此增强臀部肌肉力量,改善膝关节稳定性的训练能够有效预防外侧副韧带的损伤:

  1. 保加利亚蹲(A15)

  2. 怪兽步行走(A46)

  3. 侧向弓步下蹲(G27)

如何预防外侧副韧带损伤复发?

增强下肢及躯干核心肌肉力量,尤其是臀部肌肉的训练,改善下肢整体动作控制能力及稳定性,使人体在运动中能够更好控制自身动作;

运动前做好充分热身,让肌肉充分发挥稳定作用;运动后及时进行肌肉牵拉和放松,避免肌肉过度紧张影响功能;

在运动中避免过度激烈的身体接触及对抗。

参考资料
监制:田达玮,曹梦琪
参考文献:
[1] 王予彬,王惠芳. 运动损伤康复治疗学.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9.
[2] CHARLES E. GIANGARRA, et al. Clinical Orthopaedic Rehabilitation: A Team Approach. 2018.
[3] Lars Peterson, et al. Sports Injuries Prevention, Treament and Rhabilitation. 2019.03.
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