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阔筋膜张肌位于臀部前外侧,它的主要功能是稳定骨盆,可以使髋关节做屈曲、内旋、外展动作。
阔筋膜张肌拉伤是一种急性肌肉损伤,由于阔筋膜张肌主动收缩或被动拉长时引起肌肉过度拉长而使肌纤维撕裂或断裂,造成患侧下肢疼痛、影响日常生活。
该病多见于舞蹈、体操和足球运动员等。单纯阔筋膜张肌拉伤通常采用保守治疗,如休息、冷敷、康复训练、理疗,不需要手术干预。
常见症状包括:
受伤程度不同,症状表现和对日常生活的影响也有所差异:
受伤时可能会听到或感觉到 「砰」 的一声,移动腿部时会非常疼痛,活动范围受到限制。
损伤后的数小时或数天内,髋关节会有明显的瘀伤、肿胀等外观变化,行走时疼痛,完全不能参与运动。
好发于参加体育运动的人群,尤其好发于高强度跑跳和大范围髋关节活动的人群,包括足球运动员,篮球运动员,短跑运动员,跨栏运动员,体操运动员,舞蹈演员等。
如果在家治疗后疼痛仍不能缓解,走路姿势不正常,并且严重影响上下楼、下蹲等日常活动时,应该去医院检查治疗。
阔筋膜张拉伤的恢复时间因人而异,损伤程度越轻、代谢好、康复积极的患者恢复会更快。一般来说,肌肉拉伤需要 4 ~ 6 周保守治疗可以痊愈 [1]。如果患者在完全愈合之前就过早开始活动,可能会再次受伤。
阔筋膜张肌拉伤并不常见,但是一旦发生对日常生活和运动训练影响较大。如果不及时治疗,病情可能会恶化,恢复时间也会延长。
拉伤后急性期(受伤后 72 小时内,伤处红、肿、热、痛)的康复目标是保护受伤组织、缓解疼痛以及控制炎症,可以选择的治疗方法有冰敷、加压包扎、抬高受伤下肢、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消炎止痛药;
当疼痛肿胀不再明显时,就需要对包括阔筋膜张肌在内的髋关节周围肌群进行牵拉训练、筋膜球按压训练以及最重要的力量训练,通过这些运动疗法可以恢复髋关节的正常活动范围以及功能力量,是重返运动场的重要途径。
急性期(受伤后 72 小时内,伤处红、肿、热、痛)主要目标是减少出血和肿胀,减轻疼痛。以下列举了急性期的处理方法:
刚受伤 3 天内不应该热敷,洗热水澡应避开疼痛部位,否则会加重出血和肿胀,这个阶段应该进行冷疗,冰敷是最常用的方法。
急性期后(当疼痛和肿胀减轻后,一般在受伤后第三天,严重损伤为第七天)热敷可以加速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从而缓解症状,牵拉前进行热敷可以获得更好的效果,可以使用电暖宝、暖宝宝贴、热毛巾等方法。
配合理疗能减轻疼痛肿胀、加快愈合、缓解肌肉痉挛,推荐使用电疗、超声波、热磁 [1]。理疗应该结合康复训练来获得更持久的功能改善。
患者自己在家也可以使用热疗,如热毛巾、暖宝宝、电暖宝等,有改善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的作用。
急性期过后(当疼痛和肿胀减轻后,一般在受伤后第三天,严重损伤为第七天),可以循序渐进地进行牵拉训练,阔筋膜张肌是一块容易被过度使用的肌肉,即使没有受伤,日常生活中也应该定期牵拉,来改善肌肉长度和柔韧,预防功能减退。
除了对阔筋膜张肌牵拉,对髋关节周围肌群进行多方向牵拉可以改善紧绷的臀部。应注意的是,无痛范围内牵拉,逐渐增加牵拉范围,保持 10~15 秒,逐渐延长到 1 分钟,牵拉前可以进行热敷(如电暖宝)10~15 分钟以增强牵拉效果,可以进行以下训练:
急性期过后(当疼痛和肿胀减轻后,一般在受伤后第三天,严重损伤为第七天),需要对包括阔筋膜张肌在内的髋周肌群进行力量训练。
肌肉拉伤后,并不是靠长出新的肌肉组织来修复,而是靠瘢痕组织进行修复,而瘢痕组织不如肌肉组织有力、有弹性,受伤后如果没有及时进行力量训练,那么仍有较高拉伤风险。另外,加强臀外侧、后侧、内侧的臀中肌、臀大肌、内收肌可以让髋关节更加稳定强壮,提高髋关节抵抗风险的能力。伤后力量训练是回归运动的关键步骤。
应注意的是,训练时应有一定挑战但不要引起疼痛,这里推荐一些可以居家力量训练,需要使用弹力圈:
可以,但应该注意时机。
患者可以求助于康复师或按摩师来获得更专业的肌肉松解,也可以通过筋膜球或网球来自我放松。放松动作如下:
急性期以及过敏体质者不建议贴膏药。急性期使用膏药的话会加重出血肿胀,不利于恢复,另外,过敏体质患者贴了膏药以后引起皮肤过敏,导致水肿加重,所以应慎用。
急性期过后(当疼痛和肿胀减轻后,一般在受伤后第三天,严重损伤为第七天),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膏药,最好配合主动的康复训练来改善肌肉柔韧和力量,防止复发。
应注意的是,使用手杖时,手杖应置于受伤肢体的对侧。
肌肉拉伤史是预测再次拉伤主要风险因素,因此预防首次拉伤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