阔筋膜张肌拉伤
就诊科室:骨科
词条作者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审核专家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简介
症状
病因
诊断
治疗
生活
预防
就诊
丁香医生审稿专业委员会同行评议通过
简介

阔筋膜张肌位置在哪?

阔筋膜张肌位于臀部前外侧,它的主要功能是稳定骨盆,可以使髋关节做屈曲、内旋、外展动作。

阔筋膜张肌拉伤是什么病?

阔筋膜张肌拉伤是一种急性肌肉损伤,由于阔筋膜张肌主动收缩或被动拉长时引起肌肉过度拉长而使肌纤维撕裂或断裂,造成患侧下肢疼痛、影响日常生活。

该病多见于舞蹈、体操和足球运动员等。单纯阔筋膜张肌拉伤通常采用保守治疗,如休息、冷敷、康复训练、理疗,不需要手术干预。

症状

阔筋膜张肌拉伤的症状有哪些?

常见症状包括:

  • 突然的髋关节前外侧疼痛;
  • 臀部肿胀压痛;
  • 行走或跑步时臀部肌肉痉挛。

受伤程度不同,症状表现和对日常生活的影响也有所差异:

  • 轻度损伤:只有肌纤维撕裂,产生轻微的不适,没有剧烈疼痛,通常活动不受限。
  • 中度损伤:肌肉部分撕裂,肿胀增加,肌肉力量和活动范围下降,疼痛明显。
  • 受伤的时候可能会听到撕裂的声音,在受伤后的几天里,臀部会有瘀伤,跑步和跳跃等运动能力受到限制;
  • 重度损伤:肌肉完全断裂,肿胀严重,肌肉痉挛,可摸到肌肉缺损,剧烈疼痛。

受伤时可能会听到或感觉到 「砰」 的一声,移动腿部时会非常疼痛,活动范围受到限制。

损伤后的数小时或数天内,髋关节会有明显的瘀伤、肿胀等外观变化,行走时疼痛,完全不能参与运动。

病因

阔筋膜张肌拉伤风险因素有哪些?

  • 曾经发生过阔筋膜张肌拉伤;
  • 下肢肌肉不均衡(臀肌无力,阔筋膜张肌紧张);
  • 运动前没有充分热身;
  • 肌肉的柔韧性和力量差;
  • 动作过猛或突然活动;
  • 肌肉疲劳导致动作不协调;
  • 气温过低;
  • 摔落或事故。

阔筋膜张肌拉伤好发于哪些人群?

好发于参加体育运动的人群,尤其好发于高强度跑跳和大范围髋关节活动的人群,包括足球运动员,篮球运动员,短跑运动员,跨栏运动员,体操运动员,舞蹈演员等。

诊断

阔筋膜张肌拉伤如何自我判断?

  1. 有急性损伤史,如髋关节过度向后伸展,或摔倒后扭伤髋关节;
  2. 髋关节前外侧疼痛大腿前内侧疼痛、肿胀压痛、行走或跑步时臀部肌肉痉挛;
  3. 阔筋膜张肌收缩试验阳性:患者屈髋 45° 侧躺,做侧抬腿动作时疼痛加重,或因疼痛而不能完成此动作,即为阳性;
  4. 阔筋膜张肌牵拉试验阳性:髋关节向后伸展同时内收大腿时患处疼痛加重,即为阳性。

阔筋膜张肌拉伤什么情况下需要看医生?

如果在家治疗后疼痛仍不能缓解,走路姿势不正常,并且严重影响上下楼、下蹲等日常活动时,应该去医院检查治疗。

阔筋膜张肌拉伤看什么科?

  • 运动康复中心。
  • 医院的运动医学科,康复医学科。

医生需要给患者做哪些检查?

  • 病史问诊:患者是否突然跌倒或大幅度动作扭伤髋关节?疼痛位置在哪里?
  • 动作检查:观察走路姿势,检查髋关节活动范围是否受限;
  • 触诊:通过触诊确定疼痛位置、深度以及范围;
  • 影像学检查:通过 MRI、超声可确诊肌肉拉伤的部位和范围。
治疗

阔筋膜张肌拉伤多久可以恢复?

阔筋膜张拉伤的恢复时间因人而异,损伤程度越轻、代谢好、康复积极的患者恢复会更快。一般来说,肌肉拉伤需要 4 ~ 6 周保守治疗可以痊愈 [1]。如果患者在完全愈合之前就过早开始活动,可能会再次受伤。

阔筋膜张肌拉伤该如何治疗?

阔筋膜张肌拉伤并不常见,但是一旦发生对日常生活和运动训练影响较大。如果不及时治疗,病情可能会恶化,恢复时间也会延长。

拉伤后急性期(受伤后 72 小时内,伤处红、肿、热、痛)的康复目标是保护受伤组织、缓解疼痛以及控制炎症,可以选择的治疗方法有冰敷、加压包扎、抬高受伤下肢、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消炎止痛药;

当疼痛肿胀不再明显时,就需要对包括阔筋膜张肌在内的髋关节周围肌群进行牵拉训练、筋膜球按压训练以及最重要的力量训练,通过这些运动疗法可以恢复髋关节的正常活动范围以及功能力量,是重返运动场的重要途径。

阔筋膜张肌拉伤急性期(刚受伤)可以做什么?

急性期(受伤后 72 小时内,伤处红、肿、热、痛)主要目标是减少出血和肿胀,减轻疼痛。以下列举了急性期的处理方法:

  1. 受伤后停止活动,避免跑步、爬楼梯、跳跃和下蹲等运动,防止损伤进一步恶化;
  2. 受伤后立刻对疼痛部位进行加压冰敷,冰敷可以减轻肌肉拉伤引起的疼痛和炎症。在受伤后的两到三天,只要感到疼痛就继续冰敷,冰敷是有效的。将装有冰水混合物的冰袋(塑料袋)置于患处,在冰和皮肤之间放一块薄布,防止冻伤造成皮肤损伤。每次冰敷 15~20 分钟,每 2 小时冰敷一次,每天冰敷 4~5 次;
  3. 使用弹性绷带围绕患处,通过压迫减少出血,24 小时后可拆绷带;包扎不要太紧,以免影响血液循环。如果绷带下面的腿变色或肿胀,说明包扎太紧,应立即拆除。
  4. 在患侧大腿下方放 1~2 个枕头,将大腿抬高,高于心脏水平,促进血液回流。

阔筋膜张肌拉伤可以热敷么?

刚受伤 3 天内不应该热敷,洗热水澡应避开疼痛部位,否则会加重出血和肿胀,这个阶段应该进行冷疗,冰敷是最常用的方法。

急性期后(当疼痛和肿胀减轻后,一般在受伤后第三天,严重损伤为第七天)热敷可以加速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从而缓解症状,牵拉前进行热敷可以获得更好的效果,可以使用电暖宝、暖宝宝贴、热毛巾等方法。

臀肌损伤慢性期可以进行哪些理疗?

配合理疗能减轻疼痛肿胀、加快愈合、缓解肌肉痉挛,推荐使用电疗、超声波、热磁 [1]。理疗应该结合康复训练来获得更持久的功能改善。

患者自己在家也可以使用热疗,如热毛巾、暖宝宝、电暖宝等,有改善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的作用。

阔筋膜张肌拉伤如何进行牵拉训练?

急性期过后(当疼痛和肿胀减轻后,一般在受伤后第三天,严重损伤为第七天),可以循序渐进地进行牵拉训练,阔筋膜张肌是一块容易被过度使用的肌肉,即使没有受伤,日常生活中也应该定期牵拉,来改善肌肉长度和柔韧,预防功能减退。

除了对阔筋膜张肌牵拉,对髋关节周围肌群进行多方向牵拉可以改善紧绷的臀部。应注意的是,无痛范围内牵拉,逐渐增加牵拉范围,保持 10~15 秒,逐渐延长到 1 分钟,牵拉前可以进行热敷(如电暖宝)10~15 分钟以增强牵拉效果,可以进行以下训练:

  1. 阔筋膜张肌牵拉:放松阔筋膜张肌,改善髋关节活动度
  2. 臀大肌牵拉:放松臀大肌,改善髋关节活动度
  3. 髂腰肌牵拉:放松髂腰肌,改善髋关节活动度
  4. 臀中肌牵拉:放松臀中肌,改善髋关节活动度
  5. 内收肌牵拉:放松内收肌,改善髋关节活动度

阔筋膜张肌拉伤如何进行力量训练?

急性期过后(当疼痛和肿胀减轻后,一般在受伤后第三天,严重损伤为第七天),需要对包括阔筋膜张肌在内的髋周肌群进行力量训练。

肌肉拉伤后,并不是靠长出新的肌肉组织来修复,而是靠瘢痕组织进行修复,而瘢痕组织不如肌肉组织有力、有弹性,受伤后如果没有及时进行力量训练,那么仍有较高拉伤风险。另外,加强臀外侧、后侧、内侧的臀中肌、臀大肌、内收肌可以让髋关节更加稳定强壮,提高髋关节抵抗风险的能力。伤后力量训练是回归运动的关键步骤。

应注意的是,训练时应有一定挑战但不要引起疼痛,这里推荐一些可以居家力量训练,需要使用弹力圈:

  • 多方向侧抬腿训练:加强阔筋膜张肌和臀中肌
  • 臀桥:加强臀大肌和核心稳定性
  • 蚌式:加强臀中肌和核心稳定
  • 弹力圈下蹲训练:加强臀中肌和下肢功能性力量
  • 哥本哈根训练:加强内收肌和核心稳定

阔筋膜张肌拉伤可以通过按摩改善么?

可以,但应该注意时机。

  • 肌肉刚拉伤时不能对患处进行按摩,因为这一阶段肌肉纤维断裂,炎症反应明显,按摩会给肌肉再次造成损伤;
  • 按摩在受伤一周后才可开始 (严重的肌肉损伤 10~14 天后),此时进入组织修复期,适当的手法可改善肌纤维排列,减少瘢痕形成。按摩有助于促进新陈代谢,优化愈合环境,防止肌肉粘连。

患者可以求助于康复师或按摩师来获得更专业的肌肉松解,也可以通过筋膜球或网球来自我放松。放松动作如下:

  1. 阔筋膜张肌筋膜球按压训练:放松阔筋膜张肌
  2. 臀大肌筋膜球按压训练:放松臀大肌
  3. 臀中肌筋膜球按压训练:放松臀中肌
  4. 髂腰肌筋膜球按压训练:放松髂腰肌

阔筋膜张肌拉伤可以贴膏药改善么?

急性期以及过敏体质者不建议贴膏药。急性期使用膏药的话会加重出血肿胀,不利于恢复,另外,过敏体质患者贴了膏药以后引起皮肤过敏,导致水肿加重,所以应慎用。

急性期过后(当疼痛和肿胀减轻后,一般在受伤后第三天,严重损伤为第七天),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膏药,最好配合主动的康复训练来改善肌肉柔韧和力量,防止复发。

image

生活

阔筋膜张肌拉伤生活中需要注意什么?

  1. 急性期不要按摩和拉伸阔筋膜张肌,不要热疗(包括热水澡、热敷、烤灯、热磁等),不要使用有热性作用的膏药,防止炎症扩散,肿胀增加,延缓愈合;
  2. 当疼痛影响侧卧位睡觉时,可在两腿之间放一个枕头,这样就避免牵扯到受伤的肌肉,可以帮助患者缓解不适;
  3. 由于阔筋膜张肌在单腿负重时需要持续收缩以保持髋关节稳定,因此每走一步路都可能导致疼痛和步态异常,因此疼痛期可以使用拐杖或手杖来减少施加在髋关节上的压力。

应注意的是,使用手杖时,手杖应置于受伤肢体的对侧。

预防

阔筋膜张肌拉伤的预防措施有哪些?

肌肉拉伤史是预测再次拉伤主要风险因素,因此预防首次拉伤很重要:

  1. 加强下肢体能训练,改善肌肉不均衡,规律进行髋关节肌肉牵拉、灵活性训练以及臀肌力量训练;
  2. 运动前充分热身,热身应包括:心肺准备(跑步、自行车、滑雪机等);动态牵拉;核心、臀肌激活;专项相关热身练习。热身结束后应该身体发热、微微出汗,精神饱满。
  3. 重视整理活动,运动后应该进行静态牵拉,泡沫轴滚动练习,改善全身筋膜弹性;
  4. 避免过度疲劳下参加训练,防止动作过猛或不协调。
参考资料
监制:田达玮,曹梦琪
[1] Cooperman JM. Case studies: isolated strain of the tensor fasciae latae. J Orthop Sports Phys Ther. 1984;5(4):201-3.
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