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缝匠肌位于大腿前侧,是一块跨越髋关节和膝关节的双关节肌,是人体最长的肌肉。缝匠肌的作用是屈髋屈膝,外展外旋髋关节,踢毽子、盘腿坐都是缝匠肌可以完成的动作。
缝匠肌拉伤是一种急性肌肉损伤,由于缝匠肌主动收缩或被动拉长时引起肌肉过度拉长而使肌纤维撕裂或断裂,造成患侧下肢疼痛、影响日常生活。
缝匠肌拉伤常常伴随其他部位损伤,如内侧副韧带扭伤、内侧半月板损伤、内收肌拉伤等,临床易忽视。
股薄肌拉伤后会导致大腿前内侧疼痛、酸胀,常向大腿内侧及小腿、足背放射,行走困难,难以抬腿。症状取决于伤势的严重程度:
缝匠肌拉伤常发生于需要大量加速、急停、转弯、变向的活动中,如舞蹈、体操、足球、橄榄球。缝匠肌拉伤是由于肌肉过度紧张而导致肌肉容易撕裂,比如游泳、骑自行车、滑雪等运动。
缝匠肌属于「细长条」形态的肌肉,本身并不是很强壮,当足部固定在地面做下肢旋转动作时,缝匠肌被动拉长状态下发力就很容易导致肌肉拉伤 [1]。
好发于参加体育运动的人群,尤其是足球、篮球、曲棍球、橄榄球运动员以及舞蹈演员等需要从事高强度跑跳的运动。
符合以上症状时,及时到专业机构就诊,由医生或康复治疗师诊断是否患病。
是正常现象。
肌肉拉伤后开启炎症反应,导致疼痛肿胀,炎症会在受伤后立即开始,在 1~3 天内达到顶峰,并持续几周。这个阶段,患部会出现肿胀和发热,这是正常的反应,也是身体组织愈合过程中的自然进程。
急性期(受伤后 3 天内)主要目标是减少出血和肿胀,减轻疼痛。以下列举了急性期的处理方法:
分情况。
缝匠肌拉伤的恢复时间因人而异,损伤程度轻、代谢好、康复积极的患者恢复会更快。轻微损伤通常需要 1~3 周的恢复时间,而更严重的肌肉撕裂需要 4~6 周或更长时间,如果不进行治疗,可能导致慢性疼痛。
当急性期过后(肿胀和疼痛消退),应进行牵拉训练。牵拉训练使缝匠肌重新受力,有助于促进愈合、改善肌纤维排列、缓解肌肉痉挛。拉伤恢复后,定期的拉伸也有助于预防损伤。
应注意的是,无痛范围内牵拉,逐渐增加牵拉范围,保持 10~15 秒,逐渐延长到 1 分钟,牵拉前可以进行热敷以增加效果,可以进行以下训练:
缝匠肌的牵拉需要髋关节内收、内旋、伸展的复合动作。
肌肉拉伤后,疼痛和肿胀会导致肌肉抑制,引起肌力下降。缝匠肌本身并不强壮,也不作为髋关节、膝关节的主要驱动力,但是参与动作很多,并且辅助其他肌肉协同工作,因此伤后需要加强缝匠肌。
缝匠肌的力量训练需要包括髋关节屈曲、外展和外旋的组合动作,通过弹力带可以完成这个动作。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肌肉是一起工作的,而不是孤立的,康复训练应包含下蹲、弓步等「功能性」训练。
可以进行以下训练:
肌肉拉伤后,按摩作为一种力学刺激有助于促进新陈代谢,优化愈合环境,改善肌肉排列和防止粘连。因此急性期过后,就可以对患处周围的肌肉进行按摩放松,无不良反应后(如疼痛和肿胀)按摩部位逐渐向患处移动。
患者可以使用泡沫轴进行自我放松训练,缝匠肌位于大腿前侧和内侧,主要对这两个部位进行滚动按压:
理疗配合康复训练能减轻疼痛肿胀、加快愈合、缓解肌肉痉挛,推荐使用电疗、超声波、超短波、微波。
患者自己在家也可以使用热疗,如热毛巾、暖宝宝等,有改善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的作用。
急性期不要按摩和拉伸臀肌,不要热疗(包括热敷、烤灯、热磁等),不要使用有热性作用的膏药,防止炎症扩散,肿胀增加,导致延缓愈合。
缝匠肌损伤的预防措施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