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直肌拉伤
就诊科室:骨科
词条作者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审核专家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简介
症状
病因
诊断
治疗
生活
预防
就诊
丁香医生审稿专业委员会同行评议通过
简介

腹直肌拉伤是什么病?

腹直肌拉伤指腹部肌肉由于进行快速的躯干伸展或扭转的动作,造成的急性肌肉损伤。损伤包括:局部血肿、部分或完全肌肉撕裂、部分或完全肌腱撕裂。

除了罕见的腹直肌肌鞘血肿需要手术外,大多数腹直肌损伤采用保守方式治疗。

症状

腹直肌拉伤很严重么?

腹直肌拉伤根据严重程度分为 3 类:

  • 轻度(一度)拉伤:仅仅有少量肌纤维(即肌细胞)撕裂,疼痛、肿胀均不明显,日常生活和运动仅有轻微疼痛;
  • 中度(二度)拉伤:肌肉有损伤但没有完全断裂,疼痛、肿胀严重影响生活和运动;
  • 重度(三度)拉伤:肌肉完全断裂,疼痛、肿胀明显,功能丧失,不能正常生活和参与运动。
病因

腹直肌拉伤风险因素有哪些?

  1. 内在因素:

    • 腹肌柔韧性和力量较差;
    • 运动前没有做好热身;
    • 技术动作不正确;
    • 身体缺乏协调性;
    • 过度疲劳。
  2. 外在因素:
    球棒、球拍类项目、田径类项目的一些动作,需要躯干做大范围屈伸运动,从而导致拉伤。

腹直肌拉伤好发于哪些人群?

好发于运动员,运动项目包括:网球、棒球、跳远、短跑等。

诊断

腹直肌拉伤如何自我判断?

腹直肌拉伤主要根据急性损伤史、腹直肌主动收缩产生疼痛以及腹直肌被动伸展产生疼痛来判断,具体判断方式如下:

  1. 急性损伤史:躯干做急速伸展或扭转动作后,出现腹部疼痛;
  2. 疼痛尖锐、刺痛,偶尔会抽搐,伴有肿胀和淤血;
  3. 疼痛部位一般位于下腹部,腹部肌肉紧张,触之发硬,局部压痛;
  4. 肌肉断裂严重或全部断裂时,局部还可触到凹陷或一端异常膨大;
  5. 从躺到坐、从坐到站这种过渡性动作,都会产生不适感;
  6. 运动会加重疼痛,尤其是腹直肌收缩的动作,如:仰卧起坐、仰卧直抬腿,由于疼痛导致呼吸急促,不能咳嗽;
  7. 将躯干置于伸展的位置时,疼痛加重,置于屈曲的位置时,疼痛减轻。

腹直肌拉伤需要做影像学检查么?

分情况。

  • 对于轻度拉伤,不用做影像学检查;
  • 对于疼痛肿胀明显的中、重度拉伤,需要拍片来鉴别腹直肌肌鞘血肿和腹腔内器官损伤,来排查有无腹腔内持续出血症状。可选用的影像学检查包括:腹部超声、腹部 CT、MRI 或 X 线片。

腹直肌拉伤看什么科?

  • 运动康复中心
  • 医院康复科。
治疗

腹直肌拉伤该如何治疗?

  • 对于轻、中度腹直肌拉伤,一般采取保守治疗。治疗方式包括:药物、休息、调整活动、按摩、理疗和康复训练,当症状允许时,以康复训练和体能训练为主,然后逐渐回归运动;
  • 对于重度拉伤,如果血肿持续扩大,需要手术结扎动脉或清理血肿。

腹直肌拉伤可以吃药改善么?

可以。腹直肌拉伤急性期(受伤后三天内)可以服用非甾体抗炎药来消炎镇痛。

腹直肌拉伤可以按摩改善么?

腹直肌拉伤可以通过按摩改善,但应该注意时机。

  • 肌肉拉伤急性期(受伤后三天内)不应该对患处进行按摩,因为这一阶段炎症反应明显,按摩会给肌肉再次造成损伤;
  • 按摩在受伤一周后才可开始 (严重的肌肉损伤应在 10~14 天后开始),此时肌肉进入组织修复期,适当的手法可改善肌纤维排列,减少瘢痕形成。患者可以先从患处周围按摩,逐渐向患处中央推按,沿着肌纤维方向上下按压松解,不可暴力按摩。

腹直肌拉伤后如何进行力量训练?

腹直肌拉伤会导致局部力量减弱和功能丧失,肌肉拉伤后,并不是靠长出新的肌肉组织来修复,而是靠瘢痕组织进行修复,而瘢痕组织不如肌肉组织有力、有弹性,因此伤后训练腰腹肌是回归运动的关键步骤。

伤后力量训练可以分为三个阶段,需注意的是,训练难度和强度应该逐渐增加,训练过程应不引起疼痛:

  1. 第一阶段:伤后 3 天~1 周

    • 腹式呼吸:激活腹横肌
    • 死虫子:激活腹横肌
  2. 第二阶段:伤后 1 周~6 周

    • 膝肘位支撑:加强核心稳定性
    • 平板支撑:加强核心稳定性
    • 卷腹:增加腹直肌力量
    • 仰卧直抬腿:增强腹直肌力量
  3. 第三阶段:伤后 6 周以后

    • 腹肌轮训练:增强腹直肌离心力量,预防复发

腹直肌拉伤什么时候可以进行牵拉训练?

急性期过后,当疼痛和肿胀减轻,一般在受伤后第三天(严重损伤为第七天),患者可以循序渐进地进行牵拉训练。

牵拉训练的目的是改善肌肉长度和弹性,促进肌纤维排列,预防功能减退。应注意的是,患者应在无痛范围内牵拉,逐渐增加牵拉范围,牵拉时长应从保持 10~15 秒,逐渐延长到 1 分钟,牵拉前可以进行热敷以增加效果。

腹直肌牵拉:维持肌肉长度,改善柔韧性

腹直肌拉伤急性期(刚受伤)应当做什么?

急性期(受伤后三天内)最主要的目标是减少血肿形成,防止形成过多瘢痕。这个阶段的各种治疗手段都是为了减少血肿,并且患者应该在受伤后第一时间进行治疗,越及时越好。

急性期治疗手段包括:

  • 受伤后停止活动,在疼痛部位进行加压冰敷,将装有冰水混合物的冰袋置于患处,每次冰敷 15~20 分钟,每 2 小时冰敷一次,每天冰敷 4~5 次;
  • 使用弹性绷带围绕腰腹部进行加压包扎;
  • 弯曲躯干,侧卧位休息,以降低腹直肌拉力。

腹直肌拉伤后(慢性期)可以做理疗么?

可以。配合理疗能减轻疼痛肿胀、加快愈合、缓解肌肉痉挛,推荐使用电疗、超声波、超短波、微波等理疗方式。

腹直肌拉伤后(慢性期)一运动就疼该怎么办?

有很多患者伤后过了很久,平时不疼,只要一开始运动,拉伤位置就会出现疼痛,痛感和拉伤时很相似,因此就不敢继续运动。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就是,肌肉还不够有力,不够有弹性,还没有达到运动所需要的肌肉功能水平,或者肌肉愈合过程产生了大量瘢痕组织,出现了粘连。

这时可采取的措施包括:

  1. 按摩和牵拉肌肉,解除粘连;
  2. 加强核心训练,增加腹肌的离心练习;
  3. 充分热身再去运动,可以将核心激活加入热身;
  4. 逐渐重返运动,不要一上来就大强度,如果参加比赛要有过渡期。

image

生活

腹直肌拉伤急性期(刚受伤)应当避免做什么?

  • 不要按摩;
  • 不要热疗(包括:烤灯、热磁等);
  • 不要使用任何有热性效应的膏药,以防止炎症扩散,肿胀增加,延缓愈合。
  • 不要完全卧床,可以使用腰围支撑(急性期后建议不要使用,防止肌肉因废用而萎缩),下床活动,长时间卧床会导致腰痛风险增加,不利于恢复。
预防

腹直肌拉伤的预防措施有哪些?

肌肉拉伤后复发率高,肌肉拉伤史和康复不彻底是导致反复拉伤、久久不愈的两大原因,因此预防非常重要,尤其是预防首次拉伤。腹直肌拉伤的预防措施包括:

  1. 运动前充分热身,热身训练应包括:心肺准备(跑步、自行车、滑雪机等);动态牵拉;核心、肩带激活;专项相关热身练习。热身结束后应该身体发热、微微出汗,精神饱满;
  2. 重视整理活动,运动后应该进行静态牵拉、PNF 牵拉或泡沫轴滚动练习,改善全身筋膜弹性;
  3. 加强体能训练,尤其是腹直肌的离心训练;
  4. 积极进行恢复训练,避免在过度疲劳状态下参加训练,可以采取按摩、泡热水澡、理疗等措施。
参考资料
监制:田达玮,曹梦琪
[1] 王安利.田径运动员肌肉拉伤的防治[J].田径,2002(06):48-50.
[2] Ruff AN, Cornelson SM, Panter AS, Kettner NW. Rectus abdominis muscle tear diagnosed with sonography and its conservative management. J Ultrasound. 2020 Sep;23(3):401-406.
[3] Twaddle B.C., Boyer L. (2014) Rectus Abdominis Injury. In: Kerkhoffs G., Servien E. (eds) Acute Muscle Injuries. Springer, Cham.
[4] Johnson, Rob MD Abdominal Wall Injuries, Current Sports Medicine Reports: April 2006 - Volume 5 - Issue 2 - p 99-103.
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