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腹直肌拉伤指腹部肌肉由于进行快速的躯干伸展或扭转的动作,造成的急性肌肉损伤。损伤包括:局部血肿、部分或完全肌肉撕裂、部分或完全肌腱撕裂。
除了罕见的腹直肌肌鞘血肿需要手术外,大多数腹直肌损伤采用保守方式治疗。
腹直肌拉伤根据严重程度分为 3 类:
内在因素:
外在因素:
球棒、球拍类项目、田径类项目的一些动作,需要躯干做大范围屈伸运动,从而导致拉伤。
好发于运动员,运动项目包括:网球、棒球、跳远、短跑等。
腹直肌拉伤主要根据急性损伤史、腹直肌主动收缩产生疼痛以及腹直肌被动伸展产生疼痛来判断,具体判断方式如下:
分情况。
可以。腹直肌拉伤急性期(受伤后三天内)可以服用非甾体抗炎药来消炎镇痛。
腹直肌拉伤可以通过按摩改善,但应该注意时机。
腹直肌拉伤会导致局部力量减弱和功能丧失,肌肉拉伤后,并不是靠长出新的肌肉组织来修复,而是靠瘢痕组织进行修复,而瘢痕组织不如肌肉组织有力、有弹性,因此伤后训练腰腹肌是回归运动的关键步骤。
伤后力量训练可以分为三个阶段,需注意的是,训练难度和强度应该逐渐增加,训练过程应不引起疼痛:
第一阶段:伤后 3 天~1 周
第二阶段:伤后 1 周~6 周
第三阶段:伤后 6 周以后
急性期过后,当疼痛和肿胀减轻,一般在受伤后第三天(严重损伤为第七天),患者可以循序渐进地进行牵拉训练。
牵拉训练的目的是改善肌肉长度和弹性,促进肌纤维排列,预防功能减退。应注意的是,患者应在无痛范围内牵拉,逐渐增加牵拉范围,牵拉时长应从保持 10~15 秒,逐渐延长到 1 分钟,牵拉前可以进行热敷以增加效果。
腹直肌牵拉:维持肌肉长度,改善柔韧性
急性期(受伤后三天内)最主要的目标是减少血肿形成,防止形成过多瘢痕。这个阶段的各种治疗手段都是为了减少血肿,并且患者应该在受伤后第一时间进行治疗,越及时越好。
急性期治疗手段包括:
可以。配合理疗能减轻疼痛肿胀、加快愈合、缓解肌肉痉挛,推荐使用电疗、超声波、超短波、微波等理疗方式。
有很多患者伤后过了很久,平时不疼,只要一开始运动,拉伤位置就会出现疼痛,痛感和拉伤时很相似,因此就不敢继续运动。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就是,肌肉还不够有力,不够有弹性,还没有达到运动所需要的肌肉功能水平,或者肌肉愈合过程产生了大量瘢痕组织,出现了粘连。
这时可采取的措施包括:
肌肉拉伤后复发率高,肌肉拉伤史和康复不彻底是导致反复拉伤、久久不愈的两大原因,因此预防非常重要,尤其是预防首次拉伤。腹直肌拉伤的预防措施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