髋关节置换术后功能障碍
就诊科室:骨科
词条作者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审核专家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简介
症状
病因
诊断
治疗
生活
预防
就诊
丁香医生审稿专业委员会同行评议通过
简介

什么是髋关节置换术?

髋关节置换术,是指根据人体骨关节的形态和构造,采用人工材料制成的假体来替代被疾病或损伤所破坏的髋关节,从而减轻或消除疼痛、纠正关节畸形、增大关节活动度和关节稳定性,重建患者髋关节的正常功能,是一种较成熟、可靠的治疗手段 [1]

髋关节置换手术有哪些分类?

  1. 半髋置换:髋臼不需要处理,只单纯置换股骨头;
  2. 全髋置换:髋臼也需要置换,与股骨头及股骨柄构成新的关节。
症状

髋关节置换术后常见功能障碍有哪些?

  • 髋关节置换术后常见功能障碍包括:髋关节周围肌肉力量减弱、髋关节活动度减少、站立平衡能力下降、耐力变差、移动性活动中的疼痛增加。
  • 功能受限包括不能正常行走、上下台阶、驾车,以及无法完成基本的日常生活活动。所导致的失能主要体现在自理能力、社会活动、体育活动及工作几个方面。
病因

髋关节置换术后,会出现哪些并发症?

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较多,比较常见的有:

  1. 周围神经损伤:据统计,髋关节置换术的周围神经损伤发病率约为 1%。然而 70% 的髋关节置换患者可能并发神经紊乱的亚临床症状 [4]
  2. 下肢深静脉血栓:指下肢深静脉系统内血液不正常凝结。主要症状为患肢肿胀、发硬、疼痛,活动后加重。远端发病(即从远离髋关节的关节开始发病)一般不明显,可无自觉症状,或只有患肢轻度疼痛和沉重感,后逐渐出现膝关节以下肿胀。
诊断

患者怎么自我判断是否存在髋关节置换术后功能障碍?

需要进行以下两个自查动作:

1. 关节活动度检查

平躺在床上或站立位,检查能否完成髋部的旋转、外展、屈曲等活动,或者完成这些动作是否吃力,重点检查「屈曲、内收、内旋」大腿的活动度,检查动作如下图所示,注意进行活动度检查时有无疼痛,以及活动的幅度和健康侧的腿有没有区别。

如有疼痛,或者活动度依然小于健康侧髋关节的活动范围,那么就提示有功能障碍。

2. 单腿站立测试

这个测试只有在术后 2 个月以后才可以进行。具体做法是,两条腿分别单腿站立,记录并比较两条腿站立的时间。如果两条腿站立的时间相差 50% 以上,就可能存在摔倒的风险,一定要进行康复训练;如果相差 20% 以上,提示需要进行康复训练来提高平衡功能。

治疗

髋关节置换术后 1 个月内,应避免做哪些动作?

术后 1 个月内,应避免髋关节屈曲大于 90°;髋关节内收超过中线;髋关节内旋超过中立位 [5]

例如,应避免翘二郎腿;避免坐凳子或马桶时,身体过低而出现身体前倾,双膝靠拢,双足分开的姿势;术后三个月内应做到双腿不分叉,不内收;侧卧时双腿之间放置枕头。

髋关节置换术后,不同阶段都有哪些注意事项?

  • 术后急性期(1~4 天),在康复过程中有哪些注意事项?
    1. 进行一切活动时,时刻警惕髋关节的禁忌动作,比如下蹲和向内摆腿;
    2. 避免手术侧的侧卧位;
    3. 避免将垫枕置于膝下,防止髋关节屈曲性挛缩;
    4. 仰卧位时应使用外展垫枕;
    5. 若同时进行截骨术,应减轻负重至 20%~30%。
  • 术后 2~8 周有哪些注意事项?
    1. 进行一切活动时,时刻警惕髋关节的禁忌动作;
    2. 避免一次性长时间坐位(超过 1 小时);
    3. 避免疼痛下,进行治疗性训练及功能性活动;
    4. 避免双腿交替性爬楼梯,直至上下台阶练习均已完成。

髋关节置换术后,不同阶段可以做哪些康复训练?

  • 术后急性期(1~4天),可以做那些训练?
    1. 股四头肌等长收缩
    2. 臀肌等长收缩
    3. 踝泵
    4. 仰卧位髋关节屈曲至 45°
    5. 坐位伸膝、屈膝及屈髋(小于 90°)练习
    6. 站立位髋关节后伸
    7. 站立位髋关节外展
    8. 站立位膝关节屈曲
    9. 在辅助装置下进行渐进性走动——从助行器到腋杖到手杖
  • 术后 2~8 周可以做哪些康复练习?
    1. 前向上台阶练习(从 10 cm、15 cm 到 20 cm)
    2. 俯卧位弹力带伸膝练习
    3. 侧卧位外展垫枕蚌式运动
    4. 重力转移练习
  • 术后 8~14 周可以做哪些康复训练?
    1. 继续前一个阶段的训练
    2. 开始前向下台阶(从 10 cm 的高度开始)
    3. 弹力带蚌式运动
    4. 站立位髋抗阻后伸练习

髋关节置换术后,能对患处进行冰敷吗?

可以。

术后急性期开始,就能进行冰敷,冷冻疗法对于镇痛及控制水肿,特别是治疗后的疼痛及肿胀具有很好的效果。

可以在每次训练完成后,用冰水混合物或冰袋,冰敷 15~20 min。

髋关节置换术后,如何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

鼓励术后早期下床活动,还可以使用加压弹力袜、间歇性充气加压泵促进静脉回流等 [6]

术后早期,注意监测患肢过度肿胀或腓肠肌(位于小腿肚)的压痛,持续的过度肿胀及腓肠肌的压痛可能是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症状。此时,应加强自身对过度肿胀的感知能力,多抬高患肢,并警惕髋部注意事项,同时使用充气治疗仪或进行踝泵练习。

术后中期进行康复训练时,活动量的增加可引起下肢水肿,此时应注意检查伤口周围及肢体远端(远离身体躯干、越靠近手和脚的地方,称为肢体远端)有无肿胀加重或凹陷性水肿的情况。白天穿上加压弹力袜有助于增加静脉血液的回流,可以最大限度地减轻下肢水肿,并可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髋关节置换术后,出现双下肢不等长怎么办?

自感双下肢不等长在术后非常常见。

术前肌肉短缩和关节高度丧失,以及正常的术后肿胀,这些均会影响患者术后对患肢的感受,这些因素会持续至术后 12 周逐渐消退,因此,在此之前不要急于下定论。

若术后双下肢的长度相差超过 10 mm,则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用足跟垫加以纠正 [7]。这样有助于恢复正常的髋部力线,防止脊柱及其他关节由于对线不良而承受过度的应力,使身体出现其他损伤。

髋关节置换术后,达到怎样的标准能出院?

  1. 能双腿交替性上下楼梯;
  2. 能独立穿脱鞋袜;
  3. 定时起立行走时间及单腿站立时间等,均达到相应年龄组正常值范围内;
  4. 能会恢复体育活动或更高级的功能性活动;
  5. 通常患者在出院时许多治疗目标尚未完成,应针对出院时的具体情况,回家后继续进行特定的家庭训练。

髋关节置换术后,多久可以正常走路?

经过专业的康复训练后,术后第 2 天,患者可以掺着拐杖走路,术后 3 个月可以正常行走。对于一些肌肉力量较为薄弱的患者,在手术后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个性化的康复训练。

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还能否恢复正常?

可以。

手术后,必须进行良好的康复训练,以恢复原有的髋关节功能,恢复好后可以像正常人一样走路、站立和下蹲,不会影响正常生活。

image

生活

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应该如何饮食?

髋关节置换术后无需忌口的食物,可以多吃一些高钙、高蛋白的食物,比如豆腐、牛肉、鸡蛋,注意饮食均衡,适当补充钙剂。

此外,还要多补充一些膳食纤维,保持大便通畅,多吃一些新鲜的蔬菜水果,能有效增强机体免疫力。一般来讲,少吃一些辛辣刺激性的食物以及过于油腻的食物。

髋关节置换术后,可以进行体育锻炼吗?

达到了出院标准后,可以循序渐进的开展体育活动。

  1. 应避免的运动:高冲击性的运动项目,如打球、登山等。
  2. 谨慎进行的运动:户外骑车、跳舞、乒乓球等。
  3. 推荐的运动:散步、游泳、骑固定自行车等。

髋关节置换术后,生活中有哪些注意事项?

  1. 长距离行走时,最好使用单拐杖。
  2. 穿衣穿裤时优先穿手术的一侧,穿鞋穿无需系带的鞋。
  3. 避免重体力劳动和剧烈运动。
  4. 避免在凹凸不平或过于光滑的路面上行走,家居地面干爽,以防跌倒。
  5. 鞋底宜用软胶,不穿高跟鞋和鞋底过滑的拖鞋等。
  6. 座椅高度应适当,不坐矮椅和蹲下。
  7. 应注意适当控制体重,减轻关节负重。
预防

患者如何预防在髋关节置换术后出现功能障碍?

  • 树立术后康复的意识,手术只是完成了恢复的第一步,术后康复对于恢复生活来讲更重要。
  • 重视术后康复训练。康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坚持。最好可以在康复师的指导下进行一段时间的康复,之后可以居家进行康复训练,这样效率更高。
  • 如果出现髋关节活动度不再改善,或者出现关节疼痛的情况,需要立刻去康复中心或者康复科就诊。
  • 遵医嘱,避免术后并发症。
参考资料
监制:田达玮,曹梦琪
[1] 李卡,刘雨薇,冯金华,张伟。加速康复外科模式在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术期管理中的临床研究 [J]. 四川大学学报 (医学版), 2019, 50 (04): 604-608.
[2] Smeekes C, de Witte PB, Ongkiehong BF, van der Wal BCH, Barnaart AFW. Long-term results of total hip arthroplasty with the CementLess Spotorno (CLS) system. Hip Int. 2017 Sep 19; 27(5): 465-471. doi: 10.5301 / hipint. 5000492. Epub 2017 May 27. PMID: 28574121.
[3] Learmonth ID, Young C, Rorabeck C. The operation of the century: total hip replacement. Lancet. 2007 Oct 27;370(9597):1508-19. doi: 10.1016 / S0140-6736(07)60457-7. PMID: 17964352.
[4] Lenguerrand E, Whitehouse MR, Wylde V, Gooberman-Hill R, Blom AW. Pain and Function Recovery Trajectories following Revision Hip Arthroplasty: Short-Term Changes and Comparison with Primary Hip Arthroplasty in the ADAPT Cohort Study. PLoS One. 2016 Oct 14; 11(10): e0164839. doi: 10.1371 / journal. pone.0164839. PMID: 27741321; PMCID: PMC5065160.
[5] Vanhegan IS, Malik AK, Jayakumar P, Ul Islam S, Haddad FS. A financial analysis of revision hip arthroplasty: the economic burden in relation to the national tariff. J Bone Joint Surg Br. 2012 May; 94(5): 619-23. doi: 10.1302 / 0301-620X. 94B5. 27073. PMID: 22529080.
[6] Sørensen KH, Neumann L, Freund KG. Langtidsresultater efter total hoftealloplastik ad modum Charnley [Long-term results after Charnley hip replacement]. Ugeskr Laeger. 1996 Dec 9; 158(50): 7228-32. Danish. PMID: 9012038.
[7] Maloney WJ, Keeney JA. Leg length discrepancy after total hip arthroplasty. J Arthroplasty. 2004 Jun; 19(4 Suppl 1): 108-10. doi: 10.1016 / j.arth. 2004.02.018. PMID: 15190563.
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