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直肌拉伤
就诊科室:骨科
词条作者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审核专家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简介
症状
病因
诊断
治疗
生活
预防
就诊
丁香医生审稿专业委员会同行评议通过
简介

股直肌拉伤是什么病?

股直肌拉伤是一种急性肌肉损伤,多由于在运动中突然大力向后摆腿导致大腿前侧的肌肉(股直肌)被快速过度拉长,肌肉强力收缩所产生的力大于肌腱固定在骨头上的力,而造成的肌肉纤维撕裂。

好发于过度用力踢球、突然快速猛跑等运动动作中,青少年运动员(14~17 岁)也可能出现髂前下棘骨骺撕脱性骨折,即股直肌肌腱从髂前下棘(位于胯部)撕脱,连同髂前下棘上一小块骨一同撕脱。

症状

股直肌拉伤有哪些症状表现?

股直肌拉伤会出现髋部或腹股沟突然剧烈刺痛,出现肿胀和淤青,伴有强烈按压痛,无法正常抬腿踢直腿(屈髋伸膝)。如若出现撕脱性骨折时可感觉到髂前下棘下方骨和肌肉之间出现局部塌陷 [1][2][3]。症状取决于拉伤严重程度 [4]

  • 1 级拉伤:肌肉纤维轻度撕裂(10% 以下肌纤维),轻度疼痛,肌力轻度下降,触诊时无明显肌肉纤维不连续。
  • 2 级拉伤:肌肉纤维严重撕裂(10%~99% 肌纤维),中度到重度疼痛,肌力明显下降,触诊时可能感觉到肌肉不连续,出现局部塌陷。
  • 3 级拉伤:肌肉纤维全部断裂(100% 肌纤维),重度疼痛,肌无力或肌力严重下降(股四头肌其他三头肌代偿),触诊时感觉到肌肉局部塌陷,形成血肿。
病因

股直肌拉伤风险因素有哪些?

股直肌拉伤常出现在体育竞技中,如足球、快速奔跑运动时,由于快速变相跑、跳跃或踢球等动作而引起。这些动作需要在向后摆腿(伸髋屈膝)时突然猛力离心收缩股直肌,股直肌被动拉长时过度用力也会导致股直肌拉伤。

有股直肌拉伤史、腘绳肌拉伤史的人进行快速变相跑、跳跃或踢球时,股直肌拉伤的风险较高,股直肌柔韧性和力量不足时,出现股直肌拉伤的风险也相应增加,优势腿出现股直肌拉伤的风险较非优势腿大 [1][3]

股直肌拉伤好发于哪些人群?

股直肌拉伤常发于足球运动员、橄榄球运动员中。在顶尖足球运动员中,股四头肌损伤占全部肌肉拉伤的 17%~29% [5][6],其中股直肌拉伤最为常见。股四头肌再次拉伤高达 17% [6]

诊断

股直肌拉伤如何判断?

股直肌拉伤是在快速奔跑、跳跃或踢球有关的运动中出现的,肌腹明显出现隆起或缺陷,沿着大腿前侧股直肌肌腹触摸能感觉到明显按压痛和 / 或肌肉缺陷,无法完成踢腿,髋关节和膝关节关节活动度下降。

符合以上要素即可考虑股直肌拉伤。但需注意,以上症状并不意味着确诊,确诊需要临床的综合判断。如果症状持续存在,请及时到专业机构就诊,由医生或康复治疗师诊断是否患病。

股直肌拉伤需要做影像学检查么?

大部分股直肌拉伤不需要拍片子,有损伤机制的病史,并且符合症状即可判断为股直肌拉伤。

影像学可以在诊断不明确或者判断股直肌拉伤的程度和具体位置时起到辅助诊断作用。X 片、超声波和核磁共振是常用的诊断工具。如青少年运动员髂前下棘骨骺撕脱性骨折需要专业的医疗工作者做详细的评估和诊断。

治疗

股直肌拉伤看什么科?

物理治疗科、康复科、骨科。

股直肌拉伤该如何治疗?

分两种情况,刚受伤和伤很久,处理方式不同:

1. 刚受伤(急性期)

急性期 / 炎症反应期(4~6 天):消肿止痛,采用 POLICE 原则(Prorection 保护、OL= Opimal loading 无痛范围内最大恢复肌肉活动度和力量、Ice 冰敷、Compression 加压、Elevation 拉高患肢)。

  • 使受伤肌肉充分得到休息,避免损伤加剧。
  • 冰敷和加压可以同时进行,每隔 30~60 分钟,可进行 15~20 分钟的冰敷和加压,来减缓拉伤部位肌肉的血液循环,促进肌纤维修复。
  • 2 级或 3 级股直肌拉伤建议拄拐来减轻受伤侧大腿负重,避免再次损伤。
  • 非甾体抗炎药也可以减轻疼痛,促进消肿,通常建议在出现肌肉拉伤后依情况服用 3~7 天。
  • 不建议服用皮质类固醇类药物,科研证明皮质类固醇会减缓损伤肌肉修复,降低损伤肌肉力量。

2. 疼很久(慢性期)

亚急性期 / 组织修复愈合期(损伤后 4~21 天):适度牵拉,逐步恢复关节活动度和肌肉力量,循序渐进进行力量训练、有氧训练、本体感觉和功能力量训练。

组织重塑成熟期( 21 天~几周几个月):损伤部位疼痛被有效控制后,可逐步恢复髋关节膝关节的关节活动度,进行相关下肢肌肉肌力、柔韧性和爆发力的训练,恢复正常的下肢功能,逐步回归正常的生活和运动。

股直肌拉伤多久可以恢复?

股直肌拉伤恢复时间依据拉伤程度不同而不同,通常 :

  • 1 级损伤需要几天恢复;
  • 2 级损伤涵盖 10~99% 不同程度肌纤维损伤,依据具体损伤程度,需要 1 至 6 周时间恢复(大约 2~3 周时间肌肉纤维修复和愈合,2~3 周时间肌肉纤维重塑);
  • 3 级肌纤维全部断裂(少见),无法恢复,需要手术治疗。

股直肌拉伤可以按摩改善么?

通过轻微手法治疗来缓解肌肉的紧张,对缓解肌肉疼痛有一定帮助。但要结合科学的关节活动度和力量训练,逐步提高和恢复股直肌功能,才能加速重返运动场,避免重复受伤。

股直肌拉伤可以贴膏药改善么?

不建议,没有文献和科研数据支持膏药对股直肌拉伤恢复有明显疗效。

股直肌拉伤可以在家做哪些康复训练?

需要进行科学的康复训练,在无痛范围内进行关节活动度、肌肉力量和爆发力的训练。

训练动作如下

  1. 牵拉股直肌

    • 动作名称:股四头肌俯卧位静态牵拉
    • 动作名称:股四头肌半跪式位静态牵拉
  2. 关节活动度训练

    • 动作名称:仰卧髋关节膝关节关节活动度训练
  3. 股直肌力量和爆发力训练

    • 动作名称:仰卧髋关节膝关节关节活动度训练
    • 动作名称:上台阶训练
    • 动作名称:双腿起跳 - 落地训练
    • 动作名称:单腿起跳 - 落地训练
    • 动作名称:双腿下落起跳 (增强式股四头肌爆发力训练)
    • 动作名称:单腿下落起跳 (增强式股四头肌爆发力训练)

股直肌拉伤如何在康复师的帮助下进行康复?

在康复师评估监测下,可以更好得确保患者在无痛范围内进行循序渐进的训练,逐步恢复关节活动度、股直肌力量和爆发力、本体感觉、功能力量,更高效地进行针对性训练,使运动员更快安全返回赛场,避免再次出现损伤 [7]

  1. 早期(受伤到 3 周):
    • 减轻疼痛,无痛范围内进行关节活动度训练,功能锻炼(可在水中进行,通过浮力减轻自身重力影响)。肌肉抗阻负重不痛时,可开始肌肉力量训练(等长肌力训练、轻度离心力量训练,通过改变髋、膝关节屈曲角度来实现)。
    • 恢复正常关节活动度后,可以在俯卧时可以抗阻进行离心力量训练。
    • 功能力量,闭链力量,体能感觉,逐步恢复跑步和踢球的康复。
  2. 中期(受伤后 3 周到 6 周):
    • 保护愈合期的瘢痕,重塑修复的肌纤维,逐步恢复肌肉的柔韧性和力量。

image

生活

股直肌拉伤后有硬块怎么办?

适度(无痛范围内)进行牵拉和力量训练可以帮助消除硬块,详见上文训练动作 1~2。

股直肌拉伤需要卧床休息吗?

不需要,在急性期注意大腿 POLICE 原则以后,还可以结合不涉及受伤部位的体能训练,如上肢心肺有氧训练,健侧下肢肌力训练等等,配合康复治疗,可以确保运动员持久处于良好的体能。

股直肌拉伤后平时需要注意什么?

无痛范围内逐步恢复正常关节活动度、柔韧性、力量和爆发力,详见上文训练动作 1~3。

预防

股直肌拉伤的预防措施有哪些?

加强股四头肌力量和柔韧性,髂腰肌柔韧性和力量训练,详见前文训练动作 1~3。

参考资料
监制:田达玮,曹梦琪
[1] A Rare Form of Soccer Injury – Rectus Femoris Tendon Rupture – Orthopaedic Information | Singapore. Orthopaedic.com.sg. Retrieved on 2015-09-30.
[2] Esser, Stephan; Jantz, David; Hurdle, Mark F.; Taylor, Walter. Proximal Rectus Femoris Avulsion: Ultrasonic Diagnosis and Nonoperative Management. Journal of Athletic Training. July 2015, 50 (7): 778–780. ISSN 1062-6050. PMC 4532190 . PMID 25978099. doi:10.4085/1052-6050-50.2.13.
[3] Datir, A., Feger, J. Anterior inferior iliac spine avulsion injury. Reference article, Radiopaedia.org. (accessed on 17 Oct 2021) https://radiopaedia.org/articles/909.
[4] Joel M. Kary.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quadriceps strains and contusions. Curr Rev Musculoskelet Med (2010) 3:26–31. doi:10.1007/s12178-010-9064-5.
[5] Lasse Ishøi, Kasper Krommes, Rasmus Skov Husted, Carsten B Juhl, Kristian Thorborg. Diagnosis,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common lower extremity muscle injuries in sport - grading the evidence: a statement paper commissioned by the Danish Society of Sports Physical Therapy (DSSF). Br J Sports Med. 2020 May;54(9):528-537. doi: 10.1136/bjsports-2019-101228. Epub 2020 Jan 14.
[6] Jurdan Mendiguchia, Eduard Alentorn-Geli, Fernando Idoate, Gregory D Myer. Rectus femoris muscle injuries in football: a clinically relevant review of mechanisms of injury, risk factors and preventive strategies. Br J Sports Med. 2013 Apr;47(6):359-66. doi:10.1136/bjsports-2012-091250. Epub 2012 Aug 3.
[7] Chris Morgan, Matt Konopinski, Andrew Dunn, Jordan Milsom, Rehabilitation of Rectus Femoris Injuries in Kicking Athletes, Sport Performance & Science Reports 2018, June 31, v1.
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