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椎板骨折术后功能障碍
就诊科室:骨科
词条作者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审核专家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简介
症状
病因
诊断
治疗
生活
预防
就诊
丁香医生审稿专业委员会同行评议通过
简介

腰椎椎板在哪?

腰椎椎板在腰部深处,是腰椎椎体向左右内后方延伸并在后正中与棘突融合的骨质板,具体位置如图所示,图上是腰椎结构图,椎弓板即我们在此所说的腰椎椎板。因腰椎椎板特殊的位置和结构,对腰椎的稳定性和腰椎管的完整具有重要意义。

症状

腰椎椎板骨折有哪些症状?

  1. 腰背疼痛。损伤部位有疼痛感,按压疼痛加剧,损伤部位周围可能也有泛痛,甚至可能影响到上背部。
  2. 活动受限。由于结构损伤,腰椎本身的稳定性遭到破坏,患者可能会自己察觉到不安全,从而正常生理活动受限,也有可能造成疼痛、肌肉痉挛。
  3. 如果是伴随着硬脊膜撕裂和神经卡压的情况,还可能出现下肢肌肉力量减弱、肠道功能紊乱、膀胱功能失调、肛门括约肌张力减弱等症状。大多数情况下,身体的一侧症状明显,另一侧不明显或无症状。

腰椎椎板骨折术后常见的功能障碍有哪些?

  1. 腰疼痛。手术切口周围各种组织损伤、局部存在水肿炎症、神经卡压、心理因素等都有可能引发疼痛。
  2. 腰椎不稳定。腰椎椎板骨折和减压手术对腰椎的稳定性有一定影响,手术治疗后,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训练恢复。
  3. 腰背部肌肉力量下降。术后通常会固定腰椎一段时间不能活动,长时间固定,活动相对减少,肌肉不能得到锻炼,从而力量下降,也有可能由于脊髓损伤导致肌肉力量下降。
病因

腰椎椎板骨折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1. 创伤型。腰椎椎板骨折常发生于外力暴力损伤后,比如高处坠落、车祸等,因为腰椎存在生理性前凸的天然曲线,突然的外力下,腰椎曲线被破坏,腰椎椎板发生骨折。
  2. 腰椎劳损型。多见于体操、艺术体操运动员。同时,力量训练姿势不良,或者负荷太重也会导致椎板骨折。

腰椎椎板骨折术后功能障碍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1. 组织需要重新愈合重建,炎症、手术切口问题等造成疼痛,是手术后不可避免的。
  2. 组织粘连、肌肉力量下降、疼痛等造成活动受限。
  3. 硬脊膜撕裂和神经卡压等神经损伤,是疼痛和麻木无力等症状的诱发因素。
诊断

患者如何自我判断是否存在腰椎椎板术后功能障碍?

  1. 疼痛:如果在术后感觉手术部位出现有疼痛,患者可以根据 VAS 疼痛评分表自行打分,1~10 个数字依次代表疼痛的程度,如果患者觉得疼痛在 5 分以上,那就证明术后的疼痛已经严重困扰了患者,影响患者正常生活,疼痛是功能障碍的一种。
  2. 活动受限:患者可以进行前屈(向前弯腰)的活动度自测。
    如果手伸直,中指指尖不能触及脚背甚至呈现出弯腰很困难、僵硬,则可以说明患者前屈活动度受限;
    后伸(向后伸展)也是如此,如果发生动作表现得僵硬、困难,甚至不能向后伸展,说明后伸活动度受限;
    向左向右侧弯腰,患者将手贴近大腿旁,然后随着身体的侧弯,手向下移动,如果手摸不到与膝盖平行的线,说明左右侧屈活动度受限。
  3. 肌肉无力:患者如果术后常常感到腰部无力,如有需要可以去康复机构寻求康复师的帮忙,进行肌力检查。
  4. 麻木:如果进行手术之后发生下肢或是身体其他部位的麻木,则极有可能是神经的问题,当患者术后自我感觉身体某些部位有麻木的情况出现时,也要及时寻找专业医师的帮忙,进行神经检查。

以上症状并不意味着确诊,确诊需要临床的综合判断。如果症状持续存在,请及时咨询医生或康复治疗师诊断。

腰椎椎板术后功能障碍需要去哪个科室就诊?

可以去医院的运动康复中心、康复科、骨科进行就诊。

腰椎椎板术后功能障碍会对将来生活有影响吗?

一般不会有太大影响。
因为术后障碍是非常常见的,外界因素(比如手术操作、卧床过久会导致腰部肌肉萎缩无力,活动度也减少)和内部因素(患者的年龄、身体情况等)都或多或少影响患者术后的功能恢复,这是正常的。
患者要保持一个积极健康的心态,及时进行早期康复,这将有利于让患者尽快恢复正常生活能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治疗

腰椎椎板术后出院后 2 周内可以在家能做哪些康复训练?

腰椎椎板术后功能障碍的干预重点主要在腰背肌的功能锻炼,腰椎椎板手术后,可能会导致躯干肌肉力量弱且身体重心不平衡。通过增强腰背肌肌力,来增加腰椎稳定性,从而减少术后因腰椎不稳定而引起的一系列并发症。

鼓励术后尽早开始日常活动。腰椎椎板手术后 48~72 h 拔下引流管后,患者在没有不舒服的情况下,进行科学合理的运动可以有效预防功能障碍、减轻疼痛程度。在家中可以进行简单、安全的腰背部肌群训练,如腰背肌肌力锻炼、核心稳定性训练和屈伸放松训练,

  • 腹式呼吸:(H.9)

    将一只手放在腹部,让身体完全放松,吸气时把腹部鼓起,呼气时则使腹部收缩,尽量控制胸椎不要动。10 次一组,2~3 组一天。这个动作开始缓慢进行,逐渐加深呼吸的深度,呼吸的频率以每分钟 8~10 次呼吸为益。

  • 腰背压床练习:
    仰躺在地板上,双手放在身体两侧,膝盖弯曲。将背部平贴在地板上,收紧腹部肌肉和臀部肌肉。保持 5~10 秒,一共做 3 次。

  • 猫式动作:(A.1)
    双手和双膝撑地,腕关节位于肩膀正下方,大腿与地面垂直,呼气时,慢慢拱起腰,让整个脊柱形成一个拱形,再吸气,慢慢含腰下沉,回到初始位置,反复做 20 次,每天 2~3 组。这个动作可以增强脊柱的稳定性。

居家练习,如出现任何不适请立即停止,并咨询专业人士,以防病情严重。

骨折愈合完全后,如何进行康复训练?

注意保持正确的动作姿式,不要让身体过早和过度地承受重量。

  • 动作一:五点支撑法动作(拱桥式):(A.59)

    仰躺着,以头、双肘、双足底做支撑点,让腰和屁股抬起来离开床面,感受到腰背部在发力,头部和颈部不受力,保持正常呼吸,可以双手托住腰部,大臂和肘部支撑地面。坚持 10~15 秒,10 次一组,早晚各一组。

  • 动作二:猫式动作:(A.1)

    双手和双膝撑地,腕关节位于肩膀正下方,大腿与地面垂直,呼气时,慢慢拱起腰,让整个脊柱形成一个拱形,再吸气,慢慢含腰下沉,回到初始位置,反复做 20 次,每天 2~3 组。这个动作可以增强脊柱的稳定性。在练习这个动作的时候,一定不能产生腰部疼痛。

  • 动作三:卷腹起坐

    仰卧,双手放在身体两侧,膝盖弯曲。双手交叉置于胸前,腹部肌肉发力,抬起上半身,直到肩胛骨离开地面。回到开始位置,10 次一组,共 3 组。

  • 动作四:膝盖到胸部

    单膝到胸:仰躺在桌子或床上,膝盖弯曲,双脚平放在地板上。双手抱住膝盖,慢慢地将右膝靠近胸部,保持 5~10 秒。放下右腿,左膝重复同样的动作。每条腿重复 3 次。

    双膝到胸:仰卧,双手并拢,依次将双膝拉至胸部,保持膝盖并拢,肩膀平放在地板上。双膝保持 5~10 秒,依次缓慢放下双腿。一共重复 3 次。

居家练习,如出现任何不适请立即停止,并咨询专业人士,以防病情严重。

腰椎椎板术后恢复功能可以带护腰吗?

可以。

但护腰只能在短期内佩戴,不能长期佩戴,长期佩戴会对护腰产生依赖性,让人腰背部肌肉力量减弱,肌肉萎缩,并且腰部的活动度变小,不利于腰部的稳定。

腰椎椎板术后可以长时间走路吗?

依据恢复情况和术后时间来定。

  1. 术后完全不能动的时期:完全卧床休息;

  2. 可以开始下地的第一周:开始步行,每天 1~3 次。在第 2 天之前,已经可以独立在床上活动、坐立和上厕所;

  3. 下地的 1~3 周:在有扶手的跑步机上进行缓慢的走路联系,从开始的 5 分钟,慢慢加量至 30 分钟;

  4. 下地 3 周后,逐渐可以不受限制地在地上行走。

image

生活

腰椎椎板骨折术后会留下后遗症吗?

如果是单纯的骨折,一般骨折症状消失后不会有什么其他后遗症。
如果是伴随着硬脊膜撕裂和神经卡压的情况,在神经损伤未完全恢复、骨折主要症状消失时,还可能有神经方面的后遗症,比如感觉障碍、麻木等。

腰椎椎板骨折术后需要卧床吗?

需要。
通常来讲术后 3 天内(具体时间需听从医生建议)需要充分固定腰椎,卧床休息,从而有利于愈合,然后在医生的指导下下床活动。但是,卧床时为避免心肺功能的下降,需要进行呼吸训练、咳嗽训练,同时可以在不引起腰痛的情况下活动四肢,以维持四肢功能,避免肌肉萎缩。

腰椎椎板骨折术后饮食上有什么需要注意的?

  1. 饮食要营养均衡,多吃蛋白质、维生素含量高的食物。
  2. 不要盲目补充钙和维生素 D。
  3. 清淡饮食,忌烟忌酒忌辛辣。
  4. 多喝水,预防泌尿系统感染。

腰椎椎板骨折术后如何调整坐姿有助于腰部健康?

  1. 选择高度合适、椅背角度 95°~105° 的椅子,最好带有腰部支撑或靠垫。
  2. 坐的时候保持脊柱处于中立位、自然挺拔状态,膝盖与臀部在同一平面,小腿和大腿呈直角,双脚平放于地面上。
  3. 坐位保持 40 分钟以上最好站起来走走,拉伸一下腰背肌肉,尽量避免坐位保持 1 小时以上。
  4. 不要跷二郎腿,不要靠着椅背弯腰瘫坐,不要脖子前伸、两肩耸起地工作学习。

腰椎椎板骨折术后还能运动吗?

可以。
术后腰椎固定期结束后,医生会根据患者情况,鼓励患者尽早活动,加强腰椎稳定性和肌肉力量。有研究表明,适当的活动有助于脊柱的恢复,但要注意避免大强度、有冲撞风险的运动。

腰椎椎板骨折术后在生活上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1. 注意伤口的护理,定时翻身、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腰椎固定期因长时间卧床导致的并发症。
  2. 注意睡姿、坐姿,不要枕过高的枕头,不要睡过软的床垫,避免久坐不活动。
  3. 伤口愈合前,尽量避免弯腰和提举动作;伤口愈合后,遵守医生关于活动、负重、弯腰限制的建议。不要过度活动腰椎,不要长期弯腰,搬抬重物姿势要正确,不要突然发力。
  4. 炎症、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消退后,加强核心稳定性、腰背肌肉力量的训练,具体参考上面的康复训练。不要做太剧烈的运动,运动前做好热身活动,强度循序渐进。
预防

腰椎椎板术后功能障碍可以预防吗?

可以预防。
但是患者要在术后 3 天尽快进行康复训练,早期康复能很好预防和阻止术后障碍的发生,让患者尽快恢复正常生活。术后康复干预是对患者来说十分重要的,它是患者预后良好的关键。

腰椎椎板骨折后,如何预防继发的功能障碍?

  1. 术后医院会给患者一个腰围护具,患者不宜长期佩戴,长期佩戴护具会让患者对其产生依赖性,会让患者腰部肌肉力量得不到增强,活动度反而更加减小,因此患者在必要的情况下还是要进行无护具、合理适宜的体力活动,恢复和加强身体肌肉的运动能力,改善活动度。
  2. 及时在术后 3 天进行康复训练,这是改善术后功能障碍最有疗效的方法。患者在治疗师的帮助下进行一系列肌力训练、关节活动度训练以及腰椎稳定性等训练,帮助患者改善术后障碍的症状,恢复生活能力,因此早期术后干预康复是有重要作用的。
  3. 患者饮食要清淡,避免辛辣、油腻等不利于伤口愈合的食物,同时要注意补充足够的蛋白质,促进术后患者的恢复。患者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作息规律,要保持良好的心情,做一些分散注意力的事情,不要过于焦虑术后障碍,积极配合康复师进行康复治疗。
参考资料
监制:曹梦琪
[1] 戴立林. 胸腰椎骨折并椎板不完全骨折的临床分析[D]. 福建医科大学, 2017.
[2] 张银顺. L2-L5爆裂性骨折中椎板骨折与硬脊膜撕裂及马尾神经卡压关系的临床研究[D]. 安徽医科大学, 2009.
[3] 孙凤龙,李军,梁庆晨,王宏庆,刘祖耀,李富,董婕,刁文博,闫明. 开放手术与脊柱内镜下行椎板减压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对照研究[J].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 2018, 11(11): 805-811.
[4] Oestergaard LG,Maribo T,Bunger CE,et al. The Canadian occupational performance measures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Its applicability to lumbar spina fusion patients.A prospective rando-mizedclinical study[J]. Eur Spine J, 2012, 21(1):115-121.
[5] Tarnanen S, Neva MH, Kautiainen H, Ylinen J, Pekkanen L, Kaistila T,Vuorenmaa M, Häkkinen A. The early changes in trunk muscle strength and disability following lumbar spine fusion. Disabil Rehabil. 2013 Jan;35(2): 134-9.
[6] 展嘉文,朱立国,冯敏山,王尚全,魏戌,于杰,韩涛,尹逊路,邵晨晨,周良. 补肾活血方对腰椎术后功能恢复影响[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 22(03): 47-50.
[7] Lee S, Lee D, Park J. Effects of extracorporeal shockwave therapy on patients with chronic low back pain and their dynamic balance ability. J Phys Ther Sci. 2014 Jan; 26(1): 7-10.
[8] 刘亚军,安岩,王扬,吕艳伟,张隆浩,张颖,郭安忆,田伟. 放散式冲击波与药物改善腰椎术后腰痛疗效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J]. 骨科临床与研究杂志, 2016, 1(01): 11-17.
[9] Charles E. Giangarra,Robert C.Manske;Clinical orthopaedic rehabilitation:a team approach. 2018;42(4): 574.
[10] 申剑,贺鹏. 远离“北京瘫” 骨科专家教你正确坐姿[N]. 中国中医药报,2016-07-25(006).
[11] 正确的坐姿比锻炼更好[J]. 当代广西, 2011(05): 58.
[12] 沈洪林. 腰椎椎板形态学测量[D]. 重庆医科大学, 2013.
[13] 周珍珍,袁赤亭. 德克萨斯脊柱康复计划对腰椎术后患者疼痛及功能障碍指数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 2020, 58(05): 99-102.
[14] Ljungqvist O.ERAS-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Moving evidence-based perioperative care to practice[J]. JPEN J, 2014, 38(5): 559-566.
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