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肘关节外侧副韧带是肘关节外侧的韧带,主要负责在前臂受到侧向力量的时候,抵抗外力,避免肘部内翻。但是如果通过手臂向内的力量太大,造成肘关节内翻,就会形成肘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当其发生损伤时,往往会导致肘关节后外侧不稳。
疼痛:这是外侧副韧带损伤后最主要的临床表现,主要发生在肘关节外侧,损伤严重的患者疼痛可能发生在肘关节周围。
局部肿胀:在急性及亚急性期(损伤后 3 周内),肘关节前外侧可能会出现肿胀。损伤累及到其他软组织时,可能会出现瘀斑。
压痛:肘关节后外侧处常出现压痛点。
活动障碍:部分患者在活动肘关节时往往伴随着弹响、活动不流畅及脱位感等不适,甚至有表现为肘关节反复脱位。
皮温升高:肘关节皮肤周围发红,患者可以感觉到肘关节处发热。
外侧副韧带损伤后容易发生肘关节炎、肘关节畸形和慢性肘关节不稳等后遗症。
肘关节炎、肘关节畸形:韧带损伤后会造成关节内长期的不协调运动,这会进一步导致肘关节炎甚至肘关节畸形。例如肘关节桡骨小头陈旧性半脱位会使得损伤的外侧副韧带复合体处于长期松弛状态,肘关节可出现内翻畸形 [2] 。
慢性肘关节不稳:外侧副韧带复合体损伤未能完全愈合、损伤后处理不当或者不及时,后期可能发展为慢性肘关节不稳。会在运动中或者生活中感到肘关节的错动 [3]。
创伤:损伤机制主要是患者向前方或侧方摔倒时,手掌撑地,肘关节处于屈曲 90° 左右,前臂极度旋前;肩部在身体重力影响下向前、下方剧烈移动,使肘关节受到猛烈轴向、内翻、前臂旋前应力,导致肘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 [4]。
慢性劳损:长期运动及工作劳损会造成的韧带损伤,长期累积性损伤会导致外侧副韧带的慢性病损。
运动医学科、骨科、康复医学科。
临床上常通过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MRI、高频超声及关节镜检查等)来确诊外侧副韧带损伤。
首先我们可以观察肘关节周围皮肤的颜色,如果出现发红,就很可能出现皮温增高的情况。另外也可以用皮温枪测试肘关节外侧的皮肤温度,具体操作如下:
肘关节活动范围简易自我评估(屈曲 / 伸展,旋前旋后)
患者可以两侧都做相同的动作,通过观察两侧肘部动作完成的情况进行判断。如果两侧动作相差太大就表明可能存在活动减少的情况,需要引起重视。
是否需要手术应视情况而定。
大部分肘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的治疗在早期都可以先通过保守治疗方法治疗,保守治疗失败或者合并有肘关节骨折、严重脱位等严重损伤时,需要考虑手术治疗。
目标是在夹板或者支具固定下维持肘关节的稳定,同时进行肘关节和前臂的辅助活动训练避免肘关节僵直,最后还要维持肩关节、腕关节和手指的主动活动。具体动作如下,以下动作需要在无痛范围内进行,具体的次数和组数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主要目标是进一步活动肘关节,开始握力和腕部的力量练习。具体动作如下:
在达到正常的肘关节活动之后,同时增加手臂的力量训练。
每次训练后也需要进行冰敷 10 分钟,以控制炎症反应。
肘关节手术后,有些患者因为担心过早的康复训练会导致内固定失效、肘关节失去稳定性,而采取持续制动(也就是尽量不动),最终出现关节功能障碍、肌肉萎缩。所以应在医生的建议下,尽快进行康复训练。
肘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后外固定不要超过 3 周,因为伸直活动丧失比屈曲活动丧失更常见,并且其严重程度与外固定时间有关。
因此,建议对肘关节损伤可短暂固定(小于 1 周),可以缓解疼痛,但制动时间不宜过长,避免因为关节制动造成后续肘关节的功能障碍。
可以。
损伤早期,冷敷可以减轻疼痛和肿胀,超短波治疗可以减轻炎症反应,缩短恢复时间,能很好地缓解肘关节的肿胀问题。激光疗法用于控制伤处的局部炎症反应,每天可以做 1~2 次,有助于患者更好地缓解疼痛。
损伤恢复中后期,疼痛问题解决之后,可以进行蜡饼法治疗、音频电疗法,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软化疤痕、松解粘连,可以预防和改善肘关节僵硬。
肘关节活动角度小于 60° 时称为严重型肘关节僵硬。肘关节对制动和损伤十分敏感,在创伤后很容易出现关节僵硬。
严重的肘关节僵硬多是由于涉及混合性病理因素,在临床治疗上相对棘手,往往在术中彻底松解的同时,会不同程度地对关节稳定性造成不利的影响。
有研究表明手术开放彻底松解,并结合韧带重建以及铰链式外支架的治疗策略安全、有效,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治疗技术。同时,强调患肢术后系统的早期功能锻炼,可进一步巩固疗效并降低并发症 [1]。
保守治疗时,一般会用支具将肘关节固定于前臂旋前、屈曲 90° 的位置,固定时间在 3 周之内,在这个体位下能最大程度避免制动对后期功能障碍的影响。
韧带损伤后可以进行冰敷,把肘关节抬到高于心脏的位置,同时肌肉的收缩活动能促进血液和淋巴回流,改善肌肉和骨骼的营养状况。
患者可以做间歇握拳动作,同时活动腕关节、肩关节,遵照医嘱使用消肿药物,可有效改善患肢肿胀。
肘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术后常见并发症为肘关节僵硬和骨化性肌炎:
肘关节僵硬:关节僵硬在肘关节创伤或术后的常见并发症中,发生率为 3%~20%。一旦发生肘关节僵硬,会导致严重的生活能力受限,包括洗漱、进食、整理、清洁等日常生活活动都会受到影响,后果比较严重。
骨化性肌炎:骨化性肌炎又称为异位骨化,是指在没有骨组织的软组织里形成了新生骨。异位骨化发生在严重的创伤、烧伤和外科手术后,严重影响患者的康复治疗。早期会出现关节周围疼痛、发热、红肿等症状,逐渐会出现关节活动受限。
要看时期来决定。
损伤的组织处于炎症反应期(可能会持续 1~2 周)时,肘关节会有疼痛、肿胀的症状。如果在这个时期进行热敷,可能会加重炎症反应,从而导致疼痛、肿胀程度加剧。
因此正确的做法是:在伤后肘关节存在疼痛、肿胀、肘关节周围皮肤温度升高的情况下,只进行冷敷处理,在上述症状减缓或消失时再进行热敷。
冷敷和热敷处理之间并没有绝对的时间界限,一般来说,在伤后 1~2 周内主要进行冷敷,之后根据肘关节的症状来决定是否进行热敷。
需要注意的是,不管是冷敷还是热敷,都要时刻关注敷料的温度和皮肤的感受。温度过低或者过高,都可能导致皮肤损伤。
手术之后处理疼痛问题最主要的方法是冰敷,冷敷的治疗原理是局部低温可使血管收缩,微循环降低 60%,减少血液进入周围组织,进而减少局部炎症和水肿的产生并使运动及感觉神经减少,使痛阈增高,减轻患者疼痛 [5]。如果疼痛剧烈冰敷无法缓解时,可以寻求医生的帮助进行药物治疗。
剧烈疼痛影响损伤的恢复,而且会对患者的心理造成影响。如果损伤早期没有对疼痛进行有效的管理,急性疼痛可能发展为慢性疼痛,进而延缓患者康复进程,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5]。
部分患者对疼痛的药物治疗有错误的认识,认为药物会一旦用上就会成瘾,因此拒绝使用任何药物。这是一个常见误区,在医生的建议下合理应用止痛药物控制疼痛,对我们是有好处的。
临床上常结合应用阿片类药物与非甾体抗炎药来缓解术后疼痛,可明显改善患者预后。
饮食上应该清淡一些,同时要禁烟禁酒,作息规律,保证充足的睡眠。平常饮食上可以多选一些富含蛋白质的食物,例如鱼类、大豆类等食物,另外每天可以喝 300 ml 左右的牛奶,来保证每日的钙摄入。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