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跖骨底骨折
就诊科室:骨科
词条作者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审核专家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简介
症状
病因
诊断
治疗
生活
预防
就诊
丁香医生审稿专业委员会同行评议通过
简介

第五跖骨底在哪?

第五跖骨底于足部外侧中部,患者可以从足小趾向足跟的方向触摸,在足外侧面中段会有一个明显的骨性突起,即第五跖骨底。

第五跖骨底骨折是什么病?

第五跖骨骨折常发生于踝关节扭伤后,以中足疼痛、肿胀、影响行走为主要表现,常与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外踝撕脱骨折伴随出现。

症状

第五跖骨底骨折有哪些症状?

最常见症状是受伤后患足中部出现疼痛、肿胀,负重行走时疼痛加重。若骨折移位明显,可以看到局部畸形,足中部可触及压痛,有瘀青瘀紫的皮肤表象。

第五跖骨底骨折有哪些并发症和后遗症?

延迟愈合、不愈合和复发骨折是第五跖骨底骨折较为常见的并发症 [1] ,术后手术部位肌腱粘连导致的关节活动受限、长期卧床导致的肌肉萎缩是常见的后遗症。

病因

第五跖骨底骨折是怎么发生的?

急性第五跖骨底骨折发生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运动中踝关节内翻位受到暴力牵拉,如落地时不慎扭脚或运动中突然急速变向,其他原因如砸伤、车祸等。

慢性第五跖骨底骨折(应力性骨折)的发病原因,是由于长年累月的负荷施加于跖骨导致慢性损伤,如舞蹈演员长期进行踮脚起跳的动作训练。

第五跖骨底骨折好发于哪些人群?

好发于篮球运动员、体操运动员和舞蹈演员。

诊断

第五跖骨底骨折看什么科?

医院的骨科、运动医学科、康复医学科;运动医学诊所,运动康复中心。

第五跖骨底骨折什么情况需要去医院?

受伤后,第五跖骨底处疼痛、压痛,患者不能负重走路时,应怀疑第五跖骨底骨折,需要及时就医检查。

第五跖骨底骨折和普通扭伤如何鉴别?

由于第五跖骨底骨折和普通扭伤症状相似,常被误诊为扭伤,因此延误治疗。区分二者的最好方法是进行影像学检查。

发生踝关节扭伤事件后,符合渥太华脚踝原则的患者怀疑发生了骨折,需要进行脚踝 X 线检查明确有无骨折。
渥太华脚踝原则包括:

  1. 中足区域疼痛;
  2. 受伤后即刻或就诊时不能独立支撑体重走 4 步;
  3. 第五跖骨底疼痛(用于初步判断第五跖骨底是否骨折);
  4. 足舟骨疼痛(用于初步判断舟骨是否骨折)。

应注意的是,不建议患者自行套用,以免发生漏诊。

第五跖骨底骨折需要做影像学检查么?

需要。

X 线是诊断第五跖骨底骨折的最简单方式,符合渥太华脚踝原则的患者需要通过 X 线判断有无骨折。应力性骨折早期,普通 X 线片常不能观察到骨折线,需在首次出现症状后 10~14 天复查。

治疗

第五跖骨底骨折如何治疗?

第五跖骨底骨折的治疗方法分为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根据患者损伤程度、损伤部位以及需求期望进行选择。

对于无移位和移位小于 2 mm 的 1 区骨折,常通过保守治疗即可痊愈,因为这个部位具有非常好的愈合潜力;对于移位 > 2 mm 或存在旋转或涉及关节面 > 30% 的骨折适合手术治疗 [2]

2 区和 3 区骨折的治疗必须要考虑到患者的需求和期望,对于足踝功能需求较低的患者,可以采用保守治疗;对于足踝功能需求较高的患者(如:运动员和年轻人)适合手术治疗 [3],手术治疗可缩短骨折愈合和重返运动时间,同时降低不愈合和再骨折的风险。

第五跖骨底骨折多久可以痊愈?

  1. 保守治疗:急性第五跖骨底骨折经保守治疗 6~8 周后可痊愈,慢性第五跖骨底骨折可能需 20 周时间痊愈 [1]
  2. 手术治疗:术后患者的情况差异较大,具体痊愈时间因手术方式选择、损伤严重程度不同而不同。

第五跖骨底骨折刚受伤应该做什么?

刚受伤后治疗目标是减少出血和肿胀,缓解疼痛,预防进一步损伤,如果第五跖骨基底部压痛、不能负重行走时请及时就医。刚受伤可以采取的措施包括:

  1. 受伤后停止活动,患肢不要负重站立或行走,防止损伤进一步恶化。

  2. 受伤后立刻对疼痛部位进行加压冰敷,冰可以减轻肌肉拉伤引起的疼痛和炎症。将装有冰水混合物的冰袋(塑料袋)置于患处,在冰和皮肤之间放一块薄布,防止冻伤造成皮肤损伤。每次冰敷 15~20 分钟,每 2 小时冰敷一次,每天冰敷 4~5 次;在受伤后的两到三天,如果感到疼痛也可以用冰水泡脚。

  3. 使用弹性绷带围绕患处,通过压迫减少出血,24 小时后可拆绷带。包扎不要太紧,以免影响血液循环,如果感到脚趾疼痛肿胀不适,应立即拆除并重新包扎。

  4. 在患侧小腿下方放 1~2 个枕头,将下肢抬高,高于心脏水平,促进血液回流。

第五跖骨底骨折患者需要卧床么?

需要。

患者刚受伤还未确诊时需要卧床休息,防止损伤扩大,并尽快就医。

保守治疗的患者需要固定足踝部 6~8 周 [4],这期间患者需要卧床休息,拄拐行走。但应该注意的是,除了受伤部位以外,患侧髋膝关节、健侧下肢应保持活动。

手术治疗的患者,刚进行完手术后的前几天由于肿胀疼痛明显,需要适当卧床休息,在身体状况允许后,在医师或康复师指导下尽早开始康复训练。

第五跖骨底骨折需要拄拐走路么?

腋拐是帮助患者行走的必备工具,随着康复进程推进,患者训练应从「双拐不负重 - 双拐部分负重 - 单拐部分负重 - 弃拐」循序渐进,正确地使用腋拐行走有助于减少步态异常和其他部位损伤。以下为拄拐步行功能训练:

  1. 患侧不负重的双拐步行训练
  2. 患侧部分负重的双拐步行训练
  3. 患侧部分负重的单拐步行训练

第五跖骨底骨折可以做理疗么?

可以。

低强度脉冲超声 ( 0.1~0.5 W/cm2) 理疗可刺激骨折愈合,加速修复过程,减少治疗时间,能降低骨折的不愈合风险 [5]

冲击波理疗对于骨不连或骨折延迟愈合有较好效果 [6] ,冲击波可激活生长因子、促进微血管形成达到治疗较果。

第五跖骨底骨折如何保守治疗?

保守治疗通常需要固定 6~8 周来让骨骼生长愈合,固定方法可以选择短腿石膏、步行靴、绷带等,对于无移位的 1 区骨折可以不用石膏固定,使用绷带贴扎防止足内翻即可,穿着石膏托或步行靴练习负重和走路,一般 3~4 周后可痊愈 [7]

固定期间患肢禁止负重,髋膝关节应进行康复训练,预防因制动导致的「废用综合征」,拆除固定后,患者可根据愈合情况逐渐负重,通过更为积极的康复训练使足踝重新获得活动度和稳定性。

第五跖骨底骨折保守治疗拆除石膏前可以做哪些康复训练?

拆除石膏前患肢禁止负重,这个阶段以患侧髋关节、膝关节训练为主,如果患者是运动员,上肢、腰腹以及健侧下肢应保持训练,防止体能下降。

患者可以双拐不负重行走,老年人或损伤严重的患者可以使用轮椅。可以进行的训练包括:

  1. 髋膝屈伸活动度训练
  2. 仰卧直抬腿训练
  3. 侧卧外展训练
  4. 侧卧内收训练
  5. 俯卧后抬腿训练

第五跖骨底骨折保守治疗拆除石膏后可以做哪些康复训练?

拆除石膏后患肢允许负重,患者可以开始负重训练,可以从双拐负重行走,逐渐过渡到单拐负重行走。可以完全负重后,患者可以脱拐正常行走。

需注意的是,足踝关节长时间固定会导致活动度和肌力丢失,因此需要通过康复训练来改善,可以进行的训练包括:

  1. 踝关节屈伸活动度训练
  2. 踝关节内外翻活动度训练
  3. 负重站立训练
  4. 踝关节背屈力量训练
  5. 踝关节跖屈力量训练
  6. 踝关节外翻力量训练
  7. 踝关节内翻力量训练
  8. 足底肌群训练

第五跖骨底骨折发生骨不连可以手术么?

第五跖骨基底部骨折如果采取保守治疗后发生骨不连,则需要寻找导致骨不连的因素,包括全身营养状况,有无服用影响骨代谢的药物等。治疗上可以选择局部注射生长因子,局部冲击波理疗等方法。

必要时需要考虑手术治疗,清理嵌插在骨折断端的软组织,采取骨折断端新鲜化或植骨治疗。如果在采取内固定或外固定术后发生骨不连,则需要仔细评估是否由感染因素导致。如果属于感染性骨不连,则需要手术清除坏死的骨组织,植入抗生素骨水泥,等感染控制后再次进行植骨及内固定手术。如果属于非感染性骨不连,则可以选择保守治疗,必要时再行二次手术治疗。

第五跖骨底骨折术后如何康复?

术后患者需要踝关节固定一段时间,以促进骨折愈合,具体固定时间因手术方式选择、损伤严重程度不同而不同,请遵医嘱执行。

一般术后前 2 周不负重,之后可穿戴步行靴渐近性负重 4~6 周,术后 8~12 周牢固愈合后,可以脱拐正常行走 [4]

术后当天或 1 天后,根据个人情况,在医生的指导下即可开始康复训练,康复训练贯穿术后整个阶段,是重返运动的必经之路。

第五跖骨底骨折术后康复早期可以做哪些康复训练?

术后前 2 周为康复早期,这个阶段患肢不负重,但身体其他部位不能完全休息,否则会导致肌肉萎缩,关节僵硬。康复早期以减轻肿胀疼痛为主,患者应将下肢抬高,冰敷患处,可以进行的训练包括:

  1. 髋膝屈伸活动度训练
  2. 踝关节屈伸活动度训练
  3. 仰卧直抬腿训练
  4. 侧卧外展训练
  5. 侧卧内收训练
  6. 俯卧后抬腿训练

第五跖骨底骨折术后康复中期可以做哪些康复训练?

术后第 3~7 周为康复中期,这个阶段允许负重,可以开始负重训练,改善踝关节活动度,可以增加的训练包括(早期的康复训练继续执行):

  1. 踝关节内外翻活动度训练
  2. 负重站立训练
  3. 牵拉腘绳肌训练
  4. 坐位牵拉小腿三头肌训练
  5. 臀桥训练
  6. 蚌式训练
  7. 坐位伸膝训练
  8. 俯卧勾腿训练

第五跖骨底骨折术后康复后期可以做哪些康复训练?

术后第 8 周以后为康复后期,这个阶段患者逐渐开始负重位的下肢力量训练,增加踝关节、大腿以及臀部肌力,根据个人情况从双拐走路过渡为单拐走路,术后 12 周可以安全脱拐正常行走,可以进行的训练包括:

  1. 踝关节动态松动训练
  2. 踝关节背屈力量训练
  3. 踝关节跖屈力量训练
  4. 踝关节外翻力量训练
  5. 踝关节内翻力量训练
  6. 足底肌群训练
  7. 单腿站立训练
  8. 深蹲训练
  9. 上下楼梯训练

image

生活

第五跖骨底骨折患者生活中应该注意什么?

  1. 刚受伤 3 天内或刚做完手术 1 周内,不要按摩患处,不要热疗(包括:热水澡、热敷、烤灯、热磁等),不要使用有热性作用的膏药,防止炎症扩散,肿胀增加,延缓愈合;
  2. 手术伤口愈合前,患处不要沾水,打石膏期间石膏不能沾水,洗澡时可以使用防水塑料薄膜覆盖密封,如果有水进入石膏,迅速用吹风机冷风吹干;
  3. 运动员重返训练时,建议继续使用踝关节护具或进行保护性贴扎,并且将踝关节稳定性训练加入日常训练;
  4. 正确调整腋拐高度,如果高度调整不当或使用方法不当,会导致腋托压迫神经使其受损,正确调整方法如下:

患者站立位,双上肢放松置于体侧,肘关节屈曲 20~25 度,在此体位调节腋拐的腋托和把手高度。高度调整方法如下:

  • 腋托:腋拐下拐杖头放于足前方 15 厘米,侧方 15 厘米处,腋托于腋窝间保留 2~3 横指(约 5 厘米);
  • 把手:高度与桡骨茎突(大概在手腕处)同高。
预防

第五跖骨底骨折的预防措施有哪些?

  1. 加强脚踝稳定性,预防踝关节扭伤,以下列举了可以居家操作的稳定性训练,不稳面可以使用家里的枕头或抱枕,也可以使用专业的康复训练器材,如:平衡垫、BOSU 球等:

    • 单腿站立训练
    • 不稳面单腿站立训练
    • 闭眼单腿站立训练
  2. 训练前做好充分热身,除了跑步、自行车这些传统的心肺准备练习外,还应该包括动态牵拉、肌肉激活以及专项相关的动作准备,这里介绍一些加强踝关节稳定性的准备活动:

    • 踮脚走
    • 勾脚走
    • 足外侧走
    • 燕式平衡
  3. 训练后做好充分放松,减轻疲劳堆积,预防因动作变形、不协调导致的扭伤:

    • 小腿三头肌牵拉
    • 小腿三头肌泡沫轴滚动放松
    • 足底筋膜球滚动放松
  4. 运动时进行保护性贴扎或佩戴踝关节护具,尤其是有扭伤史的患者;

  5. 修改合适的训练方案,循序渐进增加运动量,可采用交叉训练,避免长时间对某一部位施加过多负荷导致应力性骨折。

参考资料
监制:田达玮,曹梦琪
[1] Smidt KP, Massey P. 5th Metatarsal Fracture. 2021 Jun 8. In: StatPearls [Internet]. Treasure Island (FL): StatPearls Publishing; 2021 Jan–. PMID: 31335089.
[2] Schmoz S, Voelcker AL, Burchhardt H, Tezval M, Schleikis A, Sturmer KM, Sehmisch S.Conservative therapy for metatarsal 5 basis fractures - retrospective and prospective analysis[J] . Sportverletz Sportschaden, 2014, 28(4):211-217.
[3] Hunt K J, Anderson R B. Treatment of Jones fracture nonunions and refractures in the elite athlete: outcomes of intramedullary screw fixation with bone grafting [J] . Am J Sports Med,2011, 39(9):1948-1954.
[4] Zwitser EW, Breederveld RS. Fractures of the fifth metatars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Injury. 2010;41:555–562.
[5] Zura R, Rocca GJD, Mehta S, Harrison A, Brodie C, Jones J, Steen RG. Treatment of chronic(>1 year) fracture nonunion: Heal rate in a cohort of 767 patients treated with low-intensity pulsed ultrasound (LIPUS) [J]. Injury-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he Care of the Injured, 2015,46(10):2036-2041.
[6] 胡力,周忠,王万明。体外冲击波治疗应力性骨折的研究进展 [J].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3,28 (03):295-297.
[7] 张长杰。肌肉骨骼康复学 [M]. 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79-80.
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