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目前市面上的假酒主要包括两类:小酒厂为了销售业绩而仿冒名贵好酒,这类假酒主要发生在大城市,一般不会掺杂有毒有害物质,不引起中毒;用工业酒精(主要含甲醇)勾兑,当成食用白酒来销售,主要发生在农村,而甲醇是有毒物质。
即甲醇中毒。
工业酒精当中的主要有害成分有甲醇、杂醇油、甲醛、铅、锰等物质。其中大约含有 4% 的甲醇,其生产成本远低于食用酒精,因此常被一些不法分子用来制作假酒。
饮用假酒一般 5~10 mL 即可引起严重中毒,最低 7~8 mL 即可引起失明,致死量 30 mL 左右 [6]。
包括以下症状 [2]:
刺激症状:吸入甲醇蒸气可引起眼和呼吸道粘膜刺激症状。
中枢神经症状:先是产生喝醉的感觉,常有头晕、头痛、眩晕、乏力、步态蹒跚、失眠,表情淡漠,意识混浊等。重者出现意识朦胧、昏迷及癫痫样抽搐等。严重口服中毒者可有帕金森综合征。
眼部症状:最初表现眼前黑影、闪光感、视物模糊、眼球疼痛、畏光等。严重者视力急剧下降,可造成持久性双目失明。检查可见瞳孔扩大或缩小,对光反应迟钝或消失,视乳头水肿,周围视网膜充血、出血、水肿,视神经萎缩等。
酸中毒:甲醇的代谢物甲酸进入血液后,会使血液酸性越来越强,造成酸中毒,严重者出现紫绀,呼吸深而快,进一步损害肾脏导致肾衰竭。
甲醇中毒后 6~24 小时会出现临床症状。
甲醇中毒时的毒性作用主要是甲醇的代谢产物甲醛或甲酸与细胞内的蛋白质相结合所致,对机体的危害主要有 [7]:
失明:甲醇进入人体后在胃肠道迅速吸收,随血液分布于机体各组织中,含量与该组织的含水量成正比,眼组织含水量较高,甲醇含量与较高。甲醛会使视网膜及视神经病变,最终导致视神经萎缩。而代谢产生的甲酸可加剧视网膜病变,造成失明的后果。
代谢性酸中毒:甲酸经肝代谢需要 20 小时,代谢缓慢造成了血中甲酸大量累积,再加上甲醇在体内可抑制某些氧化酶系统,使糖的需氧分解及机体代谢发生障碍,导致乳酸及其他有机酸在体内积聚,引起代谢性酸中毒。
麻醉、致死:甲醇氧化代谢缓慢、蓄积性强,其麻醉浓度与致死浓度较为接近,大量聚集可麻醉神经系统,导致死亡。
饮用工业酒精(甲醇)勾兑的假酒;
饮用家庭自制发酵酒,比如自酿葡萄酒。葡萄酒中的甲醇来自葡萄皮、部分葡萄籽,在连皮发酵的红葡萄酒中,甲醇含量更高,葡萄酒酿造过程中甲醇很难完全避免,家庭自制葡萄酒未经过专业除甲醇及相关检测,长期饮用有可能造成假酒中毒。
可能会。
甲醇主要经呼吸道和消化道吸收,皮肤也可部分吸收,吸收后迅速分布于各组织器官,含量与该组织器官的含水量成正比。甲醇在体内氧化和排出均较缓慢,有明显的蓄积性。
如果皮肤长期接触甲醇,如一些含甲醇的化学洗剂和燃料,达到一定剂量可能引起急慢性假酒中毒症状。
首先进行筛查性实验室检查:电解质、pH 值、血尿素氮、肌酐、葡萄糖、眼底检查、静脉或动脉血气、血清渗透压和尿分析 [3];
结合有无甲醇暴露史(如汽车防冻剂、挡风玻璃清洗液、假酒、外用酒精)和甲醇中毒症状(如视力模糊);
再测定血清中甲醇水平并请肾脏科或毒理检验科会诊。
等待血清甲醇结果时给予解毒剂:甲吡唑或乙醇。
若存在以下任一情况:pH < 7.3,血清甲醇浓度 > 50 mg/dl,急性肾损伤。应进行透析,透析后重新给予解毒剂 [3]。
假酒中毒早期应与感冒、神经衰弱、急性肠胃炎等鉴别。
易与氯甲烷、乙二醇急性中毒和其他原因引起的脑病、视神经损害等混淆。
必须详细询问职业史、饮酒情况,密切观察病情进展,结合实验室检查,可得出正确判断。
可以,但中毒后不要自行治疗,需要去正规医院治疗。
甲醇中毒的几个代谢过程如下:
甲醇:有微毒,表现为醉酒;
甲醇→甲醛:代谢过程缓慢,容易导致血中甲醇堆积;
甲醛:老百姓装修时最担心的污染物,闻上去十分刺鼻,甲醛对气道皮肤黏膜有损伤,长期接触还有致癌风险,不过甲醛在血中会很快代谢为甲酸;
甲醛→甲酸:过程很快,因此很少出现体内甲醛堆积的;
甲酸:甲醇代谢过程中最毒的物质,一方面甲酸是酸性的,它破坏了人体酸碱平衡;另一方面甲酸破坏线粒体功能,造成神经元供能障碍,导致暴盲和脑部病变 [1];
甲酸→二氧化碳和水:甲酸最终被解毒,但过程缓慢,因此会导致甲酸血液中堆积。
甲醇本身对人体属于低毒,导致人体中毒的根本原因是其中间代谢产物 —— 甲酸,而甲醇在体内主要通过醇脱氢酶代谢为甲醛,而甲醛在醛脱氢酶的作用下很快代谢为甲酸,因此要想阻挡甲醇代谢为甲酸,就要阻断醇脱氢酶 [2]。
乙醇与醇脱氢酶结合力是甲醇与醇脱氢酶结合力的 10 余倍。因此,口服乙醇使体内的醇脱氢酶与乙醇结合而没有机会与甲醇结合,这样甲醇就不能代谢为甲酸了,从而减轻其对人体的伤害 [2]。
所以甲醇引起的假酒中毒可以使用乙醇,即用真酒解假酒。
一旦发现假酒中毒或存在假酒中毒危险,应立即去往医院急诊科就诊,及时给予必要的药物治疗和相关指标检查,一般需要住院治疗,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及症状表现,可能还需要消化内科、神经内科、肝肾内科的干预。
必须尽快送往医院进行治疗。
排出甲醇,比如给患者饮足量温水、催吐、洗胃,中毒严重者应尽早进行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以减轻中毒症状,减少后遗症;
不让甲醇代谢下去,比如饮用烈性酒(酒精度通常在 60 度以上)来缓解甲醇代谢,服用抑制酶活性的药物甲吡唑 [1];
对于甲醇已经代谢产生的甲酸,则需要加速甲酸代谢,可以服用叶酸片促进甲酸降解为二氧化碳和水或者服用小苏打(碳酸氢钠)来中和甲酸。
不一定。
假酒中毒的本质是甲醇中毒。大多是由于误服甲醇、吸入甲醇蒸汽或长期接触含甲醇的化学制品,饮用市面上的假酒,是甲醇中毒的主要来源。此外,还可能因为饮用家庭自酿的葡萄酒, 长期皮肤接触含甲醇的化学品,如汽车防冻剂、清洗剂、燃料等造成假酒中毒后果。
可能有。
假酒含有大量甲醇,甲醇主要作用于神经系统,具有明显的麻痹作用,且对视神经和视网膜有特殊的选择作用,易引起视神经萎缩。
喝假酒中毒后的治疗主要目的是排出剩余甲醇,阻止其代谢产生对人体危害更大的物质,但其对神经系统和视网膜产生的危害具有不可逆性,很可能造成视力衰退甚至失明、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的后遗症,严重假酒中毒还会有肝脏损害的后遗症。
不能。
2020 年,伊朗某地区的人群轻信酒精可以抵御新型冠状病毒而饮用非法贩售酒,从而导致假酒中毒,造成超 500 人死亡。在世界上其他国家和地区也陆续出现饮用小商店购买的自制酒预防新冠肺炎而导致假酒中毒死亡的病例。
事实上,75% 的酒精对杀灭新冠病毒能起到一定作用,但只能用于接触物品或者手部的消毒,不能通过喝酒来杀灭新冠病毒,因为直接服用酒精易引起胃黏膜损伤、中毒。且饮用酒的酒精浓度一般都低于 75%,不会使病毒蛋白质变性,而要使体内酒精浓度达到 60%,对于一个成年人来说需要瞬间向血液中注入 2 升左右的酒精。
通过喝酒抵御新冠病毒是无法达到且得不偿失的,且假酒中主要成分为甲醇,对新冠病毒没有任何杀灭作用。
不一定。
红酒酒精度数低,一般在 8%~15% 之间,口感甘醇,比较受女性欢迎。但部分人饮用真红酒后也会出现头晕头疼等不适感。
主要在于红酒中含有葡萄汁、酒精、酒石酸、果胶、矿物质等多种成分,一些对酒精极度过敏的人,即使服用红酒后也可出现类似酒精中毒的症状而出现头疼;红酒中还含有胺类物质,可产生类似儿茶酚胺的作用,如收缩血管、升高血压、导致疼痛等,进而可出现头疼现象。
不是。
白酒加水变浑浊和是否是假酒无关,与是否为纯粮谷酿造也无关。引起浑浊的主要是酒中不溶于水的高级脂肪酸酯,在加水后白酒被稀释,酒里面的高级脂肪酸酯不溶于水就会呈絮状物显现出来。
因此有些白酒生产企业会采用一定的技术手段有效控制酒中高级脂肪酸酯的含量,防止酒变浑浊或使其加水显现浑浊感。然而,这些高级脂肪酸酯并不是改善和提高白酒感官质量的主要成分。
所以,白酒加水是否变浑浊,并非检验酒质好坏以及判断真假白酒的标准,而是与勾兑时使用的原酒喝生产工艺有关。
甲醇的气味、比重等和乙醇相似,仅凭感官鉴别难以区分出酒中是否添加工业酒精甲醇。甲醇的沸点小于乙醇,可通过测沸点或一些化学反应来鉴别,但不适合广大群众。
但可以通过简单的方法鉴别假冒伪劣酒及酒精勾兑酒,一般的假酒中毒也出自这种劣质酒。
看酒质颜色是否异常及浑浊沉淀,白酒应无色透明、无悬浮物、无浑浊、无杂质、无沉淀物。
注意观察酒瓶酒盖,大多数假酒是回收旧瓶灌装,瓶体有可能显得陈旧,商标有遗留酒迹象,盖子接口有断裂痕迹。
看酒花:在还未开瓶的时候把酒瓶倒过来摇晃,然后看酒花的变化。如果是粮食酒酒花会非常密集,而且消失得很慢;如果是酒精酒酒花会很粗疏,而且酒花消失得很快。
手搓法:把酒倒几滴在手掌心,然后双手相互搓,最后闻一下手掌。如果是粮食酒,掌心会散发出粮食酒的糊味和粮食香味。如果是酒精酒,掌心不会散发出糊味。
减少饮酒或不饮酒,从根本上避免假酒中毒;
尽量选择有保证的厂家生产的酒,在有正规授权的经销商处购买酒,不在小作坊小卖部买酒;
不要贪图便宜,不买比官方价格便宜太多的同类酒,不要买散装酒。
不喝家庭自制的葡萄酒、粮食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