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畜共患传染病
就诊科室:感染科 传染科
词条作者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审核专家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简介
症状
病因
诊断
治疗
生活
预防
就诊
丁香医生审稿专业委员会同行评议通过
简介

人畜共患传染病是什么?

人畜共患传染病主要是指由同一种病原引起,可在人类与动物之间进行自然传播的疾病。这种病的病原体将主要有真菌、病毒、立克次氏体以及支原体、寄生虫等 [1]

人畜共患传染病包括哪些疾病?

目前全球已经发现有 250 多种人畜共患传染的疾病,其中危害程度较为严重的有 80 多种,不同程度威胁着人类的健康 [1]

我国农业部会同卫生部于 2 009 年 1 月 19 日发布的(农业部公告第 1 149 号)人畜共患传染病有包括牛海绵状脑病、高致病性禽流感、狂犬病、炭疽、布鲁氏菌病、弓形虫病、棘球蚴病、钩端螺旋体病、沙门氏菌病、牛结核病、日本血吸虫病、猪乙型脑炎、猪 Ⅱ 型链球菌病、旋毛虫病、猪囊尾蚴病、马鼻疽、野兔热、大肠杆菌病(O157:H7)、李氏杆菌病、类鼻疽、放线菌病、肝片吸虫病、丝虫病、Q 热、禽结核病、利什曼病,共 26 种 [2]

症状

人畜共患传染病传染到动物和人会有什么症状?

不同的传染病传染到动物后会有不同的症状,下面简单介绍几种常见人畜共患传染病的症状:
image

病因

人畜共患传染病的传染来源是什么?

以动物作为主要传染源:

  • 包括潜伏期病原携带动物,指感染后到症状出现前能排出病原体的动物。

  • 恢复期病原携带动物,指在临床症状消失后仍能排出病原体的动物。

  • 健康病原携带动物,指过去没有患过某种传染病但却能排出该种病原体的动物。

以人类作为主主要传染源:指以人类为主的人畜共患传染病,其病原体主要靠人世代延续 [8]

人畜共患传染病的有哪些传播途径?有什么特征?

传播途径包括:

通过唾液传播:如患有狂犬病的猫、狗,它们的唾液中含有大量的狂犬病病毒,当动物咬伤人时,病毒就随唾液进入体内,引发狂犬病。

通过粪便或者经消化道传播:粪便中含有各种致病菌。结核病、布氏杆菌病、沙门菌病等疾病的病原体可借助粪便污染人的食品和饮水。当人吃入各种感染动物的组织、肉类和昆虫,病原体进入人的消化道而感染。

通过空气,经呼吸道传播:患病的动物在流鼻涕、打喷嚏和咳嗽时,常会带出病毒和细菌,并在空气中形成有传染性的飞沫,当人和动物吸气时,就可能把含有病原体的飞沫吸入体内而感染。

通过接触传播:动物的全身被毛和皮肤垢屑里,往往含有各种病毒、病菌、疥螨、虱子等,它们有的就是某种疾病的病原体,有的则是疾病的传播媒介。也包括物品和表面接触而感染。

不同的传播途径都有一些共同的传播和流行特征,

  • 有一定的地区性,病例分布与媒介昆虫的分布一致;

  • 有明显的季节性,病例季节性升高与媒介昆虫繁殖活动的季节一致或稍后;

  • 发病有年龄特点,老疫区病例多见于儿童,新疫区病例无明显年龄差异;

  • 人与人之间一般不直接传播 [8]

人畜共患传染病出现的原因有哪些?

目前,人畜共患传染病呈现日益严重的趋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9]

  • 家畜的工业化饲养,使人与家畜的接触日益密切,增加了病原微生物由动物向人传播的机会;

  • 宠物的饲养量逐年上升,对宠物的检疫工作和自我保护意识不强;

  • 人口剧增也为传染病的流行提供了条件;

  • 人类居住和生活领域的扩大,野生动物捕食、皮毛加工等活动的加剧,使野生动物与人类的地理距离不断缩小。

诊断

治疗

人畜共患传染病应该怎么治疗?

不同传染病治疗方式各不相同,以下列举出常见几种人畜共患传染病的治疗措施:

口蹄疫: 口蹄疫患者主要还是对症治疗。进入医院先隔离,发热期给予流质或半流质等易消化的食物,住院期间可以服用维生素 B 及维生素 C。当发生合并细菌感染时,可根据医生建议服用适当的抗生素 [7]

狂犬病: 详见狂犬病。

猪链球菌病: 临床治疗包括一般治疗、病原治疗、抗休克治疗等 [5]

高致病性禽流感: 与普通流感相同,患者应隔离治疗,转运时戴口罩。应在发病 48 h 内试用抗流感病毒药物。平时注意体息、多饮 水、增加营养,给易于消化的饮食。可应用解热药、缓解鼻粘膜充血 药、止咳祛痰药等进行对症治疗 [4]

日本血吸虫病: 患者应该采用吡喹酮治疗,具体用药量根据患者患病类型而定 [6]

image

生活

人畜共患传染病的患者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什么?

在生活中,患者主要注意以下几点:

  • 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进行适当锻炼,增加机体抵抗力。

  •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尤其是在接触动物后,勤洗手,勤消毒,注意卫生。

  • 少吃辛辣、油腻食物,避免加重胃肠道症状。

人畜共患传染病患者能从事动物养殖业吗?

不能。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规定:患有人畜共患传染病的人员不得直接从事动物诊疗以及易感染动物的饲养、屠宰、经营、隔离、运输等活动。

预防

人畜共患传染病要怎么预防?

人畜共患病预防的关键措施就是要消灭病原。具体的预防措施可从环境、动物、个人三个方面进行 [10]

从环境方面:

  • 加强环境管理,整治好环境,消除老鼠、臭虫、苍蝇和蚊子 等滋生的环境条件。

  • 要保持人与自然的生态平衡,保护野生动物迁移与迁徙地区,不破坏自然环境,不抓捕野生动物, 杜绝或减少因生态环境破坏致使动物病原体向人类转移,外出旅游,不与野生动物密切接触。

从动物方面:

  • 坚持合理饲养和防疫,消灭动物传染源,预防动物疫病的发生。许多人畜共患病疫情的暴发,都是由于患病动物或产品的流动引起的。

  • 加强检疫工作, 加强病害动物及其产品的无害化处理,控制疫病的传播,不要接触患病动物和病死动物及其产品。

从个人生活方面:

  • 消费者不购买没有经过兽医检疫人员检疫合格的动物产品,选择动物产品应到食品超市等正规途径购买。

  • 经营者收购动物时,应经兽医检疫,取得有检疫合格证明的动物。

  • 应尽量避免接触野生动物,不去干扰野生动物的生活。

  •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个人防护能力,提高抗病力。

  • 人畜共患传染病的患者应及时进行隔离和治疗,避免造成进一步传播。

  • 家养的宠物也要讲究卫生, 要定期给宠物体检,经常进行灭虱、灭蚤、灭虫、灭螨,定期接种疫苗。

参考资料
监制:田达玮,曹梦琪
[1] 刘金能.人畜共患传染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防治措施[J].中国农业信息,2014(01):154.
[2] 人畜共患传染病有哪些[J].农技服务,2018,35(03):113.
[3] 何琴. 人畜共患病-狂犬病的防控[J]. 兽医导刊,2014(12):88-88,89.
[4] 梁莉,王敦志,李天舒. 禽流感--一种新的人畜共患传染病[J].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04,20(2):225-228. 
[5] 王玉凤. 猪链球菌病的诊断和防治[J].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21(4):167
[6] 王登云,王金凤. 日本血吸虫病的防控[J]. 畜牧与饲料科学,2010,31(11):194-196. 
[7] 孙德琴,崔长东,许访. 人畜共患传染病——口蹄疫[J].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07(4):13-14. 
[8] 黄竹林,周建波. 人畜共患传染病的流行病学特征[J]. 中国热带医学,2007,7(6):1002-1004.
[9] 张苏华. 人畜共患传染病的历史、现状及其控制对策[C]. //上海市畜牧兽医学会2004年学术论文集. 2004:12-18,30.
[10] 白秀娟. 动物人畜共患病的传播与预防[J]. 养殖技术顾问,2014(12):186.
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