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干骨折术后功能障碍
就诊科室:骨科
词条作者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审核专家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简介
症状
病因
诊断
治疗
生活
预防
就诊
丁香医生审稿专业委员会同行评议通过
简介

股骨干骨折是什么?

股骨是人体最长的管状骨,具有支撑人体体重的作用。股骨干是股骨的一部分,是指大腿骨上端下 2 厘米至膝关节上 5 厘米内的范围(可以理解为股骨中间比较直的部分)。

股骨干骨折多是由于直接暴力或者间接暴力所致,经常会伴随着其它的综合性损伤。

症状

股骨干骨折的症状是什么?

股骨干骨折的临床表现为:

  • 局部剧烈疼痛;
  • 大腿出现明显肿胀,或者出现成角、短缩畸形等情况;
  • 患肢关节活动能力受限;
  • 出血量较大;
  • 若是下 1/3 骨折,可能会出现合并血管神经损伤。

股骨干骨折术后常伴有哪些并发症,应如何避免?

  1. 心血管系统疾病:术后主要存在由原发性高血压、心绞痛、贫血及低血容量引起的心血管事件。患者住院期间应规范用药、实时监控,若发现异常及时处理,避免损伤加重。

  2. 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应规范的深呼吸、吹气球,以及应用呼吸功能训练器等进行呼吸功能锻炼,有效的咳嗽、规范性拍背及雾化吸入化痰类药物等促进排痰。

  3.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及肺栓塞:

    • 患者应主动及被动地活动患侧及健侧髋、膝、踝关节;
    • 密切关注下肢肿胀及疼痛情况;
    • 多饮水等适当补充血容量以稀释血液;
    • 使用抗凝药物;
    • 规范镇痛治疗以利于肢体活动;
    • 应用双下肢抗血栓梯度弹力袜、间歇性充气加压泵及关节持续被动活动仪辅助髋、膝、踝关节持续被动屈伸活动;
    • 在病情允许情况下尽早离床活动。
  4. 褥疮:使用防褥疮气垫床,定期检查保证被褥衣物整洁,定时更换体位,腰骶部、髋部、足跟等部位贴敷防褥疮帖,进行局部按摩、红外线照射等物理治疗。

  5. 迟缓愈合或不愈合:如果在术后本该愈合的时间之后仍然疼痛,患者可能发展为骨不愈合,需要进一步的手术治疗。

  6. 骨化性肌炎:骨化性肌炎又称异位骨化,是在没有骨折的地方出现骨质的钙化或内骨组织的钙化。

  7. 神经损伤:股骨中下 1/3 骨折,此处血管、神经紧贴骨骼,易并发神经、血管损伤,若股骨受外力较大所致骨折移位明显,可导致股神经损伤。

病因

股骨干骨折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 直接暴力:多数骨折由强大的直接暴力所致,如:汽车拉力赛、摩托车赛以及道路交通事故中的撞击、挤压。以成人为例,骨折多为横断、蝶状或粉碎性。
  • 间接暴力:间接暴力的杠杆作用、扭转作用所致的多为斜形或螺旋形骨折,儿童可为青枝骨折(即类似于青枝折而不断的骨折情况)。

股骨干骨折好发于哪些人群?

年轻人多发。

  1. 男性青壮年群体,据研究表明,股骨干骨折男女发病比例是 2.8:1,并且多发于 20~40 岁的青壮年;
  2. 10 岁以下的儿童,儿童常见因间接暴力导致的青枝骨折,即类似于青枝折而不断的骨折现象。

股骨干骨折术后功能障碍的成因是什么?

  1. 股骨干骨折术后的不当处理(热敷,热处理)。创伤或手术之后,组织内部还在出血,局部感觉痛和热。这个时候切记不要使用热处理,因为热处理会增加局部的出血,进而造成关节僵硬。

  2. 制动期不当的活动。在创伤或手术之后,骨骼需要一定时间才可以愈合,刚愈合的骨折处比较脆弱,极易因为外力而造成再次损伤,进而产生持续性疼痛和活动障碍。

  3. 创伤或手术比较严重。如果创伤或者手术时,黄骨髓渗出到组织间隙,常常会导致异位骨化。同时,由于创伤导致肘关节处于不稳定状态,常常让受伤部位的软组织内持续出血,进而出现关节僵硬。

  4. 长时间制动。长时间制动引起的术后局部部位软组织粘连,从而导致关节各个角度活动度受限。因此在术后早期,就应及时进行系统的康复治疗,不仅有助于关节活动度的提升,还可达到早期恢复身体各机能的作用。

诊断

股骨干骨折应该去哪个科室进行治疗?

  • 股骨干骨折应该到骨伤科就诊;
  • 若出现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后功能障碍,应到康复科或运动康复医学中心就诊治疗。

股骨干骨折如何确诊?

  1. 病史:患者多有严重的外伤史。如:轻微暴力引起骨折,儿童要考虑佝偻病所致,青壮年应充分考虑骨病可能;

  2. 伤肢局部肿胀:伴有剧烈疼痛、活动障碍、短缩、成角畸形;

  3. 查体:通常会有纵向叩击痛或骨擦音,假关节活动,骨传导音减弱或消失;

  4. X 线检查:可进一步确定骨折类型和移位方向;

  5. 此外,对于下 1/3 骨折的患者,应检查是否合并有血管和神经损伤。

股骨干骨折术后康复如何判断是否良好?

一般术后 2 周后,患者软组织肿胀消退,切口无感染,愈合良好,达到拆线标准。患肢肌力逐渐恢复,骨折远端关节活动,基本不受限制,在他人协助下可完成抬臀运动,可逐渐完成在床上坐起运动及屈髋屈膝运动。

出院后患者应严格按照每阶段的康复计划进行康复锻炼,对各项康复内容及锻炼方法都能熟练掌握,可正确掌握拄拐方法。一般患者可在术后 6 个月~1 年,根据各项恢复情况进行自我评价如下:

  • 优:关节活动不受限,无跛行,不需拐杖辅助独立行走;
  • 良:关节活动轻微受限,需拐杖辅助行走或独立行走有跛行;
  • 差:关节活动明显受限,不能下地行走。
治疗

股骨干骨折多久可以愈合?

骨折的愈合包括外伤炎症期、骨痂形成期和骨痂成熟期三个阶段:

  1. 外伤炎症期,一般伤后 6~8 小时即开始,大概持续到伤后 2 周左右。这一过程中,伤后局部的出血会形成血肿包绕骨折,之后身体开始对损伤部位进行修复;

  2. 原始骨痂形成期是在血肿机化期之后,身体便开始尝试形成最初的骨痂,这一过程往往需要术后 4~8 周时间;

  3. 骨痂成熟期是骨折愈合所经历的最后一个阶段,在应力作用下,修复的骨痂被重新塑造,骨痂转变为正常的骨结构,这时距离手术基本己经度过了 8~12 周的时间。

股骨干骨折后多久可以下地负重?

通常需要在 3~6 个月骨折愈合后,才可下地负重。

标准的术后康复,允许患肢在耐受范围内负重,但是股骨通常需要 3~6 个月的时间愈合。与接受平板固定或外固定的患者相比,对于患者不稳定骨折的患者,医师有可能推迟下肢负重的时间。

但是患肢早期负重很重要,可以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减少住院时间,加快康复和重返工作岗位。

股骨干骨折术后可以进行物理治疗吗?

可以。对于刚做完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后的患者,物理治疗常采用一些刺激髋部肌群、减轻会减缓手术部位愈合的水肿的治疗手段,例如:

  • 超声治疗:促进组织愈合、增加组织的柔韧性 / 热效应;
  • 神经肌肉刺激:强化肌肉、神经肌肉再教育、消肿;
  • 经皮神经电刺激(TENS):控制疼痛;
  • 气压治疗:控制疼痛、消肿。

骨折恢复中后期,疼痛问题解决之后,可以进行蜡饼法治疗、音频电疗法,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软化疤痕,松解粘连,可以预防软组织僵硬。

股骨干骨折术后康复治疗的内容有哪些?

  1. 控制水肿:针对刚进行完手术的患者,控制水肿可以即刻开始,并且需要贯穿于整个康复过程,因为术后部位的肿胀,会导致活动受限,从而引发软组织的挛缩。此外,康复中由于加大运动强度也可能导致肿胀,消除肿胀才能提高活动度和患肢功能。
  2. 提高肌肉力量:股骨干骨折术后因活动受限,极易导致肌肉萎缩的问题,在术后康复早期,应在可行的情况下通过功能性活动提高肌肉力量和本体感觉。
  3. 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本体感觉和学习重返工作与运动的技能。

股骨干骨折术后需要注意什么?

  1. 避免长期卧床不动。术后一周一般要进行患者体征和症状的监控,以避免出现伤口感染、压疮、呼吸道和泌尿感染等并发症;
  2. 进行床边运动。鼓励患者离床活动,在适当的疼痛控制、支持性治疗和护理下,教会患者坐起、床 — 椅转移,以及用适当的辅助设备在防护下站立和行走;
  3. 进行踝关节活动。主动的进行踝关节屈伸练习,可做健侧下肢活动,进行膝关节屈曲,利用健足及双肘作为支撑,尝试进行抬臀练习,避免臀部长时间压迫;
  4. 在康复师的监护下进行髋关节活动。指导患者进行膝关节屈伸练习,但弯曲角度应控制在 20°~30° 之间,具体练习时间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而定,注意配合患者髋关节耐受能力。

此外,患者应该逐渐尝试进行小范围的髋关节活动,控制活动度在 45° 以内,逐渐增加,但不得大于 90°,活动量以患者自觉无肌肉疲劳为度。

股骨干骨折术后肿胀应该如何处理?

持续垫高患肢,定时冰敷。

  • 若早期肿胀严重,可以进行局部冷疗法,即用冰袋置于发炎肿胀部位,冰敷时长为一次 10~15 分钟,若术后肿胀严重,一天可以进行 2~3 次;
  • 此外,在康复训练后,也可以用冰敷的形式来消肿止痛,并且还可以使用弹力裤、弹力绷带或者冷敷加压装置进行消肿。

股骨骨干骨折术后(0~2 周)可以进行哪些康复练习?

术后 0~2 周内,局部明显肿胀,尚未形成骨痂,这时的功能锻炼方法主要是肌肉自主的、充分的收缩和舒张,是在关节保持不动、患肢肿痛能忍耐的前提下,及早进行肌肉静力性训练。

  • 踝泵运动 ;
  • 脚趾绕环运动;
  • 踝关节屈伸运动;
  • 股四头肌静力收缩运动: 肌肉收缩持续约 5 秒,放松 5 秒,再反复收缩、放松;
  • 小腿三头肌静力收缩;
  • 髌骨移动运动: 患肢固定,在患者家属帮助下被动牵拉髌韧带和左右推动髌骨,每日 3~4 次,每次 40~50 回;
  • 抬臀训练;
  • 床上呼吸训练;
  • 辅助下髋关节屈曲活动度训练 :仰卧位毛巾协助的屈髋运动;
  • 他人辅助床上坐起训练;
  • 坐 — 椅转移训练 I.41;
  • 健侧仰卧髋关节膝关节关节活动度训练。

股骨干骨折术后中期(3~6 周) 可以进行哪些康复训练?

术后 3~6 周,软组织已经愈合,局部肿胀反应消失,骨痂已逐渐生成,骨折端已较稳定,已经接近临床愈合。这时的功能锻炼方法是,可作较大幅度的关节活动,但仍须限制不利于骨折连接和稳定的活动,活动范围由小到大,防止滑倒、碰伤、患肢旋转等。

  • 坚持上阶段的踝泵运动、股四头肌收缩运动
  • 主动屈髋运动: 在双上肢支撑下或床尾栓一条绳索,借助拉绳索的力量,使上身逐步离床前屈,直至坐直,患者背后垫棉被等维持坐位。角度逐步从小增大到 90°
  • 足跟滑动训练
  • 直抬腿训练
  • 侧抬腿训练
  • 后抬腿训练
  • 夹球静力收缩
  • 主动髋外旋
  • 辅助立位髋外展

股骨干骨折后期(8 周之后)可以进行哪些康复训练?

术后 8~12 周,此期骨折已经愈合并除去外固定,主要病理改变为关节内外软组织粘连,韧带挛缩,肌肉萎缩与挛缩。康复的目标是增强肌力、克服挛缩与活动关节,逐步恢复肢体的功能。(注意次序,循序渐进进行训练)

  • 三点步态不负重训练
  • 双腋拐步行运动
  • 单拐步行运动(一般健侧拄拐,行走时拐与患肢同时起落)
  • 拄拐上下楼运动(一般上楼时先上健足,下楼时先下拐)
  • 站立位髋关节抗阻屈伸、外展、内收运动
  • 负重站立练习
  • 双下肢站立平地闭眼(开始时借助他人辅助)
  • 单腿站立平地睁、闭眼
  • Bosu 球站立训练
  • 提踵训练
  • 浅蹲
  • 弓箭步
  • 跳跃运动

image

生活

股骨干骨折术后要卧床休息多久?

骨折之后,康复期不需要绝对的卧床休息。因为卧床休息会导致一系列的功能减退。

一般来讲,股骨干骨折术后的前几天会因髋、膝关节屈曲角度受限,及手术部位肿胀需要卧床休息,但仍可以进行小角度的髋、膝关节活动度训练,以及床 — 椅转移。在功能允许的情况下,患者应该用适当的辅助设备在防护下站立和行走,这样有助于更快的恢复工作和正常生活。

股骨干骨折术后会影响正常行走吗?

可能会。

因为辅助装置的过度使用,常会导致代偿动作,并影响未来的功能恢复。髋部骨折修复后常见的步态障碍及潜在原因如下:

  • Trendelenberg 步态(偏臀步态):同侧臀中肌无力;
  • 蹒跚步态:双侧臀中肌无力;
  • 躯干过度前屈:臀大肌无力、髋关节屈曲挛缩、腰椎管狭窄;
  • 跳跃步态 / 足趾行走:跟腱 / 腓肠肌 — 比目鱼肌挛缩;
  • 拖拽步态:失衡、髋部伸肌薄弱;
  • 屈髋步态:失衡、肌腱挛缩;
  • 画圈步态:双下肢不等长。

若患者出现步态问题,可找专业的康复治疗机构进行具体的评估排查,并进行相应的康复训练治疗。

预防

股骨干骨折术后功能障碍应如何预防?

  1. 遵医嘱佩戴支具,切忌做医生禁止的动作;
  2. 出现关节活动僵硬超过 3 周,请立刻找医疗康复专家检查;
  3. 出现持续关节发热或疼痛时,请立刻找医疗康复专家检查;
  4. 保持谨慎乐观的良好心态。
参考资料
监制:田达玮,曹梦琪
[1] 张霞,王梅,曹丽红.股骨干骨折术后的康复护理[J].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2014,31(03):17-18.
[2] 赵艳,史艳立,刘建敏,钱素贤.股骨干骨折术后实施功能锻炼的健康教育[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6(06):740-742.
[3] [美]安德鲁·格林著,王雪强 王于领译. 《AAOS骨科术后康复》. 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21.
[4] 王世芳.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护理在股骨干骨折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民康医学,2020,32(13):79-80.
[5]黎万友著.《运动骨创伤学》. 四川科技出版社.2010.p203-p208.
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