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跖趾关节囊复合体撕裂
就诊科室:骨科
词条作者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审核专家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简介
症状
病因
诊断
治疗
生活
预防
就诊
丁香医生审稿专业委员会同行评议通过
简介

第一跖趾关节在哪里?

第一跖趾关节是人体足部关节,位于足的最内侧,它是由大脚趾及其后方的第一跖骨头所构成的关节。

第一跖趾关节囊复合体撕裂具体是什么损伤?

第一距趾关节关节复合体撕裂损伤,包括第一跖趾关节过度背伸导致的关节周围骨骼及软组织损伤,以及第一跖趾关节的过屈性损伤和完全脱位,常发生于橄榄球、足球、棒球、排球等运动员。

因该类损伤多发生在人工草皮上,故也被称为「草皮趾」。

第一跖趾关节囊复合体撕裂严重吗?

第一跖趾关节囊复合体撕裂的损伤严重程度,取决于第一跖趾关节所承受的重量和用力时第一跖趾关节异常或过度活动的范围和方向。

通常而言,第一跖趾关节囊复合体撕裂按损伤严重程度可分为三度:

  • 1 度损伤,是指第一跖趾关节囊复合体结构受到牵拉或轻度撕裂,疼痛可以忍受。

  • 2 度损伤,是指第一跖趾关节囊复合体的部分断裂,大概需要 2 周才能恢复。

  • 3 度损伤,是指第一跖趾关节囊复合体的完全断裂,包括关节软骨损伤,骨小梁水肿,籽骨骨折等,需要 10~16 周的时间恢复,部分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症状

第一跖趾关节囊复合体撕裂有哪些症状?

  1. 肿胀。急性损伤后由于炎性物质渗出,损伤周围可出现肿胀和压迫感。经久不愈的慢性第一跖趾关节囊复合体损伤也可出现第一跖趾关节处的慢性炎症和轻微肿胀。
  2. 疼痛。如果是急性损伤,则患者通常 24 小时内第一跖趾关节周围表现出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的典型症状。如果是慢性损伤,疼痛常发生在大脚趾底部,进行背伸等活动时诱发疼痛。
  3. 第一足趾活动范围受限或关节畸形。
  4. 步态异常或下肢功能障碍。患者常出现减痛步态,长时间会造成足踝及下肢的运动功能障碍。
病因

第一跖趾关节囊复合体撕裂好发于哪些人群,发病率高吗?

第一跖趾关节囊复合体撕裂常发生于橄榄球、足球、棒球、排球等运动员或运动爱好者。由于国内橄榄球等运动相对不够普及,因此草皮趾损伤的发病率并不高。

第一跖趾关节囊复合体撕裂诱发因素有哪些?

年龄

年龄越大,身体关节软骨、肌腱等退化明显,加之可能存在足踝其他部位疾病或微细损伤的累积,在发生意外撞击或局部反复活动时,更容易出现第一跖趾关节囊复合体的撕裂损伤。

运动疲劳

运动性疲劳会导致患者足踝或下肢运动模式发生改变,其是导致损伤的重要诱发因素之一。

运动强度

运动强度过大,超过身体承受负荷,导致下肢运动模式改变,这是导致患者急性损伤的诱发因素之一。足趾部反复进行大强度发力活动,反复过度的足趾屈伸用力,容易导致局部细微创伤,慢性积累容易诱发局部关节囊撕裂伤。

第一跖趾关节囊复合体撕裂和崴脚史有关吗?

无直接关系。

有过崴脚损伤史的患者,由于局部损伤的影响,患者的脚部整体运动模式可能有所改变,尚在足踝功能恢复过程中的患者,可能脚踝的整体稳定性有所欠缺,但与第一跖趾关节囊复合体撕裂无直接关系,也不是诱发因素。

第一跖趾关节囊复合体撕裂与穿的鞋不合适有关吗?

有关。

研究显示,第一跖趾关节囊复合体撕裂的患者多喜欢穿轻便的软底鞋,软底鞋由于对患者足部无足够的支撑,对脚趾的保护不够,患者在进行脚趾极度背伸或出现意外卡脚等事件时,容易导致第一跖趾关节囊直接撕裂或骨折。

诊断

第一跖趾关节囊复合体撕裂去医院需要看什么科?

医院的运动医学科、康复医学科,骨科,具有医疗资质的康复诊所。

第一跖趾关节囊复合体撕裂是如何进行诊断及病情评估的?

第一跖趾关节急性或亚急性损伤时期,关节运动可能会因疼痛和夹板固定而受阻,因此,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性进行相应检查。

  1. 询问症状:询问患者喜好什么运动,有无足踝部损伤史,损伤的经过,疼痛情况(与健康侧相比,评估患侧是否有疼痛,及疼痛的严重程度(0~10 分;0 分代表无痛,10 分代表十分疼痛无法忍受),评估患者在什么情况下疼痛,做什么动作出现疼痛。
  2. 观察:观察患者脚趾是否有畸形,周围软组织是否有瘀斑、肿胀(如有肿胀,使用软尺进行测量,并健患侧对比)。
  3. 触诊:检查者进行触诊检查,判断是否有压痛或异常。患者仰卧位,足部放松,触诊其跖骨头和颈与近节趾骨基底背侧有无关节周围压痛或移位、触诊籽骨有无压痛,长、短屈肌腱和伸肌腱是否损伤。
  4. 关节活动度检查:被动活动第一跖趾关节(患者放松,治疗师帮助活动第一跖趾关节),检查关节内骨骼及韧带的活动范围,评估关节的稳定性及是否有脱位。令患者主动活动关节,评估肌肉和肌腱组织是否有损伤。
  5. 实验室检查:内外翻应力试验可判断跖趾关节内外侧副韧带是否损伤;第一跖趾关节背伸试验,检查第一跖趾关节稳定性。
  6. 影像学检查,X 线、B 超、CT 和 MRI 等。

第一跖趾关节囊复合体撕裂需要拍片子吗?

需要,X 线、B 超、CT 和 MRI 是临床医生使用的主要影像学诊断工具。

  • X 线拍摄患侧足部,并与健侧足的 X 线作比较,可以发现明显或微小的撕脱骨折、软骨损伤。
  • 荧光成像技术可以评估第一跖趾关节的活动范围,并显示其不稳定性。
  • CT 检查能清楚地显示籽骨与跖趾关节的关系,还可用于评价籽骨骨折的愈合情况。
  • MRI 作为临床检查的重要辅助手段,可以评估每个结构有无损伤及其严重程度,让临床医生了解损伤的全貌。
治疗

第一跖趾关节囊复合体撕裂需要治疗吗?

需要。

第一跖趾关节囊复合体撕裂后,患者需要及时寻求专业治疗,根据医嘱进行限制运动、理疗、药物治疗、康复训练等,以缓解疼痛、减缓病情进展,避免症状加剧,累及其他关节,产生长期功能障碍等严重后果。

第一跖趾关节囊复合体撕裂有哪些治疗方式?

根据第一跖趾关节囊复合体撕裂损伤严重程度,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案:

  • 1 度损伤,即第一跖趾关节囊韧带复合体的牵拉伤或轻度撕裂伤

该类损伤后需要及时对关节进行功能位固定(贴扎或使用矫形鞋)、使用急性软组织损伤的 PRICE 原则(见下文)、同时配合非甾体抗炎药治疗。

功能位固定可以为患者提供足够的稳定性,使疼痛感降到最低,减少关节的背伸压力,使第一跖趾关节的足底软组织得以休息,同时配合物理治疗和康复训练,以恢复功能。

  • 2 度损伤,即第一跖趾关节囊韧带复合体部分断裂

需要及时对关节进行功能位固定,然后使用急性软组织损伤的 PRICE 原则、配合非甾体抗炎药治疗。

功能位固定可使用「人」字形胶带或夹板固定拇趾,患者使用拐杖进行负重,至少停止第一足趾运动 2 周,同时配合物理治疗和康复训练,以恢复功能。

  • 3 度损伤,即第一跖趾关节囊韧带复合体完全断裂

此类损伤最严重,由于第一跖趾关节囊韧带结构破坏,常导致第一跖趾关节脱位或半脱位。如果出现脱位,需要立即进行复位,随后使用急性软组织损伤的 PRICE 原则、配合非甾体抗炎药治疗,使用「人」字形胶带或石膏限制第一足趾运动,固定 4~6 周,配合物理治疗和康复训练还需要 4~6 周。

如果保守治疗没有改善,则考虑进行手术治疗。

PRICE 原则:

  • 保护(protect):立即停止运动,保护患处不继续受到损伤。

  • 休息(rest):建议在损伤的 24 小时内进行休息,。

  • 冰敷(ice):可用冰袋、用袋子装好的碎冰,甚至可用毛巾包裹冷冻的汽水、雪糕等进行冰敷。每次冰敷 15 分钟后,拿开冰袋,让皮肤充分回暖后再进行下次冰敷。
    注意:冰敷时切勿将冰块直接放置在皮肤表面,单次冰敷时长不得超过 20 分钟,冰敷时间过长可能导致皮肤损伤。

  • 压迫(compress):压迫可帮助减小肿胀。可以用无弹性的绷带或衣服将损伤侧缠绕加压包扎;

  • 抬高(evaluate):尽量将患处抬高到心脏水平以上。

第一跖趾关节囊复合体撕裂可以服用药物治疗吗?

可以。

患者应根据医嘱,合理服用非甾体抗炎药等镇痛药物缓解急性疼痛(如布洛芬),但应严格控制使用皮质激素类药物。

第一跖趾关节囊复合体撕裂需要手术吗?

是否需要手术,应视病情而定。

当患者出现距趾关节不稳定,关节囊大部分撕脱(包括距趾关节不稳)、籽骨回缩、籽骨分离、移位明显的籽骨骨折、外伤性拇外翻畸形、跖趾关节软骨的损伤、非手术治疗失败等情况时,需要考虑进行手术。

其中,跖趾关节软骨损伤需微骨折治疗,有一部分患者可进行关节镜治疗,骨软骨缺损者还可能需要进行植骨治疗。陈旧性草皮趾如果发生第一跖趾关节僵硬、第一足趾内 / 外翻畸形、趾间关节挛缩畸形等并发症时,视病情通过手术加以解决。

第一跖趾关节囊复合体撕裂在家能做哪些康复训练?

患者可根据损伤和恢复的具体情况进行康复训练,最好在专业的康复治疗师带领下训练,以便及时调整动作和训练强度。

1. 损伤早期康复训练

该阶段患者损伤未愈合,需石膏或支具外固定。

总体训练目标是:促进下肢血液循环和肿胀消除,减轻疼痛,防止关节粘连和僵硬,预防并发症。增加腿部肌肉力量,提高患者核心区及下肢的稳定性,促进其症状改善。

可进行下面 4 种训练动作:

  • 小腿三头肌泡沫轴滚动
  • 踝关节写字母活动度训练
  • 三方向侧卧侧抬腿训练
  • 直腿抬高练习

2. 损伤中期康复训练

该阶段患者组织愈合,可部分负重,但肿胀、疼痛存在。总体训练目标是:促进骨折愈合,促进血液循环,减少粘连和关节僵硬,逐渐恢复足趾负重,逐步增加脚趾的力量和足踝整体稳定性。

可逐步加入下面 9 种训练动作。

  • 多方向活动脚趾。在无痛范围内尽可能的活动大脚趾和其余脚趾
  • 负重站立练习。双腿着地,将重心逐渐转移至患侧腿
  • 前后脚站立平衡训练
  • 踩网球足底筋膜放松训练
  • 足底肌群肌力训练
  • 弹力带勾脚训练
  • 弹力带抗阻跖屈训练
  • 弹力带抗阻外翻训练
  • 弹力带抗阻内翻训练

慢性期康复训练

该阶段患者组织已经愈合,可以完全负重,基本无痛但关节有粘连、较僵硬。总体训练目标是:继续注重放松周围紧张的组织和肌肉,恢复正常的脚趾活动范围,恢复肌肉力量和下肢整体功能。

可以逐步加入下面 7 种训练动作:

  • 单腿站立平衡训练
  • 踮脚走
  • 双腿起跳 - 落地训练
  • 臀桥
  • 深蹲训练
  • 小腿三头肌泡沫轴滚动
  • 踩网球足底筋膜放松训练

第一跖趾关节囊复合体撕裂可以痊愈吗?

可以。

对于第一跖趾关节囊复合体撕裂损伤,不同患者的临床表现会有很大差别,患者确诊后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通常情况下,患者在经过合理的限制活动、物理治疗和康复训练后,症状会逐渐缓解,功能会逐渐恢复甚至愈合。

但当出现涉及足趾过度活动或局部用力不当等诱发因素时,容易再次损伤,可能会引起患者拇趾顽固性疼痛、僵硬、不稳。

image

生活

第一跖趾关节囊复合体撕裂恢复后可以参加体育锻炼吗?

可以。

对于第一跖趾关节囊复合体撕裂,在恢复阶段不建议进行长距离跑、踢球等剧烈活动(根据患者的实际损伤程度,损伤恢复的时间在 1~6 周不等),应根据患者功能恢复的实际情况,循序渐进地加入跑步等运动训练。

推荐运动量:先从隔天训练一次,每次训练 10~20 分钟,逐渐增加到每天一次,每次 20 分钟,训练后均需结合牵拉等放松运动。

运动应在无痛的情况下进行,否则容易导致再次损伤。

第一跖趾关节囊复合体撕裂损伤的恢复期,患者在生活中需要注意什么?

在第一跖趾关节囊复合体撕裂损伤恢复过程中,无论是前期固定阶段还是后期功能恢复阶段,一定注意不要将整个下肢完全制动。

应该在损伤部位进行制动,而其他非损伤或骨折的临近关节要及时进行活动,以维持正常肌力关节功能,从而减少功能障碍的程度。

第一跖趾关节囊复合体撕裂恢复期饮食上有什么建议吗?

第一跖趾关节囊复合体撕裂恢复期建议多吃高蛋白的食物,以清淡为主,为组织修复和功能恢复提供营养。

例如鸡蛋、鱼肉、牛奶等,配合适度的阳光照射,促进人体内钙质的吸收,帮助微骨折的修复。

第一跖趾关节囊复合体撕裂需要限制活动吗?

需要局部限制活动,对于不同损伤程度的第一跖趾关节囊复合体撕裂损伤,局部固定的时间不同。

  • 对于 1 度损伤,患者需要限制活动 5~7 天;

  • 对于 2 度损伤,患者需要限制活动约 2 周;

  • 对于 3 度损伤,患者需要限制活动 4~6 周,以促进局部组织愈合,但非固定部位应该及时进行活动,以防止发生组织粘连或功能障碍。

预防

第一跖趾关节囊复合体撕裂有哪些常见预防措施?

  1. 关注足踝状况及异常步态。时刻关注自身走路姿态,是否有不对称等异常形态,是否有扁平足等异常足部形态,当第一跖趾关节处疼痛时,及时查找原因。

  2. 对于轻度患者应避免进行剧烈运动或重体力活动,应该及时休息,当疼痛较为严重时,及时就诊,降低急性损伤并发症或术后功能障碍的发生几率及程度。

  3. 日常应积极进行足踝及腿部肌肉的功能锻炼,以下四种训练可以作为日常的训练方式,动作隔天做一次,每次 2~3 组,不断强化足趾、踝关节及下肢和核心区的力量及稳定性,提高肌肉功能,预防损伤。

  • G.9 多方向活动脚趾。通过增加脚趾各个方向的周围肌肉力量,提高脚趾稳定性和功能,预防脚趾损伤。
  • G.6 踩网球足底筋膜放松训练。训练后及时进行足底肌肉及肌筋膜的放松,以促进足部血液循环,帮助恢复训练后的肌肉状态。
  • G.26 踮脚走。训练足趾和踝关节的力量及下肢整体稳定性。
  • A.26 臀桥。通过增加臀部肌肉力量,激活薄弱松弛肌群,提高患者核心区及下肢的稳定性,促进下肢血液训练和功能恢复,促进其症状改善。
  1. 此外,非特殊运动项目的要求,尽量少穿非常软的无足够支撑的鞋子。
参考资料
监制:田达玮,曹梦琪
[1] Bowers, K. D. , & Martin, R. B. Turf-toe: a shoe-surface related football injury[J]. Medicine and science in sports,1976, 8(2), 81-83.
[2] Brophy, R. H. , Gamradt, S. C. , Ellis, S. J. , Barnes, R. P. , Rodeo, S. A. , & Warren, R. F. , et al. Effect of turf toe on foot contact pressures in professional american football players[J]. Foot & Ankle International, 2009, 30(05), 405-409.
[3] 庞李贺,寿康全,吴飞,等,草皮趾的诊断与治疗[J].足踝外科电子杂志, 2018,5(4):1-4.
[4] 毛海蛟, & 俞光荣. 草皮趾的研究现状[J]. 中医正骨, 2013, 25(004), 31-33.
[5] 王秋, & 王于领. Turf趾——第一跖趾关节的损伤[J]. 中华医学会第九次全国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学术会议论文集.2007.
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