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收肌拉伤
就诊科室:骨科
词条作者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审核专家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简介
症状
病因
诊断
治疗
生活
预防
就诊
丁香医生审稿专业委员会同行评议通过
简介

内收肌拉伤是什么?

内收肌位于大腿内侧,包括耻骨肌、长收肌、短收肌、大收肌等一群肌肉,内收肌群的主要功能是使下肢靠近身体中线,即内收动作。

内收肌群急性损伤,多因居高跳下,或跌扑时下肢固定不动、身体突然向一侧扭转,或下肢过度外展、用力蹬空,导致内收肌突然收缩或受到过度牵拉,超过了肌纤维的弹性限度,进而造成损伤 [1][2]

症状

内收肌拉伤的症状是什么?

内收肌拉伤症状从轻到严重,分别表现为轻微疼痛、伴活动无力,到严重疼痛妨碍或限制训练,患侧髋膝关节呈半屈曲姿势,患者脚不敢用力着地,跛行。

患者常自诉大腿内侧或腹股沟部位疼痛,大腿向外张开时症状加重,通常有轻微的肿胀和压痛感,或大腿内侧或根部有瘀斑。腹股沟肌肉附着处的触诊通常引起最大压痛。

根据力量损失评估和对拉伤的严重程度进行分级:

  • 轻度 (I 级) 拉伤导致轻度疼痛、力量损失最小;
  • 中度 (II 级) 拉伤导致力量损失和疼痛;
  • 严重 (III 级) 拉伤导致功能完全丧失和运动力量损失 [1-3]

image

病因

内收肌拉伤发生的原因有哪些?

  • 大腿向外,髋关节向外侧旋转,向内收回的控制力小于向外的力是造成内收肌拉伤的本质原因;
  • 柔韧性差、损伤史、以及内收肌和外展肌之间的力量不平衡是内收肌拉伤的常见风险因素。
  • 此外,内收肌力量下降是复发性拉伤的一个风险因素。

内收肌拉伤是运动员最常见的腹股沟损伤,特别是在踢球运动中,或需要突然改变方向的运动中,如:足球等 [1]

诊断

内收肌拉伤患者要去哪个科室看?

医院的运动医学科、骨科、外科、康复科和疼痛科,以及专业的运动康复中心。

内收肌拉伤如何自我诊断?

评估内收肌拉伤的诊断方法主要包括 [6,9-13]

  • 损伤史:有明显的大腿外伤拉伤史;
  • 抗阻:髋关节抵抗阻力内收时感到疼痛(对抗徒手阻力);
  • 触诊:大腿内侧的内收肌附着处或大腿根部触诊出现疼痛;
  • 活动度:髋关节向外展开和向内收活动受限;
  • 体格检查:「4」字试验,患者脸朝上躺在治疗床上,检查者将待检查下肢的脚置于另一侧下肢的膝关节上。检查者向下按压翘起二郎腿的一侧膝盖,若大腿根部出现剧烈疼痛则为阳性。

另外,内收肌拉伤必须与其他原因导致的腹股沟疼痛区分开来。应通过病史、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排除包括耻骨炎、运动性耻骨痛、运动疝和应力性骨折等疾病。具体详见词条:腹股沟疼痛。

内收肌拉伤需要影像学检查吗?

需要。

  • X 线平片常用于评估其他原因导致的腹股沟疼痛,如:肌源性撕脱伤、耻骨炎和应力性骨折;
  • 磁共振成像(MRI)是是分级拉伤和评估疑似 III 级拉伤时的首选成像方式。

内收肌拉伤患者什么情况下需要手术?

如果在适当的物理治疗 6 个月后,患者症状持续,并且排除了其他病理因素,则可以进行内收肌腱切开术。然而,只有 10% 的运动员会恢复到以前的水平 [8]

治疗

内收肌拉伤多久能好?

大多数患者可以在 2~3 周内疼痛恢复,但严重病例可能需要 8~12 周。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内收肌拉伤功能的恢复至少需要 6 周,因此如果过早恢复正常训练,很容易造成内收肌再次拉伤。

内收肌拉伤可以自愈吗?

不能。

内收肌损伤的康复着重强调内收肌的力量训练。肌肉力量不可能自行提高。随着时间的推移,疼痛可能会有所减轻,但无法从本质上解决问题。所以,内收肌损伤后一定要进行积极主动的康复训练,而不是等着「自愈」。

内收肌拉伤可以根治吗?

可以。

若在损伤组织充分愈合前,患者就恢复了原有的训练和活动,很容易造成再次损伤。

内收肌拉伤的复发率很高,因此,需要做好损伤预防工作。预防可见最后一个问题。

内收肌拉伤的急性期应怎么处理?

除了严重的肌肉断裂需要进行手术外,若无开放性伤口,内收肌拉伤急性期要遵循 PRICE 原则(保护、休息、冰敷、压迫和抬高):

PRICE 原则,即保护、休息、冰敷、加压、抬高。

  • 保护(protect):立即停止运动,保护患处不继续受到损伤。
  • 休息(rest):建议在损伤的 24 小时内进行休息。
  • 冰敷(ice):可用冰袋、用袋子装好的碎冰,甚至可用毛巾包裹冷冻的汽水、雪糕等进行冰敷,每次冰敷 15 分钟后,拿开冰袋,让皮肤充分回暖后再进行下次冰敷。注意:冰敷时切勿将冰块直接放置在皮肤表面,单次冰敷时长不得超过 20 分钟,冰敷时间过长可能导致皮肤损伤。
  • 压迫(compress):压迫可帮助减小肿胀。可以用无弹性的绷带或衣服将损伤侧缠绕加压包扎;
  • 抬高(evaluate):尽量将患处抬高到心脏水平以上。

内收肌拉伤需要吃药吗?

若疼痛难忍,可服用由医生开的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物。若无医嘱,患者不可自行服用药物。

内收肌拉伤可以打封闭吗?

视情况而定。

对于较长时间没有痊愈,通过其他方法也无法改善症状的患者,可以由医生在超声指导下行封闭注射治疗,主要为:皮质类固醇类激素注射。

对于急性损伤的非职业运动员,或处于非赛季期的职业运动员,一般不建议进行封闭注射。另外,对于高水平在库运动员,在进行任何侵入性治疗,或药物治疗时,都需要严格遵守国内及国际反兴奋剂条例。

内收肌拉伤可以热敷吗?

可以。

过了损伤急性期后(损伤后 48 小时),患者在肌肉牵拉前进行热敷,可以改善软组织的灵活性,从而加强牵拉的效果,能够更有效的改善髋关节的活动度。

  • 存在以下症状禁忌热敷:
  • 疼痛侧存在炎症反应;
  • 皮肤感觉下降;
  • 存在皮肤感染,有伤口;
  • 存在认知障碍或语言障碍;
  • 恶性肿瘤;
  • 有出血或水肿的倾向。

内收肌拉伤可以通过按摩改善吗?

手法治疗是一种有希望的治疗方法 [4]

运动按摩被用来缓解肌肉紧张,刺激血液流动和促进肌肉愈合。每天 1 次,时间为 15~20 分钟为宜,用力适中。

务必记住,在受伤的急性阶段不得进行按摩。建议去专业按摩机构或康复机构进行手法松解及按摩。

内收肌拉伤的康复方案是什么?

诊断完成后,患者开始实施康复计划,并遵循康复阶段要求。该方案需要间歇性监测关节活动度(ROM)、疼痛度和进行肌肉测试 [11][13]

  • 第一阶段(急性期,前 24 至 72 小时)

    1. 康复的初始阶段应根据 PRICE 原则(保护、休息、冰敷、压迫和抬高)治疗,必要时服用非甾体抗炎药(NSAIDs)或镇痛药,症状严重可能需要拐杖,以帮助减少肿胀和炎症,控制疼痛,以及防止进一步的损伤。
    2. 24 至 48 小时后,患者应开始被动活动度训练和次最大等长收缩,以防止萎缩和恢复关节活动度(ROM),减少关节软骨、肌腱和肌肉组织制动的不利影响 [1]
      等长内收练习(内收肌等长收缩练习) A. 4
  • 第二阶段(亚急性期,第 2 至 7 天)
    现阶段的重点是恢复力量、柔韧性和耐力。一旦关节活动度(ROM)得到改善,患者可以在没有疼痛的情况下,对抗重力进行内收,患者可以从第一阶段进展到第二阶段。

    1. 在此阶段,允许患者开始骑自行车和游泳,使用温和的关节活动度活动和等长运动来减轻疼痛和肿胀,如:A.2,A.4;
    2. 患者也可以温和地进行牵拉髋内收肌练习,如:A.3;
    3. 此外,患者还可以一并开始单腿下蹲以发展肌肉控制力,如:F.26。

本阶段患者可进行水上慢跑、步行或抵抗阻力运动。温和的摩擦按摩可能有助于避免疤痕肌肉组织粘连。

  • 第三阶段(功能性 / 特定运动训练阶段,8 天~8 周)

当内收肌力量与外展肌力量比等于 75% 时,允许患者进入第三阶段(本体感觉训练),最终进入功能性 / 特定运动训练期。

此阶段患者可增加阻力、速度和阻力训练量。患者开始特定运动训练,以提高内收肌的力量。当内收与外展力量比至少为 90% 至 100% ,内收力量平衡时,髋关节活动度恢复,疼痛缓解,然后允许患者恢复运动训练和比赛 [1]

力量训练:抗重力内收练习 A.6,然后逐渐增加阻力,如在足踝上增加重量。

为了能够重返高水平的比赛,要进行功能性和运动专项训练:

内收肌离心训练、滑雪者跳 A.9,A.10,A.11、向各个方向的弓箭步。

重返比赛后,患者应继续内收肌康复计划,并佩戴压缩式大腿袖套。训练或比赛前,应进行包括自行车和牵拉运动在内的热身活动。应在非赛季期间启动内收肌拉伤预防计划,重点是加强内收肌肌肉组织力量,并在整个赛季保持该计划 [2]

image

生活

内收肌拉伤需要卧床休息吗?

不需要完全卧床休息,但需要限制引起疼痛的动作。

内收肌拉伤患者吃东西需要注意什么?

饮食上无特殊要求,以营养丰富、清淡无刺激饮食为主即可。

预防

内收肌拉伤如何预防?

见下表:
image

此外,加压包扎和肌内效贴等疗法已被用于预防内收肌拉伤以及帮助愈合。作为补充治疗方式,患者可以通过这些技术缓解,但不应代替结构化康复计划。

参考资料
监制:田达玮,曹梦琪
[1] Jesse C, Drez D Jr, Miller MD. DeLee and Drez’s Orthopaedic Sports Medicine. Philadelphia, PA: Saunders; 2010.
[2] Timothy FT, Holly JS, Michael BG, et al. Groin injuries in sports medicine. Sports Health. 2010;2:231–236.
[3] Tyler TF, Slattery AA. Rehabilitation of the hip following sports injury. Clin Sports Med. 2010;29(1):107–126.
[4] Weir A, Veger AS, Van de Sande HBA, et al. A manual therapy technique for chronic adductor-related groin pain in athletes: a case series. Scand J Med Sci Spor. 2009;19:616–620.
[5] Weir A, Jansen JACG, van de Port IGL, et al. Manual or exercise therapy for long-standing adductor-related groin pain: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 Manual Therapy. 2011;16(2):148–154.
[6] Anderson, K., Strickland, S.M., and Warren, R. (2001): Hip and groin injuries in athletes. Am. J. Sports Med., 29:521–533.
[7] Byrd, J.W.T. (2007): Evaluation of the hip: History and physical examination. N. Am. J.Sports Phys. Ther., 4:231–240
[8] Braly, B.A., Beall, D.P., and Martin, H.D. (2006): Clinical examination of the athletichip. Clin. Sports Med., 25:199–210.
[9] Macintyre, J., Johnson, C., and Schroeder, E.L. (2006): Groin pain in athletes. Curr.Sports Med. Rep., 5:293–299.
[10] Grote, K., Lincoln, T.L., and Gamble, J.G. (2004): Hip adductor injury in competitiveswimmers. Am. J. Sports Med., 32:104–108.
[11] Hrysomallis, C. (2009): Hip adductors' strength, flexibility, and injury risk. J. StrengthCond. Res., 23:1514–1517.59.Tonsoline, P.A. (1993): Chronic a
[12] Tyler, T. F., and Nicholas, S. J. (2007): Rehabilitation of extra-articular sources of hippain in athletes. N. Am. J. Sports Phys. Ther., 2:207–216.
[13] Sugiura, Y., Saito, T., Sakuraba, K., etal. (2008): Strength deficits identified with concentric action of the hip extensors and eccentric action of the hamstrings predispose tohamstring injury in elite sprinters. J. Orthop. Sports Phys. Ther., 38:457–464.
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