肘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
就诊科室:骨科
词条作者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审核专家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简介
症状
病因
诊断
治疗
生活
预防
就诊
丁香医生审稿专业委员会同行评议通过
简介

肘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是什么?

肘关节内侧副韧带又叫肘关节尺侧副韧带,是位于手肘内侧的韧带,作用是维持肘关节内侧的稳定性,肘关节尺副韧带损伤就是发生在这个部位的损伤。

内侧副韧带损伤往往不单独发生,常在肘关节脱位和肘部骨折时同时出现。

肘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为什么大多发生在前束?

肘关节内侧副韧带由前束、后束和斜束 3 部分构成。

前束是否完整对肘关节的外翻稳定性影响巨大。前束作用强度明显高于后束和斜束,所以前束在内侧副韧带损伤中发生的概率明显高于其他两束。

肘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常见吗?

不常见。

肘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更常见于长期进行前臂过头投掷运动的运动员,例如标枪运动员、棒球运动员。

肘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可分为几种类型?

按照损伤的时间长短来分:急性损伤和慢性损伤。

  • 急性损伤是指损伤即刻发生,往往由直接暴力造成。
  • 慢性损伤是指长期重复动作引起内侧副韧带的炎症、撕裂等病理变化,从而损伤内侧副韧带。

根据损伤后韧带的完整性分:完全性损伤和不完全性损伤。

  • 韧带完全撕裂为完全性损伤。
  • 韧带完整或不伴水肿、韧带部分撕裂、韧带慢性愈合损伤均为不完全性损伤。
症状

肘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有什么表现?

  • 疼痛
  • 急性损伤时,常在运动过程中听见肘内侧 「砰」 的一声,随后出现肘内侧的疼痛,疼痛区域广。
  • 慢性损伤时,为反复发作的肘关节内侧疼痛,疼痛区域局限,造成运动水平下降。
  • 压痛:肘关节周围尤其是肘关节内侧触压时出现疼痛。
  • 肿胀:急性损伤时,肘关节周围肿胀明显;慢性损伤时,可能不出现肿胀。
  • 肘关节不稳:慢性损伤时,肘关节松弛伴随肘关节不稳,部分患者可出现拿物品时肘部无力、不能长时间维持肘部的姿势的现象。
  • 肘部活动功能障碍:损伤时,可能会影响肘关节屈曲、伸展的活动范围。
病因

肘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的常见原因是什么?

内侧副韧带损伤的常见原因主要有直接暴力和慢性劳损两类。

  • 直接暴力:任何造成肘关节过度外翻、过伸、旋后的动作均可对内侧副韧带造成损伤。例如进行前臂过头的投掷运动时,肘过伸造成急性韧带撕裂损伤。内侧副韧带损伤也可在侧方应力导致的肘关节周围骨折中可合并出现。
  • 慢性劳损:对于棒球运动员、标枪运动员等投掷类运动,长期、反复的过头动作可能会对内侧副韧带造成炎症反应和微撕裂,反复炎症反应和众多微撕裂的累积会导致内侧副韧带的慢性损伤。
诊断

如何判断内侧副韧带是否完整?

对内侧副韧带完整性评估的 「金标准」 试验为外翻应力试验(Valgua stress test)。

具体试验过程:患者弯曲肘关节成直角,前臂与地面平行,掌心向上,健侧手抓住患侧拇指向后拉,提供外翻应力。在试验中出现疼痛往往提示内侧副韧带损伤的存在。

治疗

肘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需要到哪个科就诊?

  • 急性损伤到运动医学科就诊。
  • 慢性损伤可以到康复科就诊。
  • 肘外伤合并的内侧副韧带损伤,到外科就诊。

肘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可以选择保守治疗吗?

可以。

肘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后的治疗分为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一般来说,肘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后,韧带没有完全断裂,并且受伤之后肘关节的功能障碍对日常生活(如穿衣、吃饭、刷牙、洗澡等日常活动)没有造成过大影响的时候,常采用保守治疗的方案。肘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的保守方案包括患肢制动休息、物理治疗、功能锻炼等。

内侧副韧带损伤后什么情况需要手术?

当保守治疗失败、肘关节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日常生活、肘关节持续疼痛、韧带完全撕裂时,应该选择手术治疗。肘关节内侧副韧带急性破裂损伤的患者也可以考虑选择早期接受手术治疗。

肘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后应该如何制动休息?

伤后进行制动保护是为了限制患侧手肘的活动,以保证损伤组织得到可以局部充分休息,避免活动加重损伤。

我们可以通过佩戴肘部支具来进行制动保护,支具佩戴的时间一般为 5~6 周。

固定方式:采用肘关节可屈性支具将肘关节固定伸 30° 屈 90° 的位置,前臂旋转中立位。

肘关节的支具固定的角度为什么是 30°~90° ?

肘关节作为我们上肢关节的一部分,它的活动范围对我们的日常生活有很大的影响。例如,拧毛巾的动作要求肘关节屈曲的活动范围为 65°~80° ,洗澡动作的动作要求肘关节屈曲角度为 80°~120° ,梳头动作要求肘关节屈曲角度为 110° 。也就是说,肘关节主要以屈曲的动作来帮助我们完成日常活动,制动角度 30°~90° 可以最大程度减少伤后因功能障碍带给机体的不良影响。

早期(0~1 周)肘关节制动时如何处理疼痛和肿胀?

在制动最开始的 1 周内,此时也是受伤后的第一周,炎症渗出和疼痛反应处于高峰期。

针对关节肿胀可以做间歇握拳的动作来促进肿胀的消除:即手指的用力握拳、张开,坚持 5 秒。这个方法的原理是肌肉的收缩是促进血液流动,进而也会促进淤积的组织液流动,消除肿胀。

针对肘关节的疼痛,在家可以进行冰袋冷敷处理。把碎冰块放在冰袋里,总量不超过冰袋总容量的 2/3 ,排出空气将袋口封闭。把冰袋放在手肘处,如果觉得温度太低,可以在冰袋与皮肤之间放 1 层毛巾。每次冷敷时间为 15~20 分钟,每隔 2 小时进行 1 次,直到肘关节处的疼痛和肿胀消失。

制动阶段(2~6 周)如何进行肘关节的功能锻炼?

功能锻炼的目的主要是避免产生功能障碍,最大程度地恢复肘关节的功能。

受伤一周后在支具保护下可以开始进行肘关节被动屈伸训练,关节活动范围为 30° ~130° ,随后在无痛条件下逐渐扩展至完全屈伸活动范围(0°~150°),并开始肘关节自我活动度训练。

以上动作每日可进行 1~2 组,每组 10~15 个。

每次训练完后,用冰水混合物或者便携冰袋,冰敷 10 分钟以减少局部的炎症反应。

制动阶段需要锻炼相邻关节吗?

需要。

在固定期间,主要针对患肢肩关节、腕关节进行关节活动训练和力量训练,有利于肘关节损伤的康复,还能避免因制动引起的的肩关节、腕关节的功能障碍。

对于受伤侧肩关节和腕关节,我 吗们可以进行以下动作,每日进行 3 组,每组 15 个左右,实际训练根据自身情况而定,需要在不引起肘关节疼痛的基础上进行。具体动作如下:

  • 肩关节抗阻内旋
  • 肩关节抗阻外旋
  • 握拳练习
  • 肩三角肌等长肌力训练
  • 腕关节屈曲伸展抗阻训练
  • 肩关节抗阻屈曲练习
  • 肩关节抗阻伸展练习
  • 腕关节抗阻桡偏训练
  • 腕关节抗阻尺偏训练

怎么判断是肘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后是否存在活动范围受限?

自我评测的方法,包括了肘关节活动的屈曲,伸展,旋内,旋外。

标准:对于 20 至 44 岁的成年女性而言,肘关节屈曲活动范围为弯曲 150° 和伸展 4.7° 。这个年龄段的男性的正常运动范围是 144.6° 弯曲和 0.8° 伸展。女性正常的旋前和旋后分别为 82° 和 90.6° ,男性的正常旋前为 76.9° 和 85° 旋后。

如果达不到以上活动标准,就可能存在关节活动受限的情况。

对于年纪比较大或者肌肉健硕的人来讲,可以进行受伤侧和健康侧肘关节活动范围对比的方法,来判断关节活动是否受限。如果两侧相差太大,就表明可能存在活动减少的情况。

解除固定后,如何恢复肘关节的活动范围?

在完成肘关节活动范围自我评估,判断可能出现活动不足的情况后,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动作来改善活动障碍的问题,以下动作每日进行 1~2 组,每组 15 个:

  • 肘关节活动范围简易自我评估(屈曲 / 伸展,旋前旋后)
  • 肘关节活动度练习
  • 前臂旋前肌群静力性练习
  • 前臂旋后肌群静力性练习
  • 前臂旋后训练
  • 前臂旋前训练

居家练习,如出现任何不适请立即停止,并咨询专业人士,以防病情严重。

解除固定后,如何恢复肘关节的肌肉力量?

要恢复肌肉力量,我们就要在原有的动作基础上加上重量,在负重的条件下才能增肌。在力量训练时,不能操之过急盲目增加重量,要循序渐进,避免再次损伤。

以下动作隔天训练,每次训练可进行 3 组,每组 10 个,训练完之后要注意休息:

  • 肘关节抗阻屈曲练习
  • 肘关节抗阻伸展
  • 前臂旋前 - 旋后抗阻训练

居家练习,如出现任何不适请立即停止,并咨询专业人士,以防病情严重。

肘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术后有哪些常见并发症?

肘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包括肘关节僵硬、肘关节活动不足、术后遗留瘢痕问题,甚至肘关节的骨化性肌炎。

肘关节僵硬一直无法恢复怎么办?

肘关节是一个高度敏感化且康复预后效果较差的关节,常规的物理治疗的效果往往有限。

同时由于肘关节容易发生局限性骨化性肌炎,麻醉下手法松解在治疗肘关节僵硬时极易导致关节内部的再次出血,激化出现局限性骨化性肌炎,所以这种应用一直存在争议。

在保守治疗无效的情况下,关节镜下或切开复位松解术被认为是治疗肘关节僵硬的最后选择。

肘关节僵硬的康复过程非常疼痛怎么办?

康复过程不应该有疼痛。
在康复过程中应当遵循 「三无」 的康复原则:无疼痛、无刺激、无应激。康复治疗需要在尽量少的产生疼痛的情况下进行,应当增长每次关节活动的时间,而非增加疼痛。

肘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后可以进行物理治疗吗?

可以。

物理治疗包括手法治疗和物理因子治疗。手法治疗主要是治疗师针对肘关节活动角度不足等问题进行的手法操作,例如肘关节关节松动术、肘关节活动终末牵拉等。物理因子治疗可选择的疗法有很多,早期肘关节肿胀、疼痛时可采用冰敷、超短波治疗,解除固定后针对活动障碍的问题,可以选择蜡饼法治疗、音频电疗法,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松解粘连。

术后关节活动范围在一两周内无进展怎么办?

持续的被动、主动关节活动度训练是重获关节活动范围的关键。即使这样,也会遇到每天都在进行关节活动训练,但是关节活动范围不增加的情况,这种情况多在康复中后期发生。这时候可以尝试的措施有:

  • 调整每次活动的时长:活动时长可从 20 分钟延长到 30 分钟。
  • 变化关节活动的体位:体位可选择抗重力体位,使用肢体重力作为辅助力量。

image

生活

肘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后需要卧床休息吗?

不需要。

完全卧床休息不仅对伤后愈合没有好处,而且长时间卧床休息还可能造成骨量丢失和肌力下降。受伤之后应该按照以往生活进行日常活动。不要吃辛辣食物,适当补充蛋白质,包括肉类、鸡蛋和牛奶,每天可以喝二百五十毫升纯牛奶。此外,保持平衡的饮食,注意增加蔬菜的摄入,防止便秘。喝更多的水,少吃油腻食物,避免体重增加。

受伤之后何时能重新进行投掷类运动?

具体的时间时间因个人的恢复时间不同有差别,需要在韧带能承受足够的生物力学作用、肢体肌肉力量达到运动要求时才能重新进行此类运动。

总体来说,在 12 周以后可以做一些重返运动的训练,例如先从空手动作开始训练,逐步增加手里的重量,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循序渐进,不要贸然增加重量。另外体能训练、心肺耐力训练也要同时进行,直到最终达到满意的运动水平。

预防

肘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可以预防吗?

可以。

在运动之前充分热身,运动之后充分拉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损伤的发生。

同时运动强度和运动频率需要安排在合理范围内,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过劳性损伤。

另外日常生活中注意安全,避免摔跤也可以预防创伤性损伤。

肘关节内侧副韧带术后功能障碍可以预防吗?

可以。

  • 遵医嘱佩戴支具,切忌乱动。
  • 出现关节活动僵硬超过 3 周,请立刻找医疗康复专家检查。
  • 出现持续关节发热或疼痛,请立刻找医疗康复专家检查。
  • 尽早进行康复功能锻炼,加速损伤的愈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资料
监制:田达玮,曹梦琪
[1]张培楠,成垚昱,杨新明,武娜. 肘关节内侧副韧带前束损伤的诊治研究进展[J].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17,36(07):633-638.
[2]辛建海,田宝忠,王大麟. 内侧副韧带前束与尺骨冠突关系的解剖学研究[J].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22(05):612-616.
[3]李杰,李岩,罗文义,苟强华. 肘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的诊治[J]. 名医,2021(08):50-51.
[4]程嫄,王飞燕,范存义. 肘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和修复重建的研究进展[J]. 国际骨科学杂志,2018,39(04):205-209.
[5]骨科术后康复指南(美)奥赛帕莫斯卡(Cioppa.Mosca,J)等编著;陆芸等译.-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2009.10
[6]理疗学/乔志恒,华桂茹主编.-2版.-北京:华夏出版社,2013.1(2016.8重印)高等医学院校康复治疗学专业教材
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