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肝炎病毒
就诊科室:感染科 传染科
词条作者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审核专家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内容
就诊
丁香医生审稿专业委员会同行评议通过
内容

乙型肝炎病毒是什么?

乙型肝炎病毒,简称乙肝病毒或 HBV,属嗜肝 DNA 病毒科,为双链的环状 DNA 病毒,生命力较强,能够耐受热、低温、干燥的环境,在血清中 30 ℃~32 ℃ 可保存六个月,若在超过 37 ℃ 的环境下仍然能够存活七天。不过,HBV 在 65 ℃ 下静置 10 小时、煮沸 10 分钟或高压蒸汽均可灭活 [1]

乙型肝炎病毒会引起什么疾病?

乙肝病毒会引起乙型病毒性肝炎、肝功能失代偿、肝硬化,甚至肝癌 [1]

其中,乙型病毒性肝炎是以肝脏炎症坏死和纤维化为主的疾病,是我国常见的传染病之一,也是全世界高死亡率高的病症之一 [1]

乙型肝炎病毒会传染吗?传染途径是什么?

会传染。

HBV 的主要传播途径是经过血液或血制品、母婴、性接触及破损的皮肤和黏膜传播 [1]

乙型肝炎病毒的易感人群有哪些?

所有未感染过 HBV 或未接受过乙肝疫苗接种者均为易感人群,例如:

  • 婴幼儿、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者的家属及阳性母亲的新生儿;
  • 进行血液透析的肾脏疾病患者;
  • 由于疾病因素需反复输血者;
  • 性生活不洁(有多个性伴侣)者;
  • 吸毒者;
  • 性伴侣为乙肝病毒感染者;
  • 需要频繁接触血液的医务工作者等 [1]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应该去哪个科室就诊?

HBV 的感染者可以去肝病科、传染科或感染科就诊。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如何治疗?

HBV 感染主要通过抗病毒进行治疗,如免疫调节剂(干扰素)、核苷(酸)类似物等。

  • 免疫调节剂(干扰素):包括干扰素 α 和聚乙二醇干扰素 α,主要通过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维持机体免疫平衡状态,产生抗病毒蛋白来达到抗病毒的目的 [2]

  • 核苷(酸)类似物:包括拉米夫定、阿德福韦、替比夫定、恩替卡韦、富马酸替诺福韦酯等 [2]。此类药物能够抑制病毒的复制,促进部分患者免疫功能的恢复,达到清除机体内病毒的目的 [3]

image

乙型肝炎病毒可以预防吗?

可以预防。

  • 一般来说,接种乙型肝炎疫苗是最有效的预防方法 [1],新生儿普遍都会进行乙肝疫苗的接种,容易感染病毒的人群也可以及时进行接种,避免被不良因素传染。
  • 对于会造成创伤的操作,如注射、打耳洞、纹身等,确保去规范的场所,避免病毒通过针头传染。
  • 在性伴侣的健康状况不明时,应该使用安全套对各种传染性疾病进行预防。
  • 有职业暴露可能的人群(如医生、护士、医院等进行清扫工作的人员)在工作中,要注意做好防护,平时注意操作安全的规范,在工作的过程中要戴好手套,避免被针刺伤,如果不小心受伤的话,可以用无菌敷料覆盖,避免被乙肝病毒感染。
  • 患者得知自己的患病情况后,应该积极为家人普及防护知识,做好防护工作,避免家庭成员感染乙肝病毒。

乙型肝炎感染患者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什么?

  • 不要与他人共用餐具、杯具等生活用品,平时经常用消毒剂清理马桶,或任何血液、体液可能沾染的地方或物品,避免使周围的人被传染;
  • 不要和任何人共用个人卫生用品,如剃须刀、牙刷、指甲刀和修眉刀等,避免病毒通过皮肤或黏膜传染;
  • 乙肝患者平时可使用一些保湿用品,保护好皮肤,避免皮肤干燥破裂、出血,以免病毒通过血液传染他人;
  • 乙肝患者如果伴有皮肤瘙痒的症状 [4],建议患者尽量穿棉布衣物并保持衣物干爽,瘙痒时避免抓破皮肤。同时,也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一些减轻瘙痒的药物, 如氯雷他定、西利替嗪等 [4]
  • 对于喜欢喝酒的患者,需要严格戒酒,因为酒精会加重乙肝患者的肝脏损伤, 加重病毒感染的相关症状 [1]
  • 患者生活中要避免熬夜和过度疲劳,睡眠不足容易导致机体的免疫力下降,应该保障睡眠时间和睡眠质量,以免由于熬夜对肝功能造成损害。
  • 乙肝患者避免给婴幼儿喂咀嚼过的食物。
  • 患者生活中应该注意加强营养,保证营养均衡,提高抵抗力,选择清淡易消化、富含优质蛋白及维生素的食物,如牛奶、菠菜等,以增强抵抗力。
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