窝状角质松解症
就诊科室:皮肤科
词条作者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审核专家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简介
症状
病因
诊断
治疗
生活
预防
就诊
丁香医生审稿专业委员会同行评议通过
简介

窝状角质松解症是什么病?

窝状角质松解症为细菌感染所致。在脚底部出现坑坑洼洼的小洞,可累及至脚指腹、脚趾间隙。夏季闷热、潮湿易引起该病高发,与长期穿不透气的鞋子、手脚多汗症等因素有关 [1]。本病多见于热带地区,温带地区不常见,但也有报道。本病多见于长期密切接触水和泥土的人群,如在地震、洪水、泥石流等灾害中的救灭官兵和受灾居民 [2]

症状

窝状角质松解症有哪些表现?

脚底部和脚趾侧面的蜂窝状凹坑为特征表现,凹坑直径一般为 2~4 mm,边缘绕以黑沟呈火山口状;足底部多汗、有恶臭味道,偶见瘙痒、黏液性汗液 [1]

窝状角质松解症常发生在哪些部位?

多见于足底,偶见于手掌。发生部位多为受压部位,如发生在脚部,则皮疹易出现趾腹、跖趾垫、 足后跟、趾间 [2]

病因

窝状角质松解症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该病为细菌感染所致,但对于致病菌的种类仍有争议,已有研究提出致病菌为刚果嗜皮菌、棒状杆菌、放线菌属、嗜皮菌和微球菌。足部多汗、鞋子不透气等因素可刺激局部细菌生长 [1]

诊断

窝状角质松解症诊断时,需要做哪些检查?

  • 医生会根据皮损部位、形态、气味、是否瘙痒疼痛,做出初步诊断。

  • 实验室检查,取足部皮损处皮屑,经一系列处理后,进行真菌涂片、革兰氏染色试验,进一步明确诊断真菌的种类。

  • 组织病理学检查,可取足底部小凹处,呈火山状的皮损边缘,送去病理科镜下检查,明确足底部角质层变化 [3]

窝状角质松解症需要与哪些疾病进行鉴别?

窝状角质松解症需与跖疣、足癣等鉴别 [2,3]
image

image

治疗

窝状角质松解症要去哪个科治疗?

皮肤科

窝状角质松解症有哪些治疗方法?

本病治疗包括保持足部干燥、局部外用抗生素、减少汗液分泌。

  • 保持足部干燥,可使用粉剂、水剂、振荡剂等收敛干燥,如炉甘石洗剂;

  • 局部外用抗菌药物,如红霉素、克林霉素擦剂、过氧化苯甲酰凝胶、莫匹罗星软膏等。抗生素的使用需要专业医护人员的指导;

  • 减少汗液的分泌:氯化铝制剂。严重多汗症患者可以注射 A 型肉毒杆菌素,阻止神经递质给汗腺的信号传递。自来水离子电泳疗法,它是利用电流将水离子导入皮肤内来阻断汗腺出汗。

  • 严重者可口服红霉素,疗程一周左右。

image

生活

窝状角质松解症患者在生活上应该注意什么?需要忌口吗?

  • 勤换衣服,保持卫生干净。

  • 保持心情舒畅,尽量调整好情绪。

  • 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比如辣椒、生大蒜、生葱、麻辣火锅等,可能减少汗液分泌,但对疾病本身的治疗没有明确效果 [1]

预防

窝状角质松解症如何预防?

  • 穿透气性好的鞋子、勤换洗袜子、勤洗脚;

  • 运动或流汗后冲洗双足并充分擦干。

参考资料
监制:刘恩茂
[1]张俊,胡飞虎,蒋国方,等. 窝状角质松解症 1 例[J]. 临床皮肤科杂志, 2020, 49(6): 2.
[2]方蔷,晏洪波. 窝状角质松解症 1 例[J]. 临床皮肤科杂志, 2018, 47(3): 1.
[3]张学军,郑捷,等.皮肤性病学[M]. 9 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9.
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