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精子症
就诊科室:泌尿外科
词条作者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审核专家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简介
症状
病因
诊断
治疗
生活
预防
就诊
丁香医生审稿专业委员会同行评议通过
简介

少精子症是什么病?

少精子症是指射出体外的精液中虽然有精子,但精子总数(或精子浓度)低于正常生育力男性精液检查参考值下限。根据《世界卫生组织人类精液检查与处理实验室手册(第 5 版)》的参考值,禁欲二至七天,至少两次精液常规分析提示精液中虽然有精子,但一次射精的精子总数 < 39 × 106个(或精子浓度 < 15 × 106/mL),而精液体积、精子活力、精子正常形态率等正常,即可诊断为少精子症 [1]

少精子症常见吗?

本病常见。据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报告,约 15% 的育龄夫妇患有不育症,而发展中国家的某些地区甚至高达 30%。过去 20 年里,欧美发达国家男性的精子浓度,以平均每年 2.6% 的速度下降。一项印度的研究,统计了 17979 例人群的精液检查结果,显示少精子症的发生率为 22%;另一项瑞士的研究显示,精子浓度低于 15×106/mL 的男性比例高达 17% [1]

症状

少精子症的典型症状有哪些?

少精子症患者大多没有临床症状,多因男性不育症就诊。

病因

少精子症的病因有哪些?

少精子症病因复杂,可由单个因素或同时多个因素引起,部分病因不明,临床常见病因如下:

  • 疾病因素:下丘脑疾病(如:原发性低促性腺激素性性腺功能减退)、垂体疾病(如:高泌乳素血症、内源性或外源性性激素异常)、生殖系统疾病(如生殖系统感染、精索静脉曲张)等。
  • 遗传因素:染色体异常、Y 染色体微缺失、基因突变等。
  • 医源性因素:放疗、化疗及生殖毒性药物。
  • 免疫因素:睾丸局部免疫机制发生紊乱或失衡。
  • 环境因素:如高温、射线、微波、噪声、重金属等物理因素,以及溴氯丙烷、有机磷、甲丙氨酯等化学制剂等。
  • 其他因素:吸烟、酗酒、长期穿紧身裤、桑拿浴、久坐的不良生活习惯,以及肥胖等营养因素 [1]

少精子症好发于哪些人群?

  • 患有精索静脉曲张、生殖系统感染等生殖系统疾病患者;
  • 患有高泌乳素血症、内源性或外源性性激素异常等垂体疾病患者;
  • 患有原发性低促性腺激素性性腺功能减退等下丘脑疾病患者;
  • 存在染色体异常、Y 染色体微缺失、基因突变等遗传性因素者;
  • 长期接触放疗、化疗、生殖毒性药物者;
  • 睾丸局部免疫机制发生紊乱或失衡者;
  • 长期接触高温、射线、微波、噪声、重金属等物理因素,或溴氯丙烷、有机磷、甲丙氨酯等化学制剂者;
  • 长期存在吸烟、酗酒、长期穿紧身裤、桑拿浴、久坐的不良生活习惯者;
  • 肥胖者。
诊断

少精子症的就医指征有哪些?

未采取任何避孕措施,性生活一年以上,未使配偶怀孕,且配偶生育能力正常,此时患者应及时就医。

少精子症的诊断标准是什么?

如果第一次精液分析提示精液中虽有精子,但一次射精的精子总数 < 39 × 106个(或精子浓度 < 15 × 106/mL),需要一周后复查一次精液常规,如复查仍提示同样结果,则诊断为少精子症,如复查结果与第一次相差显著,则需进行第三次精液分析检查 [1]

怀疑少精子症,需要做哪些检查?

  • 精液分析:是确诊少精子症最基本的检查,检查结果可以提示睾丸的生精功能,精子数量、形态、活力等指标。由于精液分析存在一定波动性,因此需进行二至三次检查,根据几次检查的结果综合分析后做出诊断。且精液检查前,患者应先禁欲二至七天 [1]

  • 生殖内分泌激素检查:测定血清性激素水平,主要是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总睾酮、游离睾酮、雌二醇、泌乳素以及抑制素 B,有助于明确患者少精子症的病因。例如,卵泡刺激素明显偏高,提示患者多为原发性少精子症。若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低于正常值,则多为继发性少精子症。检查时需在上午 10 点钟前抽取患者空腹静脉血 [1]

  • 影像学检查:主要指阴囊超声检查,可评估睾丸、附睾结构,并探查近端输精管是否发生梗阻。此外,阴囊超声检查还可评估精索静脉曲张的严重程度、静脉反流等。怀疑生殖道远端梗阻者可采用经直肠超声、核磁共振及精囊镜检查 [1]

  • 遗传学检查:精子浓度 <5×106/mL 的严重少精子症,应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和 Y 染色体微缺失检测,从而明确遗传学病因 [1]

治疗

少精子症应去什么科室就诊?

男科、生殖医学科、泌尿外科。

少精子症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一般治疗

  • 患者需要戒烟、戒酒、适当减肥、运动、规律作息等,也需要多食用新鲜水果蔬菜和坚果,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调整生活方式;

  • 避免长期致病环境暴露、停用影响生精功能的药物。

药物治疗

  •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适用于继发于垂体肿瘤、高泌乳素血症等疾病的继发性性腺功能低下的患者,既可促进精子生长,又可调节患者雄激素水平 [1]

  • 抗氧化剂:如维生素 E、维生素 C、左旋肉碱、辅酶 Q10,以及叶酸、锌、硒微量元素等,可以改善静夜参数、降低精子 DNA 碎片率 [1]

  • 选择性雌二醇受体调节剂(SERMs):雌二醇可抑制间质细胞产生睾酮,间接抑制生精功能。因此选择性雌二醇受体调节剂可作为少精子症的一种经验性疗法。常用药物包括氯米芬、他莫昔芬等 [1]

  • 芳香化酶抑制剂:甾体类(如睾内酯)或非甾体类(如阿那曲唑、来曲唑)芳香化酶抑制剂可以改善内源性睾酮的水平、改善精子的生成状态,显著改善睾丸功能和精液参数 [1]

手术治疗

  • 适应证:少精子症合并精索静脉曲张患者。

  • 手术方式:包括开放手术、显微镜手术、腹腔镜手术和精索静脉介入栓塞术。其中显微外科精索静脉结扎术是最有效的方法,且术后并发症更少。

辅助生殖技术(ART)治疗:在上述治疗方法均无效时,推荐采用 ART 助孕。在综合考虑患者少精子症的程度、有无合并弱精症或畸形精子症等精子其他异常,以及女方因素的基础上,选择最合适的 ART 方案。例如:非严重少精子症患者,可结合女方情况选择宫腔内人工授精或体外受精,而对于严重少精子症患者建议采取卵泡质内单精子显微注射 [1]

image

少精子症可以治愈吗?

大多数少精子症患者是可以治愈的。

少精子症的治疗周期有多久?

少精子症的病因较为复杂,因此不同患者治疗周期的差异性较大,可从数月至数年不等。因为生精周期是三月,因此通常治疗至少需要三月以上的。

生活

少精子症患者在生活方式上有什么注意事项?

  • 保持规律的作息,避免熬夜,积极锻炼身体,养成良好、健康的生活习惯;
  • 保持个人卫生,勤洗澡、勤换内裤,以避免生殖系统感染,尽量选择棉质、宽松、透气性良好的内裤款式;
  • 戒烟戒酒,忌食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在保证营养均衡的基础上,尽量选择清淡饮食,多食用新鲜水果蔬菜和坚果;
  • 树立健康的性观念,房事有度,忌恣情纵欲;
  • 以积极的心态配合医生治疗,切勿讳疾忌医,也不能急于求成,擅自用药或更改用药。
预防

少精子症可以预防吗?有哪些预防措施?

通常也是可以预防的。做到以下几点有助于预防少精子症的发生:

  • 保持良好、健康的生活方式,作息规律、早睡早起,积极锻炼身体;
  • 保持个人卫生,勤洗澡、勤换内裤,保持内裤的清洁度和透气性;
  • 戒烟戒酒,避免酒精及烟草对生育功能的损害;
  • 饮食应营养均衡,在此基础上需避免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尽量选择清淡的烹饪方式,多食用新鲜水果蔬菜和坚果;
  • 避免长期暴露于高温环境,例如,经常蒸桑拿、泡温泉、炼钢、烧锅炉等;
  • 避免接触有害物质,例如重金属、甲醛等,远离辐射;
  • 避免长期使用对生育功能有损伤的药物;
  • 保持健康的性生活,避免纵欲过度;
  • 定期体检,如有异常,及时就诊。
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