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乳腺导管挛缩,引起周围的组织缺血,就会导致乳腺管狭窄不通、抽搐样疼痛 [1]。本病的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乳头损伤、感染、内分泌、温度刺激等因素有关 [2]。
本病多发生于初产妇,患者多于哺乳结束后乳房开始抽痛,严重时甚至可累及肩背,疼痛可持续数分钟至两小时。患者哺乳不畅、其乳头短小、内陷,可伴乳头破损以及乳头乳晕雷诺氏征(乳头乳晕由发白转变为发紫或红色,最后恢复正常),也有少数患者除疼痛外无明显症状 [1]。
如果不及时治疗,产妇可能因畏惧哺乳时的疼痛而减少哺乳次数甚至拒绝哺乳,导致乳汁淤积甚至形成肿块,引发其他乳腺疾病。本病可选择药物治疗以及按摩、热敷等方式缓解 [1,2]。
哺乳期常见。由于本病可与其他哺乳期乳房疾病(如急性乳腺炎、乳头皲裂)同时存在,以前容易被忽视 [1],暂无详细患病率统计。
急性乳腺炎:乳腺管痉挛发生后,产妇因害怕哺乳后出现的疼痛可能会减少哺乳次数,从而导致乳汁淤积,形成利于病菌繁殖的环境,引发急性乳腺炎。随炎症进展,出现局部皮肤红肿、体温升高。严重者可伴有高热(39.1~40 ℃)、寒战 [1]。
本病的病因尚未明确,一般认为与以下因素有关 [1,2]:
乳头损伤:初产妇还没有掌握正确的母乳喂养的技巧,不能让新生儿将大部分乳晕含接在口腔中,产妇的乳头处于孩子硬腭的部位,随着反复吮吸,乳头很容易破皮皲裂。乳头皮肤破损后,孩子继续吮吸,引发疼痛,导致乳腺管应激性收缩发生痉挛。
感染:如果哺乳时不注意乳头清洁或新生儿发生口腔感染,病菌均可通过乳头感染乳腺管,引发痉挛痛。
内分泌:产后的妇女本身就虚弱,有些家庭不能照顾好产妇还可能发生抑郁,再加上照顾孩子和夜间哺乳都可能影响睡眠,导致内分泌紊乱,乳头受到新生儿吮吸刺激就更容易应激发生痉挛。
温度刺激:乳腺受过热、寒冷等温度刺激(如冬天喂奶时没有调控好室温),可引发乳腺管痉挛的应激反应。
乳头损伤的产妇;
初产妇或不会正确喂养姿势的产妇;
不注意乳头清洁的产妇;
不能受到良好照顾的产妇。
乳腺管痉挛主要靠患者自诉症状和病史诊断,由于本病易与其他哺乳期乳房疾病同时存在,主要需要检查是否发生感染以及是否存在其他乳房疾病 [1]。
体格检查:单纯乳腺管痉挛的患者通常乳房无结节和压痛,也不应该有乳头红肿的症状,如果有以上异常可能是发生了其他乳腺疾病,如乳腺增生或急性乳腺炎。
血常规、血生化:主要检查患者体内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C 反应蛋白等项目,若检查结果异常(白细胞、中性粒细胞、C 反应蛋白升高)则说明有炎症反应。
乳房超声检查:可了解乳腺组织的情况,检查是否有肿块、乳腺导管扩张等,单纯乳腺管痉挛的患者一般检查无异常。
需要与以下疾病鉴别 [1]:
急性乳腺炎:急性乳腺炎也有乳房疼痛的症状,不过患者平时还有乳腺红肿、身体发热的表现,通过体格检查、抽血检查即可鉴别,单纯乳腺管痉挛的患者乳头多有破损但无红肿,身体也不会发热,抽血检查无炎症提示。
乳头皲裂:乳头皲裂和乳腺管痉挛均有乳头疼痛的表现,也可都存在乳头破损,但乳头皲裂患者乳头出现红肿,表面可见细小裂口,严重者甚至破裂出血,而乳腺管痉挛的患者乳头一般没有红肿的症状、有时于哺乳结束后才发生疼痛。可通过体格检查鉴别,乳头表面红肿、有小裂口或出血,哺乳时剧痛即发生了乳头皲裂。
甲状腺乳腺外科、产科、普外科。
一般采取药物治疗和按摩治疗,也可热敷缓解。
药物治疗:
按摩治疗:可选择机器理疗按摩或人工按摩,有助于促进乳房血液循环,疏通乳管的作用 [1]。
热敷:适用于病症较轻的患者,在疼痛发作时可采用热敷的方法缓解疼痛,热敷可促进乳腺血液循环,有减缓痉挛的作用 [2]。
以上治疗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多吃蛋、瘦肉、牛奶、鱼、豆制品以及各种水果蔬菜,产妇的体质较虚弱,需要补充营养提高免疫力;
尽量不食用含有咖啡因的物质,如咖啡、茶、可乐等,避免引起血管收缩、加重乳头疼痛 [2];
不吸烟不喝酒,吸烟喝酒不利于病情的恢复;
保证充足的睡眠,维持良好的心情,可通过与朋友聊天、看书、听音乐等方式缓解哺乳期的压力。
需要。乳腺管痉挛可能会导致其他乳腺疾病,并且女性本身易患乳腺疾病,应进行复查。主要复查项目为体格检查和乳腺超声检查,具体复查时间应遵循医嘱。